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作家李娟创作的长篇纪实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李娟跟随新疆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场生活的经历。作品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自然呈现着少数民族地区牧民游牧生活的艰辛劳顿,表现了他们个性纯朴、坚忍、诚挚的内在品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三版自序
  • 再版序
  • 第一章 冬窝子
  • 一 最开始
  • 二 三天的行程
  • 三 最重要的羊粪
  • 四 冬牧场
  • 五 地下的家
  • 六 冬宰
  • 七 唯一的水
  • 八 冷
  • 九 羊的冬天
  • 第二章 荒野主人
  • 十 加玛苏鲁
  • 十一 居麻
  • 十二 嫂子
  • 十三 隔壁一家
  • 十四 梅花猫和熊猫狗
  • 十五 大家
  • 十六 荒野漫步
  • 十七 与世隔绝
  • 十八 唯一的电视
  • 十九 热合买得罕和努儿赛拉西
  • 二十 胡尔马西
  • 二十一 扎达
  • 第三章 宁静
  • 二十二 暮色中
  • 二十三 牛的冬天
  • 二十四 食物
  • 二十五 访客(一)
  • 二十六 访客(二)
  • 二十七 宁静
  • 二十八 最大的宁静
  • 第四章 最后的事
  • 二十九 雪灾之年
  • 三十 我在体验什么
  • 三十一 迅速消失的一切
  • 三十二 一起去放羊
  • 三十三 串门去
  • 三十四 新邻居
  • 三十五 回家的路
  • 后记
  • 李娟在冬窝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满满的新疆北疆的味道

    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二遍,身为新疆人(汉族)生在在兵团,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的区别。新疆之大,生活着 47 个名族,李娟笔下的哈萨克族是新疆的第二大少数民族,他们的美食,好客!酸奶疙瘩,奶茶,马肉…. 令人垂涎欲滴!但是他们的游牧生活却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书中的细节更是有一种代入感,不禁让我也想真实的体验一番!新疆的大,新疆的美!新疆的好客,欢迎得到的同学们!我家内人就是做旅游的呦!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动 细腻 愉快

      散文画面感很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读时感觉轻松愉快,好似走上了阿勒泰山的南坡,骑马跟随李娟进入了哈萨克牧民的草原,迈入了羊粪垒起的羊圈,钻进了奶茶飘香的地窝子,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的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的世界只有薄薄一层

