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激活个体:互联时代的组织管理新范式》

    互联时代企业组织变革求新的行动指南,教企业充分激发个体活力,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本书核心内容:一、为什么说组织需要变革?二、适应新时代的企业组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三、企业要激活个体,应该做什么?第一,,为什么说个体时代正在崛起,所以组织需要变革?变革可以帮助企业释放个体创造力,适应新商业模式和客户需要,适应价值观多元化,保持市场竞争力;互联网技术进步为变革创造了条件。第二,互联时代企业组织基本特点是与个体共生。组织应该是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协同性,并且能够给个体带来幸福感。第三,推进组织变革的一套组合拳,通过领导者变革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寻找牛人解决帮手问题,最后打造文化氛围,解决整体问题。既然组织要不断变革,有没有确定的方向呢?陈春花教授认为,未来的组织,要变成水一样的组织。我们都知道,水是没有形状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水一样的组织呢,就是没有固定的结构,但是组织里的成员有共同的诉求和目标。在做某件工作时,别人更专业,你要服从别人;在做另一件工作的时候,你更专业,别人会服从你。这样的组织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的活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跨学科实践

      2015 年就采用了这么先进的管理理念,真是先知先觉,感觉敏锐,付诸实践又这么果决,这种执行力也真是让人佩服。我怎么知道陈春花教授的,来自脱不花的推荐,关注了公众号,她的文章更新不多,好像管理学的观点和论证比较碎片化,当时得出一个结论,她对我不重要,可以搁置了。心中怀疑脱不花要推荐她的理由,公众号取关了。她的书放在得到 APP 书架里。现在想来这是因为我是管理学小白,没有最基本的管理学概念。直到最近无差别浏览未看书籍,因为她的书量大,一本本翻,完整地读完一本她的书,好像才明白她是个高人,高明在突破现代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高人,既是教授又是企业管理者,把管理实实在在应用于企业管理本身,彻彻底底的管理实践者。随着我的知识结构逐渐能理解她的管理学观点,赶快学习起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成功的组织,只有不断成长的个体。

