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刻也不停的精采
毫无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死去,旁系的明世宗朱厚熜被内阁大臣选中开始了他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他就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嘉靖皇帝。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利斗争才是真的。嘉靖年间,内阁和大臣间党争激烈,相互弹劾(死劾)、口诛笔伐、权谋斗争。嘉靖则处于这些争斗的焦点,虽然他更愿意花时间炼丹修道、研究如何羽化成仙,同时他也不忘防备、操控着大臣们。太监由于嘉靖本人的厌恶和他本人自信一个人足够应付他的代理人 —— 文臣集团,暂时退出历史的前台。本集故事从 “议礼之争” 开始,借此,嘉靖得以扫清前朝旧臣独揽大权,包括厌倦了权力争斗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和解缙、徐渭并列明朝三大才子的杨慎。而身份原本低微的张璁由于此次投机成功,成功入阁,心胸狭窄,权力在手却到处整人。不久就被聪明正直的夏言击败,而后他又被一代奸臣(善于拍马和能写一手青词但别无所长)严嵩取而代之,严嵩在他那聪明绝顶的儿子严世藩帮助下,历经二十年不倒,无形和嘉靖皇帝形成了某种默契,同时他坏事做绝,上帝是公平的,王阳明的门徒、坚持原则的权谋高手徐阶作为他的对手出现,隐忍多年,釜底抽薪,先将严示藩打进监牢,再将失去支撑的严嵩彻底击垮。前半部分主要将党争,后半部分则是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务实的胡宗宪选择投靠于奸党严嵩门下,总领东南数省,在与不世奇才徐渭(徐文长)、明朝著名武将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共同努力下,经过十二年的长期战斗终于赶走倭寇。倭寇,大多是日本的浪人和武士,而统领他们却是中国人,胡宗宪面对的主要两个敌人是巨商汪直、狡诈的徐海,由于当时因为军户制度(吃空额),明朝政府腐败,军户出身的士兵大多胆小怕死、混日子、毫不战斗力,经常一两万人被数百有组织凶悍的、武力高强的日本浪人追着打。胡宗宪先是采取迂回的策略,用精准莫测的智慧和缜密复杂的计谋将徐海和汪直一步步解决,但却由于一个白痴,功亏一篑。不得不面对数万的海上倭寇的正面进攻,以暴治暴,名将戚继光在义乌招募组建他的戚家军,并在发明鸳鸯阵、三才阵、五行阵用于对付使用武士刀的倭寇,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另一方面,深谙官场潜规则的他为了舍身为国的理想也不得不妥协寻求朝中靠山(他聪明地选择了张居正)。嘉靖年间,人才辈出,无论奸臣还是贤臣都是权谋高手,名将则有俞大猷、戚继光、谭纶,连皇帝本人也是明朝历代皇帝中最聪明、心眼最多的,这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岁月。世事难料,命运无常。无它只因,权力斗争的核心是一个修身学道、下旨使用暗藏玄机的字条、聪明自负的皇帝嘉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嘉靖王朝#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954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五)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 4》(131)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选择的明朝兴衰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四本是《明朝那些事儿 4》,第四部主要讲述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第四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 开始。嘉靖皇帝借 “议礼之争” 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2、精彩内容:①做皇帝来了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朱厚熜来到了京城。在此之前,他住在湖广的安陆(湖北钟祥)。这位皇室宗亲之所以住在那个小地方,倒不是因为谦虚谨慎,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的父亲兴献王就被封到了那里。作为藩王的子弟,他没有留京指标。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已经得知,自己的堂兄朱厚照死掉了,他将有幸成为新一任的天下统治者。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仰头看着远处雄伟的京城城墙,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朱厚熜进了皇宫,却并没有丝毫的不适应,他看着金碧辉煌的宫殿,十分踏实地坐上了堂兄的座位。这里应该是属于我的,我本就是这里的主人。