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第一财经 2022年11期

    虽迟但到还好没放弃。世界杯开始了第一财经刚到;能源危机、节能减排、太阳能板;守望回来暴雪离去;义乌商人的世界杯计划;双 11 盛宴难继,可我快递停运;北溪风云 —— 但愿所有人都有面包和温暖;认知拥挤的代价 1+1=3;无印良品再造老公房;车祸杀手是意外还是设计;牧场里的年轻人…… 商业财经在疫情战争下孱弱无力,未来会好吗?未来会好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经济扩张阶段人们喜欢成长股,也会选择有更高概率获得高收入但不一定稳定的工作;在经济收缩阶段,人们更喜欢做预期稳定的事和投资。不过这种倾向也有悲剧性的一面,特别是职业选择上,因为人类社会的景气和衰退周期大约是 10 年。与此不匹配的是,职业周期却有 30 余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年轻人在经济不那么热的时候进入社会,又跟随大众选择未来可预期程度更高的职业,那么他顶多在最初拥有占职业生涯 1/3 左右时长的令人羡慕的职场生活。但往往,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连这 1/3 的快感也体会不到。因为刚才咱们并没有把认知拥挤带来的成本上升算进去。如果加上投资的配置转换成本要远远低于人们职业转换的成本,这样归结起来,逆向就业相对于逆向投资似乎更有必要性。“认知拥挤” 就是很多人都认为某种结果将会出现,进而去做同一类事。很明显的,这会造成做某类事的物料成本升高。但问题不止于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教会我们期待意外

        杂志末尾对英国历史学家 Richard J. Evans 的采访有点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俄欧之间的能源联系被切断,全球能源的格局注定将有重大改变。刘旭认为,未来俄欧双方将走向相反的方向,原本向东联结的欧洲转向西方,跨大西洋的联系更加紧密,原本向西联结的俄罗斯转向东方,与亚太国家加强联系 —— 一个新的 “铁幕” 正在缓缓落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活着,见证历史

            最近最多的话题就是要锻炼身体好好活着,见证历史。历史的进度已经不是以年为单位了,月都是长的了,感觉没几天就会发生一次大事,每一天历史的巨轮都在到处转弯,不知道转向何方,深圳有点薛定谔的历史的感觉。所以努力多活些年头,多看看吧,也记录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财经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推荐书的板块了,虽然很多书我也没看

              企业最喜欢的策略是编制员工安全手册,其中通常包含了在现实中无法遵守的工作规则。因此,当伤亡发生时,它们可以被归咎于员工的不当行为,而不是工作场所的危险。除了工作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太多事情是普通公众无法控制的。例如,大多数人都不是交通工程师或城市规划师,对于附近街道的车速限制、十字路口的设计、人行横道线的存在和数量,或者附近的火车轨道交叉口是否有铁路横杆等等事项,几乎没有发言权。然而,如果发生车祸,个人很可能会被当成肇事者而承担责任,系统很可能仍然没有被重新设计以增进安全。普通公众无法控制的事情还包括大量生态问题,从因为基础设施陈旧而引发的火灾、长期的污染物泄漏事件,到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等等。在许多情况下,“意外事故” 是一个有用的遁词,它免除了有权有势的人对危险状况的责任,让他们不必对他人的伤亡负责,无休止地推迟制定和实施必要的法律与监管。正是这些有权有势的人 —— 企业精英和政治领导人 —— 允许 “意外事故” 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归根结底,“意外事故” 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IMF 将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从一个相对可预测的世界,即一个拥有国际经济合作框架、处于低利率和低通胀环境的世界,转向一个更加脆弱的世界,不确定性上升,经济波动增强,地缘对抗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且日趋严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期主题:脆弱的能源。内容简介一次地缘冲突,一条海底输气通道,一些早年埋下的隐患和一系列激进的能源转型计划 ——2022 年的欧洲展示了人类社会面对能源时的脆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包容彼此的过去,相信彼此的未来以力学来说,我的手机很快就要报废,因为我一直在按它,令它的生命慢慢流逝,如果你想救它,你就别吵了好吧以力学来说,我的手机很快就要报废,因为我一直在按它,令它的生命慢慢流逝,如果你想救它,你就别吵了好吧以力学来说,我的手机很快就要报废,因为我一直在按它,令它的生命慢慢流逝,如果你想救它,你就别吵了好吧以力学来说,我的手机很快就要报废,因为我一直在按它,令它的生命慢慢流逝,如果你想救它,你就别吵了好吧以力学来说,我的手机很快就要报废,因为我一直在按它,令它的生命慢慢流逝,如果你想救它,你就别吵了好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财经(2022.11)

                      感觉质量还是很高的,不同于一般的杂志,里面的内容很多还是有文学启示和修养的,并且涉猎内容很广,一些热门话题会展开,可以从不同视角带来思考(或者启发思考)。不清楚最新一期的发布是下一个月的哪一天,可以关注一下,每月做为一个快餐读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面包和温暖成了问题,你也可以看到无数生活细节的改变:把水压减半,压缩洗澡时间;换上 LED 节能灯;不再开车上班;储存柴木 —— 每个人都在精确计算耗能量,具体而微地践行低碳生活。不需要什么口号,每个个体自发选择,这可能是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中,最触动人心的瞬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财经

                          认识商业世界的第一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新冠“大流行”结束的期盼

                            虽然新冠病毒带来的健康威胁降低,距离它彻底消失仍有距离。据 BBC 介绍,疾病的根除是指 “通过努力将世界范围内因某一特定媒介造成的感染发病率永久减少为零”。人类历史上的致命传染病中只有天花被彻底根除了。确定一种传染疾病是否被根除,除了全球永久性零感染率,还有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病症是否容易识别或确诊?是否存在病原体自然宿主或非人类媒介?是否有疫苗?是否有地域制约?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avi)认为,终结新冠病毒的难处之一就在于无症状和轻症感染使确诊和识别难度增大。同时,它可能在自然界中通过其他宿主再度向人类传播。但积极来看,我们也进化了。“和两年前相比,人类已经掌握了有效的应对工具,包括疫苗、抗病毒药物,以及相应的对策,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大概率不会导致‘死亡浪潮’”。BBC 表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拓展视野

                              第一财经一直都看,拓展你的视野,可以更好看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月发生这么多事,第一财经总能给我拎到重点,也给了我很深的视角,再一次醍醐灌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财经

                                  历史教会我们期待意外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