        假如你还没有阅读过李娟的这本《冬牧场》, 那么,我强烈推荐你打开来阅读。吸引我翻开此书的原因,是李娟在 2023 年第三版的再版自序里的那几句话:“如今很多人问我何时‘重返牧场’?这本书何时能有后续?再没有后续了。我的勇气 —— 年轻的心才有的那种热情和勇气 —— 已经用尽。我甚至不能在现实中面对书中的人们。无论多么怀念他们,感激他们,依恋他们。这是一种源于自己的脆弱的痛苦。” 之前在听书里,得知此书写的是有关哈萨克游牧民族冬季放牧的故事。在此之前,我阅读过刘子超《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以及挪威女作家埃丽卡。法特兰的《中亚行记》,对于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几个斯坦国还是粗略有所了解。但李娟短短的数行话打动了我,或许是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真诚,以及诚恳背后对于生命的那种怜惜的痛。在后面的阅读体验里,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她用最朴素、生动的文字所打造出的茫茫荒原里,那是一个对我而言全新的世界。通览此书的感受,其实特别契合李娟在一次采访中有关阅读的回答。她说,很多时候,“阅读对我来说并不只是消遣、享受或者学习,更是自己狭隘的生活能够通向广阔现实的唯一途径。” 冬牧场,也是李娟用她的笔为我们狭隘的生活打开的一扇新窗,得以一窥另一个生命的世界。为了写作 “冬牧场”,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嫂子、加玛一家三口,深入到方圆三万多亩,几乎是杳无人烟的荒原地带,居住生活了长达三个月。那里有低至零下四十多度,连气温计都无法测量的极寒恶劣气候;住的是向地下深挖两米用羊粪块 “搭建” 起的地窝子;睡的是羊粪块垒成的床;主食是以羊粪为燃料蒸烤出来的馕,一棵白菜一家三四口人要吃上一个月;喝的是和着泥土化后过滤出来的雪水;每天的工作除了放牧,追牛找骆驼赶羊,就是打扫羊圈、背雪,忙家务以及做花毡。全部的一切似乎都只是简单地围绕着两个永恒的主题 --- 劳动和吃而展开。但是冬牧场的故事又是那么的新奇与迷人,那是象你我这种坐在空调房里的现代人,永远无法想像的另外一种生活样貌。书中提及的有些知识,是那些即使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也未必知道的。比如: 🍭李娟在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她不明白 “为什么骆驼要赶着回家,牛却不用赶?是不是牛知道回家的路,骆驼不知道?” 以及,在牲畜里,最怕冷的是牛和山羊,然后是马。但在荒野里,牛和山羊都住着有顶的圈棚,就马露天过夜。"为什么马没有房子" 呢?后来她才了解到,原来前者是因为骆驼贪吃,一出去就不想回家。虽然穿有抗寒的毡衣,不怕在荒野过夜,但它们喜欢到处蹭痒痒,万一衣服在外面挂坏了或挂没了,不及时回家修补的话,就会冻坏。以至于李娟说骆驼是 “逍遥派”,无组织无纪律,在荒野里时常有人外出找走失的骆驼,却鲜有人出来找牛找马。并且所有牲畜里,只有骆驼的身上会醒目地写有主人的电话、姓名和村落等联系方式。可见它们不但能瞎跑,还会跑很远。并且,骆驼总搞自由活动,不象牛马羊,总是同类相聚,走哪都一搭儿。这是不是直接颠覆了在所有的影视作品里,骆驼给我们的那种任劳任怨,永远循规蹈矩的稳重印象?🍭至于天寒地冻,为什么 “马没有房子”,那是因为马没有胃,是直肠子,消化得快,所以不能关起来,必须得由着它不停地吃,不停地拉。也因此有句老话叫 “马无夜草不肥”!古语自有它的出处与背后隐藏的道理。🍭书中还提到居麻家的那只熊猫狗(普通牧羊犬)产崽的过程。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恶劣环境下,熊猫狗在冰天雪地里露天生下了四只幼崽之后,它自身的状态也很危险,于是居然自行闭了产道,等捱过寒冷、虚弱最艰难的两天后,才又生下了腹中一胞六胎里最后的两个孩子!六只幼崽每天又冻又饿,嗷嗷叫着居然也全部存活了下来。以至于李娟感叹,“生命远比所看到,所了解的更结实,更顽强”。在荒原上,不仅仅是人类,所有的生灵似乎都拥有了强大到惊人的生命力。而闭产道达两天之久这种自然的身体选择(居麻家人都不知道),若非李娟亲眼所见所写,我是断然认为只会存在于科幻故事里的桥段。冬季的荒原表面看只有一望无际的荒芜,那些干枯的草,贫瘠的土地甚至连飞鸟都不愿为之停留。但李娟却从讨生活的牧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发现并一一为我们指出了平淡之下埋藏的最鲜活感人的那些事,那些人。李娟的文字正如知名作家王安忆所评说的那样,她的散文,太有特点,“你一看便知”,同样充满着动人的力量,借用她在书中描写从羊粪灰烬里刨出一颗土豆,掰开时的那种感觉,“呼地冒出一团热气,把冬天都融掉了一个小角。” 有读者曾经问李娟,“哪一种姿势更适合写散文呢?心的漂泊还是身的漂泊?” 李娟回答:“我宁可写不出散文,没有任何才华,也不愿漂泊,无论是心还是身。” 这样的《冬牧场》, 你不喜欢吗?这样的李娟,你不喜欢吗?

          1
          评论
        • 查看全部31条书评

        出版方

        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创办于1981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建社以来,花城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社。 花城出版社主办了两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誉。 花城出版社迄今已出书上万种,逾千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各种奖项,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连续十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不断开拓创新,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花城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施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出版了王蒙、张炜、王安忆、李佩甫、韩少功、李敬泽、刘和平、蒋韵、张欣、刘震云、虹影、李娟等名家名作,汇聚文学之力,见证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