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读书不在于线的增强,而是面的宽阔
梁小民老先生在书中归纳出他自己的读书方法,就是大量泛读。泛读并不是 “标题党”,只看题目,而是快速地把全书浏览一遍,目的是了解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从而判断值不值得再读,对研究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有没有参考价值,有哪些参考价值,以及这本书适于哪一类人读。这就是说,泛读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筛选。寻找的快乐,不仅在于最后找到宝,还在于寻宝的过程。如今出版的好书太多,读不过来,只好凭自己的兴趣广泛地阅读。梁老先生在书中用了 17 篇文章,介绍了 22 本精彩纷呈的好书。至于评论,完全是读书后的个人想法。对一本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梁老先生只希望这些评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突出他的主要看法。选的都是梁老先生自己认为的好书,批评当然不多,只是有些与原书作者看法不同。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三句话读后感1、革命与战争是最糟糕的局面,是智力耗尽后,武力魔盒的开启,能通过和平协商与改革发展解决的问题,切勿诉诸暴力,都是爹妈生养的血肉骨骼。2、中国许多的沿海城市,在近代都遭遇了变革的剧烈阵痛,各种势力在小小的地盘上博弈、通商、协调、争斗,形成了有地方属性的特色文化,影响直至今日,党领导的伟大共和国的建立,驱赶了殖民、剥削与反动势力,使人民真正扬眉吐气、当家做主。3、西方世界有海盗,东方世界有倭寇,这都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碰撞的产物,也是世界历史的奇特之处,倭寇不能简单理解为日本人,从不同历史时期来看,他还包含沿海的中国人、朝鲜人,海盗倭寇虽然不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但也是历史演变的某种重要催化剂或副产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山寻宝——我非常认同作者读书选书的观点#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63 本(336)#《书山寻宝》🚢我读书的习惯或找宝贝的方法,首先是大量泛读。泛读并不是 “标题党”,只看题目,而是快速地把全书浏览一遍,目的是了解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从而判断值不值得再读,对研究自己有兴趣的问题有没有参考价值,有哪些参考价值,以及这本书适于哪一类人读。🚢就是说,泛读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筛选。寻找的快乐,不仅在于最后找到宝,还在于寻宝的过程。如今出版的好书太多,读不过来,只好凭自己的兴趣广泛地阅读。当然,泛读也不可能什么书都读,所以泛读之前当然要做一回 “标题党”,从书的题目,再加作者和出版社的名气,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读。🚢泛读也做点随记。我的习惯是,读书中有重要的,或以后可能需要的内容,就加上眉批,划上线,读完一本后在扉页上写一个总结或评论。我在《上海书评》发的,就是这种总结与评论,大多十分简单,极为概括,留待以后参考。当然,公开发表的要客气一点,批评的就隐而不发了,还是以 “烧香” 为主,不去拆庙。自己在书上写的,有的就苛刻了一点。🚢《书海拾贝》和这本《书山寻宝》就是在精读的基础上选出来写成的。我给这两本书定的原则是,每篇文章分为相关作者与背景介绍、书中内容的概括、评论三部分。尤其是内容概括这一部分不太好写,有的书几十万字,要用两三千字概括,又要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有时为了写这一部分,要反复读书,但写出来仍有不满意之处。🚢以色列青年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下简称《人类简史》)在全球畅销不衰,仅中文版就销售近 200 万册。这本书的魅力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的观点如此引人注目,又有哪些观点引起了人们激烈争论呢?读《人类简史》,就可以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大历史的写法有两个特点。第一,整个论述极为宏观,基本不涉及国家、民族、朝代更迭、战争等具体历史事件,重在论述整个宇宙历史发展的线索;对人类活动的描述也不在于具体的活动,而在于人类活动和宇宙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宇宙和地球的影响。第二,不仅仅是客观的历史记叙,更多的是对历史本身的解释与评论。写大历史的作者有自己认识世界的观点与方法,并将之贯穿于整个历史发展的叙述解释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以论带史”。这种写法让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也可以理解历史。🚢写历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叙述式写法,客观地记录、再现历史,力求还原历史事件的过程甚至细节,尽量接近历史的真相。模仿经济学中的说法,这种历史记载又称为实证历史。胡适先生说的 “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 就是对这种历史写法的要求。