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對人類自身欲望的反思

    本書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可以說與《湯姆叔叔的小屋》平分秋色。作者在書中指出,人類不計後果地使用農藥試圖控制自然,結果卻換來了自然的懲罰,人類在謀求發展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反思該如何與環境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諧共處。講述了農藥究竟為什麼會被大規模使用,又是如何影響了自然環境;然後,到這些殘留在環境中的農藥,又會對我們人類自己產生多大影響;最後討論的是如果不用農藥,對於病蟲害的問題又有些什麼解決之道,以及它們的可靠程度怎麼樣?在《寂靜的春天》問世兩年之後,卡森便因為癌症而撒手人寰。實際上她寫作這本書就是在跟生命賽跑,還好她贏了,我們有幸看到了這部作品。我們不知道她本人的癌症是否跟環境惡化有關,但在那之後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本書的出版對美國的農藥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人們對農藥的質疑越發激烈,那些被砸了場子的農藥製造商,一開始都將矛頭對準了卡森本人。不過隨著真理越辯越明,農藥商們的立場卻來了個 180 度大轉彎,因為不管承不承認,卡森說的那些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一味地逃避只會錯過產業升級的機會。除了對農藥市場的影響,她在政治上的影響下,美國民眾對於環境問題的關注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並由此推動了美國環保局在 1970 年成立。不過,隨著環保運動的日益熱烈,卡森卻遭遇了一些新的質疑。有些左翼人士把她當作精神領袖,並且不斷地誇大她的一些主張。當然,科學的問題還要實事求是,而不是非黑即白地站隊,對農藥的態度也是如此。不管怎麼說,這本書的歷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在掌握現代科技之後,也在艱難地反思我們與環境還有其他生命之間的關係。實際上,環境問題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之後人類必然要面臨的壓力。當溫飽問題不再是最嚴重的社會矛盾之後,健康就成了一種基本訴求,而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卡森生活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戰後重建帶來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同時讓環境受到了污染。環保問題開始被重視,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通過推動環保運動與立法,是緩和社會矛盾的一種做法,並且就像前面所說,這也推動了產業升級。但是保護環境並不等於回歸原始,過分激進的環保行為,對於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都是有危害的,甚至可能會危害到民眾的基本生活,這樣的事情如今已在一些國家與地區出現了。所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平衡,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也是需要我們理性思考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寂静的春天,沉默的人类。

      这是一本出版于 80 年代的环保类书籍,很经典,经典到我大二学习《环境学》这门课程的时候,老师把《寂静的春天》当作期中作业布置给我们。再次看到这本书,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怎么说。想到了高中唯一一次低分作文,老师说我的题目就跑题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写的题目是:你能有多骄傲,不堪一击好不好。(没错,这就是我当时的作文题目,当时那个题目是讲两棵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一种树种本来应该种在福建的,却种到了沿海地区,最后无奈死掉了。可能是我当时听学校广播歌曲听得太多了,我就把歌词当作题目了,于是作文就这样没了)。收,谁问你这个题目的事情了?现在这句话,倒是挺适合人类自己的 —— 你能有多骄傲,不堪一击好不好。最近沸沸扬扬的日本核污水排放,我嗅到了一场人类的新危机。这地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的。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想的就是,××(口吐芬芳),你有什么资格?再回头看看这几年,这样那样的魔幻灾难片在世界各地频繁上演,澳大利亚山火、西班牙大暴雪、菲律宾火山喷发、东非蝗灾、新冠病毒、河南洪灾、新冠病毒 2.0、极寒、极热、极端暴雨……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有人会说,我们小人物生气有什么用?瞎操心,多管闲事,反正说了也没用💔 这才是我觉得可悲的地方,很多事情的恶化,并不是因为这地球的春没了花开,而是沉默的人类寂静了整个春天。 希望我们都还记得路边的提示牌,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别最后留下那无声的叹息和流动的墓碑。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环境保护浪潮由《寂静的春天》而起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Carson 关于环境中 DDT 使用的调研报告文学,1962 年出版后两年 Carson 因为乳腺癌去世更加重了这本书的悲壮感。


