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追求完美需要的是努力,而接受不完美需要的是勇气。

    心理学书籍我看的少,听的解读版比较多。这本《怪癖心理学》会吸引我是因为作者想传达的理念我很认同,总结一句就是 —— 人之初,性本善恶同体。不是说有 “怪癖心理” 的人都会行为怪异甚至犯罪,那都是极端现象。其实我们心底都是有 “捣蛋”、“作恶” 这类冲动的,但多数时间那都只是些碎片化的念头,偶尔出现惊吓我们一会儿,然后淡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心里的 “阴暗面”,是刻意回避、压制,还是坦然面对、接受。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选择前者,结果很容易适得其反;而后者才是可取的疏解之道。既然我们或多或少都 “怪怪的”,那换种角度来看,我们之于他人,可能彼此互为 “怪咖”;而之于同类,大家又都很平常。每个人想 “作怪” 的原因和这种心理对个人的影响各不相同,我全书浏览了一遍,重点阅读了 “恐怖的完美主义” 这一章。个人认为,它是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心理特征,而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也很大。书中说 “完美主义是异常心理的入口”,并不夸张。完美主义者拥有很多美好品质,会因此取得一些成就,但其中也蕴含巨大的隐患。主要是因为完美主义者的性格中缺少韧性,而且大多采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维,这使得他们在遇到挫折后容易自我否定,也容易对他人进行否定。追求完美需要的是努力,而接受不完美需要的是勇气。努力和勇气,是我们的必要品质,我们要打造生命的韧性,因为拥有强大复原力的生命才能在生活的风浪中保持稳定,从而持续地朝目标前行。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心理学

      不管是多么痛苦的真相,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够解决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很有日本特色的心理学书籍

        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就是本能地将自己保护起来的欲望以及谋求他人认可和爱的欲望。当人类贪婪地追求享乐的欲望达到极限时,势必会走向绝望的深渊。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怪癖心理学

          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 “怪癖” 两个字,完美地迎合了我的猎奇欲,也许这就是一种怪癖心理。封面上两句话再次吸引了我。第一句:尼采、叔本华、荣格、王尔德等天才人物是如何为怪癖所苦,又是如何因怪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的?第二句:人类有两个根本欲望:保护自己,谋求认可和爱。尼采、叔本华、荣格、王尔德等天才人物是如何为怪癖所苦,又是如何因怪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的?此前,我只道人们为怪癖所苦所累,不知怪癖也可充当成功的助推器。过度的完美主义是一种怪癖,三岛由纪夫就是一个过度追求完美的人,被作者称为 “病态性完美主义”。三岛写作从来字斟句酌,作品完善度极高,每一部作品都会在 deadline 之前交稿。就连自杀当天,他依然按时向编辑交付了绝笔《天人五衰》的最终章,“按照自己计划好的场景在完美的‘死亡舞台’上落下人生的最后一幕”。可以说,他斐然的文学成就与完美主义追求密不可分。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书中分析造成三岛自杀结局的罪魁祸首正是完美主义,“当它开始发挥反作用时,也会变成将不完美的自己逼向死亡的杀人工具”。想起看过的一个日本短片《Right Place》(适得其所)。男主角有严重的强迫症:荷包蛋要煎成正圆形、蛋黄位于正中间、按标准井字形切成 9 份,杯把必须正对 3 点钟方向,盘子、刀、叉的摆放间距必须相等,吃药前要将药丸颗颗排列好,走路始终踩在白线上…… 他的职业是便利店店员,开始老板对他很满意,因为他总是将货架理得整整齐齐,商品的标签朝向都如出一辙。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女顾客,男主角见不得她的袜子褪到脚踝,蹲下身帮其拉上,吓得女顾客尖叫起来。从监控看到这一幕的老板十分生气,扯着他的衣领劈头盖脸一顿骂,而他却忍不住替老板扶正歪斜的眼镜。结果可想而知,他被炒了鱿鱼。他自知自己的奇怪之处,也明白它们使自己过得不顺。此时男主有一段内心独白:But I dont worry about it, because just like theres a right place for everything around me, there must be the right place for me somewhere in this world. Right, somewhere in this world, thats I believe.(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正如我身边的东西都有合适的位置,这世上一定也有属于我的位置。没错,我相信一定有。)就在这时,他捡到了一张正骨医院的招聘启事。影片结尾,是对精细的正骨工作的特写。这部短片和作者的理念有相似之处,反对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完美主义、暴虐快感、人格解离、罪责妄想、偷窃癖…… 怪癖是把双刃剑,既让人备受折磨乃至轻生,某些情况又可转化为通往成功的蹊径。荣格曾饱受癔症困扰,这也使他从中了解到心理病因及克服方法,由此开启心理学探索之路,最终成为知名心理学家。甘地的怪癖是过分洁癖和严酷禁欲,夸张的节食和绝食让他像厌食症患者一样形销骨立。但某种程度上,艰苦卓绝的禁欲修行客观上磨砺了他坚忍顽强、不轻易妥协的性格,成为他反抗斗争事业的原动力。人类有两个根本欲望:保护自己,谋求认可和爱。作者在讲述了诸多怪癖心理之后,指出它们共同的根源在于人类两种根本欲望:一是自我保护,二是谋求认可和爱。“当这两种欲望被破坏时,人们就会陷入病态的自我目的化心理或者自我绝对主义的观念当中。” 这个观点戳中了我。人类何其刚强,却又何其脆弱,我们渴望被认可、渴望得到爱,害怕受到伤害。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表象背后,或许恰恰是当事人出于掩藏真实自我的目的,那个自负又自卑、求爱而不得、怕被伤害、不堪一击…… 的自我。这本书的突出特点:案例分析为主,理论阐述为辅,例证丰富多样。书中多个章节都建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有亲身经历、友人经历、各种病例;有名人事迹,如夏目漱石的被害妄想症、被母亲当作玩偶的叔本华、深陷抑郁的海明威;有广受关注的热点人物或事件,如 1997 年东电 OL 杀人事件的被害者、好莱坞女星偷窃事件;有的援引自电影、戏剧等知名文艺作品,如《李尔王》《玩偶之家》《黑天鹅》《死亡实验》。丰富多样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性,降低了理解难度,适合作为培养对心理学兴趣的入门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没啥怪癖的

