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阅读《金瓶梅》先看此书
《金瓶梅》(以下简称《金》)的艺术价值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能够体现出来了。但是,要想真正理解它、真正发现它的可爱之处,大家还是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好了,有了一把钥匙,可以为我们轻易打开《金》的门锁,使之可以一窥究竟。这把钥匙就是本书《金瓶梅的艺术:凡夫俗子的宝卷》。此书不但为我打开了《金》的门锁,还为我指引了方向,让我大开眼界。书中提出的见解非常独特:1、《金》是一部写实作品;2、《金》中的各个角色终究都是常人(凡夫俗子);3、《金》的中的人物很好的诠释了 “贪嗔痴爱”。如果你对《金》有兴趣,不妨先看看此书,肯定会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金瓶梅的艺术》· 欲望与罪恶本书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小说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学经典所开启的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众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诃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浅出地阐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学高度。同时,作者以与《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肠,体察人性的深不可测,尤其是对宋惠莲、应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进行解说,透彻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赎。作为评鉴赏析类作品,作者想做到内容深入浅出、辞藻富丽优美已然不易,而孙述宇先生还能做到行文洗练,点到即止,绝不赘言,更是难得。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热腾腾的生活 耀闪闪如烟火《金瓶梅》是我拿起次数最多但到现在都没看完一半的书。看不下去的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书中很多生动的对话多是明末山东方言,我这样一种方言都不会说的 “差等生” 实在看不下去,更别提品其中那特别的语言风味。其二,书中用白描手法写了大剂量密集的死亡戏,像写病历一般,细致冷酷,我目前的心里承受能力着实有限,实在害怕伤着自己。但这本书又实在有名,每每听到有人谈论它,总是不甘心,每次都忍不住又拿起来。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好奇《金瓶梅》为啥这么有名,为啥能被称为第一奇书,为啥能引起后世那么多的争议和被授予那么多的赞誉,这本书是本非常不错的快速了解《金瓶梅》的捷径。 书如其名,这书是对《金瓶梅》的一本艺术赏析,语言简练朴素,态度悲悯宽和,视角丰富犀利,没有令人头痛的长篇大论,却能引领我们在《金瓶梅》描写的欲望都市中,发觉隐藏在人性丑陋污秽描写背后的 “人生本来面目”,体悟其中蕴含的对人生之苦的真切同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金瓶梅》大约诞生于明代中后期,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小说影响颇深。其艺术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以平凡的普通人作主角,用通俗化的语言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观照世俗情感,即所谓 “寄意于时俗”。《金瓶梅》对世情细如牛毛茧丝的洞察,成就的是一部直面人性、直抵人性不可直视之处的旷世之作,但历史上因其中存在 “秽亵的章节”,它曾长期被视为淫书,在毁誉参半中挣扎于官方的禁与不禁之间,是一部饱受误解的作品。孙述宇先生撰写的这本小书,并不长篇大论地对《金瓶梅》做解析,他从《金瓶梅》的艺术赏析层面出发,以悲悯、宽和的目力直入其内核,漫漫指点读者去发觉《金瓶梅》那些隐藏在人性丑陋、污秽的描写背后的 “人生本来面目”,体悟其中蕴含的对人生之苦的真切同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本书帮助你更好的理解《金瓶梅》人到中年,应该好好读一下《金瓶梅》,更好的审视自己。《金瓶梅》立意奇、笔法奇、作者奇,这本天下第一奇书从帝王将相、英雄传奇、怪力乱神落到了饮食男女,书写小市民生活,题材上具有高度的现代性。