从这一天起,明代历史上最为聪明,心眼最多的嘉靖皇帝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前面等待着他的,将是无数的考验和折磨。我是皇帝,难道这点事情都办不成吗?事实生动地告诉朱厚熜,皇帝也有干不成的事情,如果杨廷和先生不同意的话。内阁的效率甚高,反应甚快,办事十分干净利落,杨廷和连个正式回函都没有,就把那封手谕封了起来,退还给朱厚熜。皇帝又如何?就不怕你!朱厚熜气愤到了极点,他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当得这么窝囊,决心和杨廷和先生对抗到底。双方斗得不亦乐乎,你来我往,实在是热闹非凡,可上天似乎觉得还不够闹腾,于是他又派出了一个猛人上场,不闹得天翻地覆决不甘休!②徐阶的班底嘉靖二十二年(1543),徐阶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行政学院校长,这里的学生不用参加公务员考试就能当官,虽说名额有限,但只要能混出来,职业前景还算不错,见到徐校长自然也得毕恭毕敬行礼,这就是徐阶的第二个人脉资源。加快速度吧,徐阶,你的战前准备时间已不多了。两年校长任期之后,徐阶得到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工作 —— 吏部左侍郎,即人事部副部长。徐阶实在应该感到幸运,如果没有这份工作,他将极有可能失去站上决斗舞台的资格,被人干净利落地干掉,或是沦为一个不起眼的配角了此一生。上至三皇五帝,下到二十一世纪,远达非洲丛林食人部落,近抵家门口的老大妈居委会,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人事部门都是最牛的,说提你就提你,让你滚你就得滚。因此,明代的吏部向来都是最难缠的衙门,所谓话难听、脸难看是也,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就敢训地方布政使,你还不敢还嘴,老老实实地给人家当孙子,要不爷爷不高兴,给你小子档案写上两笔,管保你消停二十年。徐阶却是唯一的例外,自打他进入吏部后,就没有训过一个人,每逢有地方官进见,只要他有时间,都亲自接待,还要谈上个十几分钟,搞得很多人诚惶诚恐,激动不已。回去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逢人就讲,兄弟我在吏部的时候,徐侍郎如何如何,太够哥们意思了。③严嵩倒台嘉靖四十一(1562)年五月。接到圣旨的严嵩如五雷轰顶,他曾预料到有这么一天,却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势头这么猛,但老流氓就是老流氓,他又拿出了从前的手段,一方面上奏请罪,暗地里却上密折向皇帝求情,表示自己身体好,还能多干几年(多贪几年),希望继续为大明发挥光和热。但他等来的不是皇帝的挽留和感动,而是朝廷官员的催促:已经是退休的人了,怎么还不上路?快滚!就这样,政坛常青树,混迹江湖半辈子,担任首辅十余年的老寿星严嵩终于倒台了,此刻距沈鍊之死五年,距杨继盛之死七年,距夏言之死十四年。但胜利终究还是到来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终结?一切都如此地顺利,严嵩倒了,严世蕃入狱,严党四分五裂,胜利已然属于了徐阶。当邹应龙因奏疏命中而名声大噪,严世蕃黯然神伤,高唱囚歌,朝中一片欢欣鼓舞之时,徐阶却到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去拜访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去的是严嵩的家,而去的目的,是为了安慰严嵩那受伤的心灵。和所有人一样,严嵩大为意外,但意外之余他也感激涕零。都到了这个时候,徐阶同志竟然还如此仗义,实在是个好人,于是他顿首不已,千恩万谢。可以肯定的是,徐阶没有精神失常,更不会突然发善心,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所以会如此这般,只是因为他很清楚,一切还尚未终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看完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些有的为了理想抱负,为了情怀,为了道统,为了心中那份信仰而被后人铭记的伟人,也有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为了阴谋,奸诈,无耻到极点的而被后人唾骂的奸诈小人。以上帝视角看完很多人的生平,往大了说,都是为了生存,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有时候,有很多事情,要放弃很多,要想生存,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时候不得不和光同尘,此谓,厚黑,知行合一,但是有些人就是那么纯粹,坚持心中那份大义,气节,到死亦无惧。于谦,于少保的”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不管结局如何,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好坏,世人自会评价。有时候觉得做人真的好复杂,好难。有时候又觉得做人很简单。还是王守仁那句话 “知行合一”,以后路还很长,慢慢领会。记住这句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