        此后美国的环保运动开始兴起,但后续几十年中这本书和 Carson 经常被反科学与极端环保主义团体消费,把这本书作为科学的罪证。
        Carson 是正牌生物学家,在公共信息事物办公室任职多年,写作经验丰富,关于 DDT 对环境的危害,她是从 1958 年开始着手调查的。
        DDT 对环境的危害,最早在 1950 年有 FDA 发出过警示,此后学术界不断有关于这方面危害的研究,甚至在《寂静的春天》出版前就已经出版过其他书籍《我们的人造环境》,书里也大量报道了 DDT 的危害,不过所有之前的这些报道都没能引起媒体的注意。Carson 的书是第一个被广而告之的 DDT 危害的报道。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想要的春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本书在学界的地位十分了得,也几乎被环保界认为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作者在此书中用了很多具象化、形象化的铺垫与描述更是增强了这本书的可读性与启发性。讲真,一本某个专业领域的著作能够达致如此的效果、取得如今的影响力也是一种 “现象级的存在” 了吧。
           
          一般人头脑中、眼睛里的春天应该是鸟语花香,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个处处充满着能量外溢的场所。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春天很寂静(而非安静),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生机,能量密度骤降,呈现出一派萧瑟、颓废和寂寥的样态,即 “寂静”。作者总结出主要是因为我们在高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的不恰当行为对自然界产生了重大的伤害与侵扰,比如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化学药品的广泛、高频使用,对空气、土壤、水源、生物带来了致命的、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形成了一个几乎无解的死循环,然后这样的行为本身又会进一步伤害到人类自身。诸位也应该听说了,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体内都有塑料和农药的残余,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体现。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促使我想要思考科学、技术以及伦理之间的多维复杂关系。


          在人类文明表征体系当中,科技和伦理,是表征‘物理’和‘人理’的两种智慧形态。” 物理和人理双重维度地划分,精辟地阐发了科学、技术和伦理三者之间的动态生成关系。科学和技术基本上侧重于 “物之理”,“物之理” 看中 “真”,更多的是一种事实判断,对应于逻辑学上的实然状态;伦理和道德侧重于 “人之理”,“人之理” 诉诸于人的情感和意志,是人类对于 “善” 的美好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对应于逻辑学意义上的应然状态。基于此,科学技术伦理内在地蕴含着 “真” 和 “善” 两个维度,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导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真和善这两个维度的内在冲突与不一致性。这种冲突反映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上,就明显地表现为一种异化和 “不舒服” 的状态。科技是科学和技术两个语词的简称,二者间既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也有诸多不一样的地方,由于近代西方主要崇尚理性和科学,科学探索的精神在西方占据着主导的位置。追根溯源,古希腊开始就已经渗透着科学的精神。古希腊科学主要是通过静观、沉思以及冥想等相对静态的方式呈现和表征出来的,几乎很少涉及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层面。人们从事科学发现与研究的主要动力是满足人的好奇心,想探究万事万物的内在原因和之所以如此的内在秘密。古希腊科学具有很大的纯粹性和理想性,主要是以各种理论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切地关照着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所以从一开始科学基本上就是关于纯粹理论知识的领域,发自人类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不太涉及、关涉到世俗生活领域的各种技能制造和手艺技术。科学意味着对于真理和纯粹知识的痴痴追求,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本质规律的合逻辑地认知和求索。
          然而科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势必需要某种现实的、物质性的力量来表征自己、实现自己。正如伦理的理念总归需要家庭、市民社会以及国家等具体的样态把它现实地表现出来一样。纯粹的科学精神自己不能表现自己,它也缺乏把自身实现出来的现实的能力,于是,技术就显示出来它巨大的威力和强大的现实生成作用。“科学为了其自己的理论目的,需要一个日益精巧的、有强大物质力量的现代技术作为它的工具,这种工具是科学自己给自己生产的,科学向技术订购了这种工具。” 技术具有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科学自身不仅得以证成,在技术力量的切实带动之下,科学理论研究也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发展。技术的 “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 三大维度很好地说明了科学在改造自然世界以及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巨大魔力。借助于技术这样一种现实化的客观物质力量,自然科学得到现实化地澄明与体现,技术本身也在科学的指导下不断地自我更迭和完善,从而获得了新的起点和动力。有了科学的不断加持,技术在更高程度以及更广泛的层面切实地改变着我们所处的世界。科学和技术在长期地磨合和反复纠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带给世俗人类的最大允诺便是促进社会在物质财富上的极大丰富和精神文明上的不断提升,对于个体的允诺是不断增进每个人的现实幸福感和满足感。科学技术的上述允诺为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和现实上的必然性。然而吊诡之处在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其发展逐渐地背离了初心,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当科学技术间的内在冲突到达临界点时,它就会遭遇生存伦意义上的基础性困境。
           