同时,它的写作技巧相当成熟,一方面结构宏大严整、伏脉千里,另一方面又细节灵动、人物丰满。这恰恰是它在文学史上长期被遮蔽、被忽略的价值。中国另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红楼梦》里,处处都有《金瓶梅》的影子,可以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间最真实,是不肯面对《金瓶梅》是面镜子,金质瓶中,梅香消融。东吴弄珠客说过这么段话:“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有一些评析书,从《雪隐鹭鸶》、《秋水堂论金瓶梅》、《没有神的所在》…… 再到孙述宇先生这本《金瓶梅的艺术》。 肉粉色的骷髅,手执黑色念珠,妙哉封面。“粉骷髅” 的深意、“第一奇书” 的底色,“凡夫俗子的宝卷” 秘籍,皆在书中。作者悉数《金瓶梅》的开先河之处,又平行比较众多世界名著,从讽刺批评性文学体裁入手,从文字、布局、重点人物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文学活力、细节关注等方面,同时结合佛教三毒 “贪嗔痴”,阐述了原作蕴含至深的 “同情、慈悲和救赎”。 一孙先生提出:兰陵笑笑生爱刻画一些妇女家长里短,闲话琐碎,直白真实,这是之前的中国文学史里很少见的。《金瓶梅》之前中国文学里的女性只从事男性欣赏的活动,守贞、持家是主旋律。女人嫉妒争吵的日常,以及男人应付不来的情欲以及其他要求,这些男性就不欣赏了;女人要过自己的生活,男人也不欣赏。从潘金莲开始,她不仅是个男人欣赏的美女,还是个有心思,有欲望,有自己生活的人。《金瓶梅》是个懂生活的人著就的写实文学的巅峰文本。二孙先生认为,兰陵笑笑生对书中每个角色都怀着慈悲,如果不是慈悲,他无法刻画这么多复杂的人物和人性。书中的故事是很悲凉可怕的,那么多繁华热闹,鲜花着锦,烈火焚欲,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李瓶儿儿子死了以后自己也一病不起凄凉而去,潘金莲被武松虐杀后荒身街头…… 贪嗔痴惘,细究下来,每个人却都有那么一点真。这点真就像泥潭上飘落的一朵花,明知绝难欢喜泥潭,却因着这朵花对整个泥潭也心生怜爱起来。三孙先生讲《金瓶梅》文笔的生命力,正是源自于两点:一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好奇。对于饮食男女、嬉笑怒骂,都肯不惜笔墨的刻画描写,这才有了立体丰富的人物群像。虽然人生逃不脱悲苦,可是背景却是可爱可恋的花花世界;二是作者对世人心怀关怀、同情、容忍、尊重。他摒弃了讽刺文学中的优越感和成见,保持着对人物人生的尊重,能够解去桎梏,写实版描画欣赏人物。透过他的文字,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的风趣幽默、人物因执迷贪嗔痴而经历悲欢离合的种种真挚辗转的感情。因此《金瓶梅》中的人物是立体的,是源于生活源于普罗大众的,读来之时会不禁同情、代入和反思,这样因缘果报的劝善之理才更容易被接受。作者以生动的人与事来表现 “人生甚苦,贪嗔痴三毒难以化解” 的道理,使之变的有血有肉,同时又易于接受;以现实的笔法批判,减少些 “大英雄”“奸夫淫妇”“大坏蛋” 之类肤浅、虚伪的标签,让读者感受到其实 “恶人” 即是生活中有血有肉六欲俱全的 “正常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 “近乎自然” 的。普罗大众如果少了操守,陷于三毒,一有机会和胆量,难保不会成为这类恶人,这,便是 “观照”。 正如万历本《金瓶梅》里的开头小词唱:…… 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我且优游,且随分,且宽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金学有你可学(辩证分析,拨乱反正)作为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对于自己所掌握的既丰富而又纷纭复杂的材料,需要整理、分析、归纳、综合,从而使自己小说的情节避免混乱,体现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这就要求作者对于故事情节的安排要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情节的进程散而不乱,服从于、服务于《金瓶梅》的主题和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下文即择其要者对《金瓶梅》的情节安排加以分析。一、统与分:挑战混乱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故事开始和进展过程中,往往有总括性的故事情节来统摄全书,或通过诗词曲子等来昭示主要人物的命运。