            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中,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应有的状态及生活方式,也重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和沟通的重要性。如今我们再次面临应该如何生存,应该如何与人联系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想失去内心的依靠,都在追求一种全新的社会体系及平衡的生存方式。为了能在混乱的时代中坚强地生存下去,我们首先能做的难道不是在珍惜与身边人之间的纽带的同时,有一颗能对任何细微的事物都深感幸运的丰富的内心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具有完美主义特质的人总是被束缚在正直善良的义务感中,无法将自己的本能随心所欲地释放出来。他们认为本能和欲望是污浊邪恶的。在性生活上,完美主义者通常表现得很僵硬,动作呆板拘谨,无法做到真正从内心去享受。这也是因为完美主义者太过束缚自己的内心,无法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本能和欲望。这样的人,理性思维太过发达,压制了自己真正的感觉和想法。他们常常拘泥于表面形式,太过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原本期待的是什么了。完美主义者总是能在虚幻的理想世界中找到自己所憧憬的爱人,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假想世界中他们才能找到完美无瑕的对象,所以他们也常常会把偶像和明星看成自己理想的另一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理学所有的行为都能得到解释

                异常心理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本能欲望被伤害后衍生出来的病态表现,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客体建立关系啊,和人建立情感链接啊,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有的异常心理,归结起来大概是缺乏爱,缺乏安全感。幼时来自父母的关爱、温暖与陪伴,及至成长,在工作生活中磕磕碰碰时,或者即便是在一帆风顺时,压抑在心中的感情也会慢慢发酵,进而让人看不透。我的小孩子五岁了,尽可能多的给予关爱,给予陪伴,让小孩子养成开朗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这大概就是我的收获之一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前两章就可以了,以下是一些摘要:1.1 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而忽视自己内心隐藏的另一面,只会让自己变得怪异。1.2 完美主义是异常心理的入口,逆反心理也是,被看作一系列精神疾病和精神问题的先兆特质。1.3 具有完美主义特质的人总是被束缚在正直善良的义务感中,无法将自己的本能随心所欲地释放出来。他们认为本能和欲望是污浊邪恶的。1.4 完美主义者容易陷入各种嗜癖行为中,比如工作狂、暴食症及反复呕吐、沉溺于减肥、无法停止自虐或是虐待别人、酒精依赖症等,其背后便是忘记了本来目的,为了反复而反复的强迫性反复病理在作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1.5 “反复冲动” 看作与性欲一样,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冲动之一。即使满身泥垢也坚强生存。2.1 欺侮别人会产生一种快感,一种如毒品一般让人上瘾的快感,因此,在欺侮别人时很难让自己停下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变态心理和行为老而是不幸的童年造成的伤,是不是太决对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人或许都能找到自己的身上的特性或者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情况,便于我们能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或许能从找到从容和理解。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