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进康熙大帝的内心世界,感受康熙的个人魅力

      史景迁走进了康熙的内心世界,用妙笔生花的文字还原了一位康熙大帝的心理活动,以此展现康熙个人的魅力,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绘历史。抛开利益瓜葛,以及历史局限性,康熙是值得欣赏、尊敬的一位皇帝。以文言文书写,也显得亲切。康熙善于骑射,喜欢狩猎,并且斩获颇丰。对狩猎的热情,可以看出他的进取心,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此时大清国运如日中天,康熙也有足够的资本建功立业。这也让我想起康熙智擒鳌拜的艰险,生死就在那一刹那,功败垂成就在一瞬间。康熙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击退沙俄,也为开疆拓土做出贡献,让臣民看到更广阔的风景。在亲征葛尔丹的时候,由于坐骑甚多,康熙不墨守仪礼成规,来适应作战需要,和将士打成一片。康熙喜欢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也会仔细观察民间种植的五谷杂粮和果蔬、草药,心系百姓疾苦。有人觉得康熙下令削藩是很冲动的错误,为吴三桂鸣不平。这一点,康熙有自知之明,但也绝不后悔,既然做出决定就要承担一切后果。康熙也对于臣子们恩怨分明,不居功也不把削藩的过错推给劝谏的莫洛、米思翰、明珠等人。康熙赏罚分明,善恶分开两边,不会擅权而独断专行,是比较开明的君主。在执行刑罚前,康熙会仔细衡量前因后果,来定罪论罚,具有现代的法治精神。该赦免也会赦免,该减轻都会减轻,让他们留有改过自新的余地,法治和德治并重。康熙会亲自审理许多民事和刑事纠纷,判案也绝不会错杀无辜,很公正。但是对于涉及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叛国,分裂国家的举动,康熙绝不姑息。康熙善于用人,调动人的忠诚。收复台湾仰仗投诚的施琅将军,不管大臣们风言风语。对于敌人葛尔丹的侄子,吴三桂的部将,也能以诚相待,只要对方真心来降。同时,康熙善待战俘,不虐待沙俄囚犯,以至于 “三十年后乌梁海小民不战而归顺朝廷”,彰显大国风度。康熙虽然饱读儒家经典,热爱学习,但讨厌一些下属的迂腐,不喜欢空谈道德的人,他们满腹经纶,满口道学,却言行不一,岸然自负。有的人清正廉洁,才能突出,但是结党营私,包庇亲信,判案不公。有的人忠勇无比,但是粗戾至极,一生气就很粗鄙的样子。康熙也讨厌大臣在上奏折的时候长篇大论引用儒学经典,却词不达意,有话就好好说,不必要遮遮掩掩。在对待君臣关系以及礼仪上,康熙有点像唐太宗,讲究健康的关系。康熙希望满臣和汉臣平等,也不想看到大臣畏畏缩缩,没有自信,不敢多说话的样子。他想看到大臣挺直腰板和他说话,大大方方,堂堂正正的,不要太害怕自己的威风。康熙也不爱听人拍马逢迎,保持谦卑。在封建社会里面,尽管跳不出历史的局限性,康熙已经非常开明,圣贤了,不能总是拿今天的标准批评他的错误。如果连康熙的魅力都看不到,那我们的历史上还有几位明君?我最敬佩的还是康熙的勤奋好学,博学多能。不仅熟读经史,而且研习西洋历法、数学等学科,睁开眼睛看世界,在明清两朝中算是比较开放、进取的一个。康熙读书认真,对待学术一丝不苟,但又不教条,没有那么强的控制欲,做事井井有条又留有弹性,讲原则但并非苛刻。康熙也善于总结历史教训,来严格约束自己,不要做奢侈的暴君,不可纵欲过度,也不可清静无为,而是要勤政爱民,厉行节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照亮皇帝的内心,也照亮整个大清。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史景迁的作品,他山之石

        康熙是公元 1661 年至 1722 年在位的中国皇帝。他凭恃着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中国?他自周遭的世界学到什么教训?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龙心嘉悦,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龙颜勃怒?身为满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适应于汉人的知识和政治环境,又是如何受到来京西洋传教士所夹带之西方科学与宗教思想的洗礼?在这本书里,史景迁打破习以为常的线性时间意识,而悠游于故纸堆之间,尝试透过康熙本人之口,述说康熙内心世界的种种欢愉、悚惧、猜疑、懊悔、无奈,乃至于追忆、梦境,俾以深入揣摩康熙的人格特质、心智意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康熙第一人称解读康熙

          很难想象这得读多少相关书籍才能写出来。作者还是个美国人。能称得上汉学三杰之一,得是这种级别才行。除了真心热爱历史,其他理由都可忽略不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千古一帝

            《中国皇帝 —— 康熙自画像》,这已经是我看的第四本史景迁的中国史系列。就其写作方式来说,真实的历史素材经过文学的加工,把人物的性格、行为放置到大的历史背景下,这是史景迁写历史的最大特点。虽然同样在写一个皇帝,尤其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康熙,史景迁善于从细节把握,分游、治、思、寿、阿哥、谕来勾画连接整个康熙以及中国帝国时代最后的辉煌,还原康熙本身作为一个帝王,甚至作为一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喜、怒、哀、乐。 我们能体恤作为 “帝王” 的不易,有其 "大",更有其 “小”。从书中,你所了解的康熙,是多棱、立体,鲜活的,他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原千古一帝的内心解读

              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历史著述,虽然是模拟康熙本人的口吻来叙述,但所叙之言语均有来源出处,且文风高度还原对应史料,可见作者、译者功底深厚。形式是表层的,里子里实际上为读者揭示了康熙作为古代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他对待骑射、治国、外使、官员、皇子的看法思想历历在目,他治国理政巨细靡遗,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一些观念和判断,后人观之仍感共鸣和受教,感叹千古一帝心系天下,不为妄言。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