这早在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全相平话三国志》中已有司马仲相断狱事,将全书情节做一总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在徐庶向刘备荐诸葛亮后,有司马徽来访时所说的 “汝既去便罢,又惹他出来呕血也”[①] 之语,在隆中对策时诸葛亮有天下三分之论。《水浒传》中,这种总括性和预示性的故事情节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第一回有 “洪太尉误走妖魔” 的情节,并有龙虎山上清宫住持真人转述的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之言:“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 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②] 全书的梁山泊英雄好汉在此一现。在鲁智深自五台山去东京大相国寺前,智真长老有四句偈言送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③] 第九十回宋江向智真长老问及众弟兄前程时,智真长老写下四句偈语:“当风雁影翻,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同时送四句偈语给鲁智深:“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④] 智真长老的偈语,对于鲁智深故事情节乃至对于宋江等人的未来都做了预示,这些相关的情节对于整个《水浒》故事起着推动作用。《西游记》第八回有观音奉如来之旨到长安寻取经人,让其历尽艰辛求取真经之事。图片《全相三国志平话》广告三国志演义 史话作者:陈翔华京东购买继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小说家之后的兰陵笑笑生,在进行《金瓶梅》的创作时除了对于前代小说家创作技巧的继承、借鉴之外,更依靠自己天才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小说创作,是其取得高度成就的重要因素。《金瓶梅》中对于全文的总括性描写更为纯熟,预示后文故事发展的情节描写也较以前诸书为多。《金瓶梅》一书以项籍、刘季与虞姬、戚夫人的故事作为入话,引出因一虎中美女所引发的一个风情故事,是为全书之始。以笔者愚见,全书有三处总结性文字,以预示诸人结局。一为第二十一回孟玉楼生日时各人所行的酒令,将各个主要人物的将来之事无意中说出,此情节正因其用语隐讳,故不为人所注意。如金莲所说 “鲍老儿,临老入花丛,坏了三纲五常,问他个非奸做贼拿” 之言,和李瓶儿所说 “端正好,搭梯望月,等到春分昼夜停,那时节隔墙儿险化做望夫山” 之言,正如张竹坡所评,“金莲已伏敬济”“瓶儿已伏死”[⑤]。二为 “吴神仙贵贱相人”,此是全书之大枢机,主要人物的结果在此均为之一示。张竹坡说 “盖作者恐后文顺手写去,或致错乱,故一一定其规模,下文皆照此结果此数人也”[⑥],诚为知者言。如相潘金莲 “光斜视以多淫…… 必主刑夫…… 终须寿夭” 之言,相李瓶儿 “眼光如醉,主桑中之约…… 必产贵儿…… 必受夫之宠爱…… 山根青黑,三九前后定见哭声;法令细繵,鸡犬之年焉可过” 之语,对于其人及其结果皆直言不讳。故所谓吴神仙冰鉴,实为作者借其口将诸人结果说出,实无如此灵验且说话毫无避忌之神仙。三为 “妻妾笑卜龟儿卦”,是又一承上启下之大关键。此次卜龟儿婆子对李瓶儿的卜辞是 “为人心地有仁义,金银财帛不计较…… 只是吃了比肩不合的亏,凡事恩将仇报…… 你尽好匹红罗,只可惜尺头短了些,气恼上要忍耐些,就是子上也难为”;潘金莲则在自己口中说出 “随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阳沟里就是棺材” 之语,遂一语成谶。第一百回 “普静师荐拔群冤” 为全书之大收煞,自被金莲用砒霜毒死的武大郎至因纵欲得骨蒸痨而死的庞春梅,皆交代其来龙去脉。“文家贵乎能变,庶不板重”[⑦]。笑笑生在创作过程中也在不断追求变化、变异,从而使自己的文字不落窠臼。三次总括预示性文字一通过酒令来写,一通过相面来写,一通过卜龟儿来写。每次描写又有不同,孟玉楼生日行酒令,是在西门庆和其六妻妾之间;“冰鉴” 一回,除西门庆和其妻妾外,又有西门大姐和庞春梅;“卜龟儿” 一回,只有吴月娘、孟玉楼、李瓶儿三人,金莲结果是自己说出。即使在一次看相中,也是各人有所不同,正如张竹坡在第二十九回的回前评语中所说:看他写众妇人出来看相,各各不同。月娘上来,众妾同观看。李娇儿自己过来。月娘叫孟三姐:“你也相相。” 神仙即接着相。至于金莲,不肯出来,必用再三推之方出。瓶儿是西门令其相。雪娥、大姐是月娘令其相。夫大姐本非局中正经角色,因不便令敬济混入,则用大姐。盖大姐相,而敬济之结果已过半矣,故此处不相陈敬济。[⑧] 相陈经济,在第九十六回叶道口中说出。盖冰鉴一回将众人一写,卜龟一回又一写,众人结局已全示于前。故此回叶头陀相其 “少年色嫩不坚牢”“主多成多败。钱财使尽又还来,总然你久后营得家计,犹如烈日照冰霜”,并相其后来有三妻之命,三十岁上有些不足等。