        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带来最好玩的一件事情就是它的企业价值不由企业创造,是有很多人一起来跟你创造,包括顾客,包括所有相关产业链上的所有人,所以企业一定要想办法变成一个能让顾客与你做价值创造的平台或者机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更重要。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44 本)#2023 年精读作家(6)陈春花《激活个体》大家好!今天阅读陈春花的第七本作品《激活个体》,这本书讲的是互联网时代管理需要强化,而不是去管理。管理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每个管理者都必须作出改变。本书是作者对互联时代组织管理问题的深刻思考,包括组织管理四大命题、组织新挑战、组织新属性、组织新能力。本书特别强调互联时代个体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组织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大化个体的活力,进而激活整个组织。作者特别强调了共享的价值平台,让组织具备开放性,为个体营造创新的氛围,成为 “水样组织”。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本书以基于人性的个体价值为基础,对管理问题进行了独到分析,极具价值。2、管理思想:①雇员社会即将消失这该是一种趋势和常态,人们不会再轻易地把自己固化在一个组织里,或者一种角色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期待自由、自主和非雇用关系。很多年轻人渴望走向社会,走向岗位角色,走向一个好的组织,以让自身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但是今天,组织与成员之间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个体本身的能力已经超出组织界线。德鲁克先生对于 “知识工作者” 与 “雇员” 之间定义的区别,他说:“在知识社会里,雇员,即知识工作者,还拥有生产工具。这同样重要,而且可能更重要。马克思认识到工厂的工人不拥有,而且也无法拥有生产工具,因此不得不‘处于孤立的地位’。这的确是马克思的远见卓识…… 现在,真正的投资体现在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上。没有知识,无论机器有多么先进、多么复杂,也不会具有生产力。” 随着个体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把握,以及个体能力借助于技术发挥得更加强大的时候,这种雇用型的管理习惯,是无法胜任并伤害到个性的。同时,这也需要代表组织的管理者,了解到一个根本性的改变,组织必须要了解雇员的需求,了解雇员的希望。这个改变,对于管理者提出了挑战。成员不再依赖于组织,而是依赖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层级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甚至是平等的网络关系。②管理新范式:创造共享价值管理今天的确需要提供新的范式,一种基于共享价值为基础的新范式。在我看来,新的管理范式是:具有系统思考的领导者,依赖于激发个体内在价值,而不是沿用至今的组织价值,来考虑整体以及个体的行为。这种新的范式中,有关个体价值的创造会成为核心,如何设立并创造共享价值的平台,让组织拥有开放的属性,能为个体营造创新氛围,则成为基本命题。第一,整个社会环境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和创造力,特别是生态资源局限性越来越显现的时候,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依赖于更多的价值创造,而不是过度消耗资源。第二,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出现,更多的未被满足的需要被发现出来,这些新的机遇与信息,让商业推动和催生了很多新的组织形态,网络社会、虚拟世界的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些新的组织形态的出现,也自然要求管理范式能够匹配。第三,人们价值观的演变。因为个体价值崛起,更需要平台与导引;创新与创造力如何转换成真正的价值更需要加以推动;而价值观演变剧烈更需要明确价值判断。“我” 如何成为 “我们”,“个体价值” 如何成为 “整体价值”,是管理新范式必须要解决的命题。在一个充满动荡和混乱的时代,正是展示有效领导力的时候,这个判断,我相信大家会认同。在今天的商业世界里,我们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来解决我们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以及可持续性。我期待通过这个话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管理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必须面对的改变。正如我在题记中选用尼采的话那样,在今天,每一个普通的个体,都可能是 “完人”,我们需要为此做出改变和努力!③组织管理四大命题我把组织管理命题归结为以下四个:(1)组织存在的关键是个人对组织的服务,即对组织目标有所贡献的行为。(2)我们常常集中精力考虑组织的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中的个体。(3)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4)组织需要具有弹性能力。个体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四大命题之一:组织是为实现个人生存目标和组织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存在的关键是个人对组织的服务,即对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的行为。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四大命题之二:我们常常集中精力考虑组织的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中的个体。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人与人之间是一个以目标为前提的生存方式,人与人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拥有不同的权力和资源,因为这些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平但非平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四大命题之三: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全新环境下,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员工,以及员工与组织的全新的关系等变化,组织管理如何发挥效用,正是核心命题之三所传递的概念:必须正视组织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①“社会及其结构、市场、客户及技术”;②组织价值观以及组织氛围。组织的可持续性四大命题之四:组织要有弹性能力。组织变革和调整在今天已经是常态,这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组织成长的挑战,很多企业在成长和环境变化中所获得的成果让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够保持组织的弹性,组织会成为发展的瓶颈。3、春幸启发: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更重要。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看着摇曳的树枝,想念万物的伟大。让我设想,在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是指导着我的生命通过不可知的黑暗的。人们对于今天所处环境的描述是那样的统一,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多边性、复杂性这些特征被确认为是环境的主要特征;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这些直接代表生活方式的术语,也已经为人们所熟知。IBM 的研究报告,直接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 “智慧地球”,认为更加互联互通、更加透彻感知、更深入的智能是智慧地球的根本属性。而从我的角度去看,我用 “正在发生的未来” 作为目前我们所处环境的基本特征描述。“正在发生的未来” 是我对今天环境的基本特征描述,它包含三个内涵:一切皆变,一切皆存在;互动与沟通;共生与分享。过去 35 年中国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利用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随着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和发展,很多资源和要素都变成了短缺,甚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加剧,劳动力短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新常态” 的表述标志着中国调整自己的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模式,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判断所做出的选择。实现这个选择,更加需要共生的逻辑与众享的价值观。创造未来意味着躬身入局,把自己作为方法加入到世界之中,自己就是最大的自变量,能够改变自己也改变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像水一样的组织。水很纯净,不管有什么污染,都可以滤掉;很柔,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放在圆的器皿里就是圆的,放在方的器皿里就是方的,没有结构,怎样变化都可以;但是它又能够克服所有困难,滴穿顽石,磨圆棱角,包容一切。这种特征表现在一个组织里,就是每个人习惯协同,像水一样变换 —— 在这件事情中,你可能是最普通的人,绝对服从另外一个人;在另一件事情中,你最重要,别人要服从你。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组织与个人的共生共荣

              “互联网出现之前,个体要实现个体目标一定要依附于组织;互联网出现之后,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一定要依附于个人。” 个体的能力可以在组织的平台上被放大,组织要更多考虑如何实现与其内部个体的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适应个体价值崛起的时代

                非常喜欢陈教授的激活个体的概念。1,时代在变,个体需求变得多样化。80 后可能还在关注如何提升职场职位,90 后们开始关心我做什么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职场上升通道总是越往上越窄,怎么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2,信息共享。从多本书里和得到老师学到过这个观点,我对此深信不疑。如果能把组织做事的逻辑梳理清楚,建立报表和看板,并且将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教会员工,那么这将产生非常奇妙的变化。我已经实践了两三年,能够感受到员工对于掌握信息的渴望和满足感。3,动态组合那一节,陈教授提到点子月报、英雄榜、创新大赛。我在管理中也发起过锦标赛、良策等活动,颇有收获。4,我认为布道者,对于领导者是个很重要的身份。红军在连队设指导员,在团及以上设政委,任务是向军队灌输革命的目的,关心和团结群众。如果做不好大家的思想工作,不能统一目标,这样的队伍肯定无法打胜仗。放在团队管理,这个道理也是适用的。我有一些自己的观点要分享。我发现团队成员的关系越好,协作越容易达成,绩效也会更好。虽然说工作是本份,配合是职责所在,但是良好的成员关系可以让协作自动发生。以前苦口婆心的劝说和严厉的规定,都起不到太好的作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团队,更容易互相体谅。所以要在适当的时机,让团队冲击一个不可理喻的目标。虽然过程中有矛盾,但是磨难过后,大家会更加珍惜彼此。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