          科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理性精神的滥觞。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逐渐被人们抬上了神坛,一切事物都需要经过理性法庭的严格审判才可以决定是否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合法性。人们把理性精神奉为神明,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也大行其道,乃至于判定事物真假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符合科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已被科学这一极所打破。技术一开始作为科学精神现实表征力量的载体,在取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并不满足于工具论意义上的角色,不知不觉地已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完全由技术建构起来的社会系统当中。整个社会组织的高度系统化和技术化也从侧面反映了技术已经逐渐在统治人类的不争事实。科学和技术的紧密集合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统治的能力,人类逐渐失去了对于它们的掌控。人和自然只能在促逼和被摆置的意义上接受科学和技术的洗礼。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周全考虑到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意义和尊严。作为人类天性的自由也逐渐丧失,作为自身内部原本蕴含无穷意义的大自然更是被促逼成一幅冷冰冰的供科学技术利用的单向度客体,正如韦伯所说的自然界已经被祛魅。价值理性逐渐让位于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科学技术逐渐地接管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原本诗意盎然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人们正在变得更加不自由,人之为人的尊严也在逐渐沦丧。
           
          科学和技术已经逐渐把自己卷入生存与发展的悖论之困境,其困境根源在于它们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生存伦困境。具体表现在三种关系上: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自然已经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认识的客体,自然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主宰的对象,自然界不断地被摆置和压迫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社会行政管理和组织日益科层制化和系统化,福柯把当今的社会称之为一个权力的牢笼,整个社会变得日趋保守、封闭和充满了死气沉沉的态势,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个牢笼中的一枚棋子。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科学的本质是理性和数学式地算计和谋划,理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异化,工具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价值理性逐渐失落。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建立在自然伦理实体上的熟人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曾经脉脉温情的亲密关系。利益的考量和得失的算计成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人类社会正在变得更加强大,却并非更加美好了。
           
          这本书引发了我做上述的思考,看似绕远了,但是如果细细想想,其实科学、技术以及伦理之间如何去平衡才是更为根本的问题,也是依旧困扰我们的议题。人类的发展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等问题依旧值得我们去审思。其实我还想问,类似于杀虫剂、除草剂之类的药品的确会有很多危害,但是如果现在不让用这些东西了,我们的食物能否得到基本的供应与满足,如果大家都想要绿色、生态、有机产品,我们现如今的地球能否满足如此的需求?如何解决,这真的是一个难题啊。