作者借叶道之口将敬济之结果一现,全书主要人物至此可谓有始有终。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 < 金瓶梅 > 读法》中说:《金瓶梅》是一部《史记》。然而《史记》有独传,有合传,却是分开做的。《金瓶梅》却是一百回共成一传,而千百人总合一传,内却又断断续续,各人自有一传,固知作《金瓶》者必能作《史记》也。何则?既已为其难,又何难为其易。[⑨] 作为 “千百人总合一传,内却又断断续续,各人自有一传” 的《金瓶梅》,在写作过程中让各主要人物的传记有分有合即十分重要。它不同于按鉴创作的演义小说,也不同于具有一定目标的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如没有统摄全文的故事情节,整部小说可能会显得散乱。至清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这一传统得到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并将其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一回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与石头的对话,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白及后者抄录石上故事,成为笼罩全篇的超叙述层次。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阅的金陵十二钗册子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子,遂将全书主要人物一总,十二钗之结局在此为之一现。其后,通过人物的语言如金钏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⑩]、人物所作的诗词、所行的酒令等,不断昭示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给读者留下悬念和探索人物命运的浓厚兴趣。图片《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广告大家小书・《金瓶梅》人物作者:孟超当当购买二、博收并取,为其所用早在 1940 年,冯沅君于《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一文中即指出《金瓶梅词话》中旁见他书或作者可考的曲子七十六条,多出于《雍熙乐府》和《词林摘艳》[11]。美国学者韩南 1963 年发表的《〈金瓶梅〉探源》一文,从长篇小说《水浒传》、白话短篇小说、文言色情短篇小说《如意君传》、宋史、戏曲、清曲、说唱文学七个方面研究《金瓶梅》中相关故事或文字的来源 [12]。朱一玄先生在 1985 年出版的《金瓶梅资料汇编》中也指出了《金瓶梅》有取材于《志诚张主管》、《水浒传》等小说的本事。主张《金瓶梅词话》为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小说的徐朔方先生,在《杭州大学学报》1980 年第 1 期上发表的文章《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中,对于《金瓶梅》和《刎颈鸳鸯会》、《志诚张主管》之间在文字方面和故事情节方面的类似性也做了详细论述。[13] 凡此,皆可见兰陵笑笑生对于正史和民间通俗文学作品的借鉴。有人因之认为《金瓶梅》是世代累积或隐性累积型作品,拙文《〈金瓶梅〉与 “隐性累积”—— 兼论其讲唱性》[14] 已做了较为有力地反驳,在此不赘。宋元时期因为有共同的工作场所 “瓦肆”,和编写话本、戏曲、曲艺的组织 —— 书会,从而使得小说和戏曲艺人在创作和演出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并对其他通俗文学作品耳熟能详。明清时期的说书艺人继承了宋元说话人的优良传统,“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史书”,“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长久”[15]。从《金瓶梅》主要描写的明代中下层社会的日常琐事,作者对于民间通俗文艺的熟悉程度,以及在描写太师府、朝廷时的 “隔”,在作者自己拟作的诗词多不合古代诗歌创作规范等方面来看,作者兰陵笑笑生应不是 “嘉靖间大名士”,而是郁郁不得志的下层文人或民间艺人。他所创作的《金瓶梅》虽然并非如有些论者所云是讲唱性的作品,但他是宋元说话人说话伎艺很好的继承者和借鉴者,其作品《金瓶梅》是承袭了宋元说话 “四家” 中小说家一脉的。