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科学的核心使命在于启迪思考,使我们摆脱陈词滥调或时尚概念的束缚,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明确 “何为应为之事”,并进而明确 “如何为之”。设计的本质可被视为人类塑造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非自然手段改造环境,以满足需求并赋予生活深层的意义。设计史上的每一个新阶段并不是对过去的全面否定,而是建立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叠加的发展模式。通过协调多个感官维度的效果,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综合影响力。物品的构思、设计、感知和用途等方面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理解与阐释角度。宣传与广告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宣传往往需要通过贬低某个特定群体来塑造某种形象,将其描绘为典型的对立面。尽管广告有时也可能夸大其词,但谎言和恶意的歪曲却是宣传的常见特征。系统可以被理解为由一群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或相互依赖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在设计领域,系统的综合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体现,比如通过功能的连接(如交通运输系统)或者通过共享的结构或渠道网络进行连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设计”天下之梦本书是牛津通识读本中专论 “设计” 的一册。所谓通识,一方面可以达成跨专业的大视野,另一方面也会形成一本小书不能承担的大野心。本书将 “设计” 的概念扩大为 “人类改造自然以达成特定功能的行为”,因此书中所涉及的设计不只是物件与广告,更有经济与政治,但因为包含内容过多,反而显得全书比较散漫没有章法。《老子》有云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既是在说万事万物都有共通的底层逻辑,也是提醒我们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曾读过华与华兄弟的《超级符号原理》,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原则并不只是作用于品牌营销,但华衫之所以将这些经验 “倾囊相授”,也是因为具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时空的变化和意外的限制,而后者不可能通过理论事先预测和排除。本书最后一章 “未来” 中,作者指出设计师不能只是 “纸上谈兵”,良好的设计必须要让设计师全程实践与参与,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与社会结构导致当代设计脱离现实而且效率低下。我对于 “设计师治国” 的理念很怀疑,这颇有一种 “哲人王” 的理性主义式狂妄,我很敬佩我国建国时期那些以身试药的医药师,但我很难想象一个学者能够为自己设计的政治经济体系全权负责。前苏联 “休克疗法”,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在南美国家的 “新自由主义实验” 都为这种 “设计天下” 的理想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因如此,本书在逻辑结构上有一种和译文可读性同款的不流畅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