但我们说,这种写法也并不是完全真实地再现历史。由于资料缺失或原始资料作伪等无法克服的原因,我们无法再现真实的历史,只能接近历史的真相。用这种方法论述的历史著作,告诉我们接近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是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基础。🚢资本主义缺乏正确的伦理观吗?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的黄金规则是 “别人财星高照,自己也会跟着受益”。这是实现和平与繁荣的关键,也是人类社会实现进步的源泉之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观念并不是贪婪与谋利的利己,而是互利的利他。这种利他的基础在于贸易,贸易具有互利性。贸易会刺激供给,从而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并非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 “零和经济”。🚢对未来,我们有自由、平等、和平与友好的理想,但现实是,我们的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等级制度及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一个社会无法实现各个阶级的一体化,也无法实现机会均等。基于这种观点,作者指责仇富行为,并批驳各种仇富的观点。他认为,流行这些观点的地方都是贫困持续存在和扩大的地方,而且正是对这些错误观点的盲目崇信造成了贫困。🚢经济是由创新推动的。这种创新也就是熊彼得所说的 “创造性破坏”。这是资本主义,也是任何一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在创造性破坏中,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没有绝对优势。大公司尽管有许多优势,但缺乏勇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灵活性,因此数以百万计的小公司是创造性破坏的主要源泉,是颠覆性变革的发起者。这样,经济就以个人能动性为基础。政府的监管体系适用于规范的产品和行为模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山蕴玉、良师探径建华刷到这本书,感觉到很惊喜,认同作者所说泛读是精读的基础,十分理解作者完成年度读书 300 本以上,因为这一点建华在本年也做到了,其实没什么复杂,无非就是不看电视,不玩娱乐,在闲暇之余,全身心投入书中的世界罢了。更让我敬畏的是这年过八旬的老人不仅仅是读,更是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养撰写了客观且中立的书评,比如本书当中就一共撰写了 22 本书籍的书评,共计 12.4 万字。平均每篇 5600 字左右。更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该作者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其中我国现有《经济学原理》(曼昆著)、《经济学》(迈克尔・帕金著) 等专著、译著教科书 50 余种均为此人翻译,所以他所推荐的书籍基本上能够感受对方富有非常扎实的学术基础,能够上下连接,并且联通一种人文气息使其带有一定的温度。看过太多的书评,包括自己本人也是,写的书评带有过多的主观思想和判断基础,这也在所难免,阅读这件事本就是私密的行为,因为他会展示出自身的所学、所想、所见,但建华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无所私心,自然无所畏惧。作者通过此书教会了建华如何以严谨的学术,上下进行联动,如何进行客观的阐述书籍本身,并且重点剖析书籍的写作方法从而找到作者写书的本质逻辑。比如作者说到评论式写法。重点不在于客观地介绍接近真相的历史,而在于对历史进行评论,从历史中得出自己的观点。由于历史研究者的立场、观点不同,他们对同样的历史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也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可以确定研究者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因此,用这种方法写出的历史著作就会引起激烈的争论,而且难定胜败。同样模仿经济学的说法,可以把用这种写法写的历史著作称为规范历史。这种写法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如果这种写法有一定的深度,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具有哲学思维的高度,对我们研究与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或方法,则可以称为历史哲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就是评论式写历史的两座高峰。知过去而明未来,作者在此书当中,重点是以过往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各个经济的规律以及不同经济群体的特征,欣喜这本书给建华的冲撞以及书单介绍,这对建华的现实生活和经济逻辑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书山蕴玉,良师探径。喜欢此书,强烈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