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少年世界史(全五本)
第一次读押沙龙的《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时就被其文笔和幽默风趣所吸引。这一次刚好看到他的这套新书,几乎是迫不及待就读完了,果然,给儿童读的书更容易招我稀罕~(^◇^)/ 这套书从上古时代,到古典文明时代,再到中古时代,然后,世界融合了,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最终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套书。算是了解了世界史的大概。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虽然是小弟,却是蜿蜒流长。印象最深的是草原绿色地带的三个喷射口,果然是凶名远扬三大洲的草原狼🐺一如既往地幽默风趣,同时添加了通俗易懂的童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强烈推荐这套书是看到刘勃老师推荐而阅读的,整个的阅读过程轻松愉快,但是也有很多精妙的见解。里面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帮助理解,比如脚丫子、七龙珠。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实用与价值、创新与跟随、保守与变革交织出复杂多面的历史画卷。过度追求实用性可能使人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沼,而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却常在关键时刻彰显非凡价值。与此同时,创新者的步伐往往迫使他人跟随,否则便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机。古埃及人钟情于宁静的生活,热衷于制作木乃伊和建造陵墓,沉浸在对死亡的思索中。文字最初为记账而生,却逐渐成为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这表明,许多伟大的发明源于朴素的需求,却超越了初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社会治理中,维护秩序往往比追求绝对公正更为关键,而科学进步也并非社会全面发展的唯一动力。帝国与共和国的对比中,前者易因权力集中而衰败,后者虽有动荡,却更具活力与希望。蒙古人将传统战术发挥到极致,成为卓越的践行者,而黑死病则催生了欧洲的怀疑精神,推动了思想的变革。在利益驱动下,大航海时代见证了国家与个人力量的汇聚,推动了全球的交流与发展。达・芬奇则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他用艺术描绘世界的绮丽,用理性探索世界的奥秘,成为智慧的象征。然而,人类在智慧碰撞的同时,仍常依赖暴力解决分歧。爱与憎并存,但唯有心怀对世界的温暖柔情,人类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虽然我已经不是少年,但通过刘勃老师的推荐还是看了这套书,觉得有必要推荐给少年。有三个理由吧:一是通俗易懂。大多数作者,尤其是在传统的教育或者研究机构出来的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们,其实是不太会真正写书的(他们写的只能叫学术进阶工具),或者说不具备把一个事情给不明白的人讲明白的能力,一张嘴就大词满天飞,这个主义那个风格的,诘诎聱牙。这本书语言上就对青少年非常友好,而且每节内容很短,可以碎片化阅读,十分钟就能翻完一章节。 二是历史观正、智识含量高。比如:现在很多快餐历史书,比如混子曰什么的,把通俗易懂做到了极致,但是看完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除了以段子形式简单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以外,看不到历史背后的逻辑,也得不到从历史中获得的经验。又比如:有些书甚至是教材,为了名人光环居然会给青少年编故事,爱迪生救妈妈啊、达芬奇画鸡蛋啊、瓦特看锅盖啊,真心误人子弟。再比如:还有一些作者三观就有问题,比如顾衡老师就说过,一个人如果杀了别人老婆孩子,会说这个人畜生啊禽兽啊,但如果一个人杀了三十万三千万个别人的老婆孩子,这些人膝盖一软,扑通就给跪了,雄主啊大帝啊,对亚历山大、拿破仑、成吉思汗等人极尽谄媚之能事。还比如:一些主流的甚至官方的教材抛弃基本的历史事实,一屁股坐在阶级斗争上死也不肯起来,只要是农民起义,那绝对是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件,沉重打击了什么什么、严重动摇了什么什么、极大摧毁了什么什么。青少年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以上这几种书要么读了没用,要么读了害人。而这套书就会告诉你,我们看待历史和人物的正确视角到底是什么。三是成体系成框架。对于青少年来说,即使对历史感兴趣往往最开始了解的仅仅是单摆浮搁的历史人物和故事,缺乏的是整个历史框架,尤其是世界史的历史框架。比如明亡清兴,一般的书只会讲李自成起义,崇祯帝吊死煤山等,但如果有一个全局性整体性视角,我们就会看到它背后是全球气候变化(如小冰期)和全球地理大发现(如美洲银矿)。当然全球通史类的优秀著作也有很多,但基本都是大部头,写了几百万字可能还在古罗马,对青少年来说看这些书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这套书就很好,全书仅三十多万字,从史前时代开始基本串起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读的时候毫无压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老少皆宜的历史科普读物“给孩子写书,最难的不是清晰准确,而是在此前提下,既不信息过载,又让读者感到足够的尊重。”“适合少年读,成年人读来也别是一番沧桑滋味,不仅是知识普及而已。” 这是刘勃老师给这本写的推荐理由,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推动力。看完后,真心推荐给小朋友,甚至对历史感兴趣的大人。不是印象中的干巴巴历史科普,也没有很枯燥的知识输入,整本书读下来,你会觉得很是幽默风趣,但是该知道的知识点也一个都没落下,属于那种在轻松的氛围中就掌握知识的科普读物。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先看到这么一本世界史,那或许对于历史也会多一点兴趣多一些好奇多一些探索精神。热爱你当热爱的,憎恨你当憎恨的,同时,永远怀着对世界的一份温情。这应该是我们读历史,了解历史的初心吧。如果你对历史有兴趣的话,还会不断地和历史对话。希望你能把这份温情,作为对话的起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通过本书全面了解了上古,古典。中古,远古,工业化时代 4 个阶段的文明进化过程。每个时代作者都把时代代表人物的成就,战争行成原因和导致的结果,多次合作与分裂。 全面了解了每个时代的思想,宗教信仰,战争和和平,人物代表,人性特点,以及世界格局如何逐渐行成的过程。 一块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还有就是相互的协作和学习模仿。科技,基因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等发展的推进。 本书读起来特别轻松,感觉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形容,没有永远的被剥削者和胜利者。都是环境和时代下的产物。但不管任何时候,只要你敢想敢做敢借力,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说不好你就赢了。回望过去的历史和现在,通过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维度能让我们多角度的理解世界,同时也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