笑笑生在《金瓶梅》中对于《水浒传》、《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戒指儿记》、《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港口渔翁》等话本、拟话本、公案小说故事情节的旁征博引,并非拘囿于原有故事情节的机械引用,而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水浒传》中广为人知的武松打虎故事、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武松杀金莲的故事,在笑笑生引入《金瓶梅》一书时无不做了改造。《金瓶梅》中的武松杀虎故事较之《水浒》做了较大程度的简化,武大郎也新添了前妻所生的小女迎儿,何九也并未如《水浒》中所言为武松提供证据,而是在武松归来前即已躲掉;西门庆在狮子楼酒店未被前来为兄复仇的武松所杀,而是在三十三岁时因纵欲脱阳而死。此外又将《水浒》中杀梁中书全家的杜迁、宋万,改为《金瓶梅》中的李逵;将宋江在清风山义释的刘知寨夫人,改为西门庆的正妻吴月娘;将在沧州为非作歹的高廉妻舅殷天锡,改为在泰山与道士石伯才狼狈为奸、引诱奸骗四方烧香妇女的淫棍。《戒指儿记》的故事情节,是西门庆在第三十四回和五十一回与李瓶儿、吴月娘聊天时说出。《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小夫人的出身,为笑笑生借用至潘金莲的出身描写上;小夫人勾挑主管张胜一事,被笑笑生描写为已做周守备之妻的庞春梅对李安动情的故事情节。《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则被笑笑生改头换面,用于描写陈经济在临清酒楼与韩爱姐、韩道国等见面的情景。笑笑生对于《水浒传》等相关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引用,都是使其服务于《金瓶梅》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正如撮盐入水,而使人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们一般不会从潘金莲、庞春梅等人身上看出蒋淑珍的影子来;更不会念念不忘于《水浒传》中武松、李逵等人的事迹,而谓《金瓶梅》中的相关描写为非。《金瓶梅》与《水浒传》、《戒指儿记》等小说相比,在当时是一部全新的小说,其中的故事描写、人物出身、性格描写等,无论其源自何书、出自何人,都已成为《金瓶梅》中水乳交融的一部分,如千百条小河小溪融入滚滚滔滔的大江大河,从而成为江河中一分子而奔涌向共同的目的地。图片《醉翁谈录》三、文心灼灼,触手成趣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都尽可能发挥自己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读者增加小说的故事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如讲史小说的《新编五代史平话》和 “七实三虚” 的《三国演义》等,其具体创作过程也是如鲁迅所说 “大抵史上大事,既无发挥,一涉细故,便多增饰”[16]。而其中最为吸引读者之处,如《新编五代史平话》中关于黄巢、刘知远、郭威、石敬瑭等人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孔明借箭、诸葛祭风等故事情节,也都是作者最为灵活地运用其创作思维的时刻。《水浒传》是 “因文生事”,“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17],作者所受拘束较小,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故 “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18]。神魔小说巅峰之作《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构思 “变化施为,皆极奇姿”[19],创作出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20] 的长篇佳构。至兰陵笑笑生,则以前并无长篇世情小说的样范以供参考,没有《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西游记平话》等已经大体成型的故事文本作为创作蓝本,也没有小说评点家和评论家为其剖析名作、指点迷津,他只有以自己的天才的想象力和如花的妙笔,去创作一部迥异于历史小说和神魔小说的世情小说。笑笑生以《水浒传》中广为人知的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为蓝本,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由阳谷县城改至清河县城,将在《水浒传》中犹如昙花一现即死于武松拳脚之下的破落户财主西门庆,改为并未因其而死,而是三十三岁死于酒色过度。在《水浒传》顺便提及的陪衬性人物如妓女李娇娇,在《金瓶梅》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