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李碧华很会吃,也很会写吃。她还专门写了一套饮食档案,对故事和自己钟意的美食大谈特谈。这本书可不是食谱,讲的是一口滋味下的痴女。看过几本李碧华的电影或者小说一定懂他的某些套路。但仍会被她营造的氛围迷惑感官。负心的男人,疯魔的女人,鲜嫩肥美混着血肉的食物。读完就很想尝尝她笔下的美食。经历过十万只鹅的卤水应该已经很有鲜味了,里面加了一位负心的男人为佐料,是否多了血汗与恨的滋味。让她寻找了十几年的蛋挞究竟是什么味道,饱满摇晃的黄油蛋汁,搭配一层层薄衣,想想嘴里就有了酥脆滑嫩的口感。饺子:吃婴胎的女人 是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为自己活着,就算失去了一切,在凄风苦雨中也不会倒下,还会抽空哼着歌享受剩余的悠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久没读过如此 “清冷” 恐怖的故事书了,就不剧透了,读吧,绝对不会后悔。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上庭前保持敏锐清醒是很重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都市猎奇故事背后的人性

          我一口气看完了,然后胃有点难受,我还干呕了几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潮州项巷》和《饺子》,这些故事都有点猎奇的色彩,《饺子》更是把婴胎当成青春永驻的良方,每个故事的主人公多少都有点病态,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等,一组组矛盾的背后是人性的展示牌。我们都害怕失去一些东西,我们希望自己永远青春、永远有人爱…《潮州巷》里面妈妈把爸爸的血液融入到卤汁里面,《饺子》最后主人公发疯似的吃起婴胎,看了之后都会感觉不适,但是文字描写有那么简练、深刻,不确定读了好几遍。故事都很猎奇,以前听闻有食用胎盘的人,也确实有胎盘入药的,但是吃婴儿,真的是太可怕了…… 故事里面没有怪力乱神,只有被欲望扭曲的人性。这本书看看很快,几个故事两个小时就看完了,看完之后难受却也恋恋不舍,这怕不是中了邪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诡谲怪谈还得看她啊

            李碧华是天生的编剧,每个故事都极尽简练又精准地刻画出布景、转场、演员面容动作,画面仿佛在书页上浮现,如影像一样栩栩如生。《饺子》里最喜欢的是《潮州巷》,尤其喜欢「母女是永远的同盟」那一段。初次读还是上高中的时候,重读,更加佩服她的叙事能力,有多少鬼神怪谈和人间奇闻装在她脑子里啊…… 文字在她手下真是听凭调遣、服服帖帖,顺她心意结成网、变成浪、化作袅袅的烟,一点费力之感都没有,那么自由自在、那么顺其自然。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