            2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也许是对书中的观点早已了然,也许是那些鸟类、昆虫、化学制剂的名字太过陌生,我于这本书只能算匆匆翻过。但即便如此,书中内容也让我胆颤心惊:无处不在的化学制剂及其诱发的癌变、抑郁、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令我大条的神经一阵紧绷,甚至怀疑家人的抑郁症是否与杀虫剂有关,她很怕虫子,进而思考是否要改变今后的生活方式。    首先意识到的是:天然养殖的不一定好,动物肝脏尽量不要吃,有氧运动很重要。各种化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都会通过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自然环境中,经过漫长的生物链条被牛羊鸡鸭鱼虾吸收,天然养殖物的化学残留不一定比饲料喂养出来的更安全,因此不能盲目迷信天然。大部分化学残留都在动物的肝脏中,因此尽量不要吃肝脏。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最喜欢吃内脏了,尤其是鹅肝,鸡肝、鸭肝、猪肝以后不能吃了。所有化学制剂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共同特点,是抑制细胞中氧作用,因此做有氧运动,非常重要。    环境破坏是否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呢?本质上,人类生存繁衍依靠的是能量,之所以有马尔萨斯陷阱是因为固定面积的土地能提供的能量是固定的,表现为氮磷钾的循环。如果土地中没有那么多氮元素,只有通过添加的方式,将地球深处化石原料中的氮磷钾变成人类存续的能量。高效率要求作物整齐划一,伴随的是化学制剂滥用和生物系统单一性风险。生物防治法固然科学且长期有效,但效率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吗?毕竟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谈发展、谈美好生活,个中平衡如何实现?    演化的力量是精妙而强大的,大自然自有制衡手段,任何生物都存在于生态中。杀虫剂之于昆虫,类似放疗之于癌症,自然的平衡才是重要的。外来生物对本地生态的破坏,解决方式是引进原产地的天敌,例如引进阿根廷的飞蛾对服在澳大利亚泛滥的仙人掌,和以克拉马斯草为食的甲壳虫。然而谁知道会不会带来连锁反应?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用生物学解决化学问题,生物学家和化学家配合,例如控制施肥的时间,避免生物灾难的同时提高产量,蛮令人欣慰,让我不禁想到了佛法。    作者最后提出生物防治学,改变昆虫繁殖的方式控制生物数量,以及利用病毒对付害虫。几代蚊子接触 DDT 后,后代变成雌雄同体,不知道现在同性恋昌盛,与杀虫剂有何联系?抑或文化就是我们人类的杀虫剂?    生物需要多样性,社会也一样。容忍杂草,容忍不同的声音,是对抗风险的必须。    记得刚结婚时住在樱驼花园,每天早晨被清脆的鸟鸣唤醒。上海有同样的鸟鸣。    每到夏天,我会用杀虫剂喷,可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些恐怖病症,却把我吓得不轻。今后还能喷杀虫剂吗?但是这几年夏天蚊子少多了。我讨厌虫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控制自然” 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 “控制自然” 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 上的这些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亚马逊森林大火与DDT

                最近想写这篇书评,是因为发生了亚马逊森林大火这件事。亚马逊大火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巴西总统贾尔・博尔索纳罗 (Jair Bolsonaro) 于 2019 年 1 月上任,在他的领导下,森林砍伐速度很快。在过去的八个月里,博尔索纳罗 (又名 “电锯队长”) 履行了选举前的承诺,放松环境法规,向采矿业和农业开放了大片森林区域。
                与此同时,他将巴西主要环境机构的预算削减了 24%—— 根据《纽约时报》的计算,这一决定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环境机构的执法行动在 6 个月内减少了 20%。不出所料,森林砍伐率因此急剧上升。上个月,这一数字比 2018 年 7 月高出 278%。这很难让人不联想高火灾发生率与博尔索纳罗的执政有关。
                亚马逊森林大火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巴西总统为了大力发展经济,砍伐并焚烧森林,这样就会有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这就是一种典型的 “先发展,后治理” 的思维,本质上和书中所描述的,当年发达国家为了快速发展农业,制造出 DDT 作为农药没什么区别。
                DDT 为 20 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DDT 的使用前后大概拯救了大约 2500 万人的生命。
                但后来,科学家们发现 DDT 在环境中非常难分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 DDT
                卡森出的《寂静的春天》,让大家意识到了 DDT 的弊端。DDT 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半衰期为 8 年;鸟类体内含 DDT 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鵰几乎因此而灭绝。这也是为什么卡森给自己的书起了这个名字,因为对于当时普通美国人来说,春天已再也听不到后院的鸟叫声。也是这本书促成了美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的建立。从 1970 年代后,多数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 DDT
                当年这本书出版时,遭到了农药相关企业的抨击和舆论嘲弄,利益大于一切。现在,对于亚马逊大火,依旧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但这和当年大力使用 DDT 有什么区别呢?无非是饮鸠止渴罢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