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书评《结婚练习生》毛利著前一阵状态不好,想找些轻松愉快的书看,本想看毛利的《二胎记》(因为显然她家第一个娃的育儿经历已经相当鸡飞狗跳,所以我很好奇为啥没几年又二胎了)或者《生女有所归》(她最新的书),可惜无论得到还是微信读书都没有,因此最终选择看她之前的小说《结婚练习生》。嗯,剧情确实挺无巧不成书的,不过我可以理解,因为书里每一个小的经历可能就是现实某处在发生的,只不过被作家集中到有限的人和时间里爆发而已。其实我以前更偏好纪实向、不太喜欢虚构类比如小说,因为那会我认为虚构类不算好的观察样本、不算求 “真” 的好助力,但现在我开始有些改变想法了,因为人不可能想象出完全不存在的东西,怪诞的想象依然是现实投射在人心的影子。比如主人公开店的好友,为了在上海买房,与前男友计划假结婚,在此期间,偶遇客人闹事她的前男友毫不犹豫的帮她挡下人身伤害,又在她查出癌症后积极的陪伴治疗,也在某个陪护的夜晚毫无预兆的不告而别。年轻时的我大概会觉得难以理解,现在开始觉得也算正常,面对突发的伤害不假思索以身护你是真心,发誓患难与共是真心,背弃诺言落荒而逃也是真心,人就是这么的复杂和有意思。当然选择看本书,也是想看看如今他人对婚姻的想法。至亲至疏夫妻,现在网络上似乎更流行强调 “至疏”,我个人感觉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给身边的这个确定性多些 “至亲” 权重也许会更快乐些。最后摘录两段话,第一段是主人公的迷惘:“那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开心呢?我在街上茫然看着走来走去的行人,人们面无表情擦肩而过,只有年纪很小的女孩,满脸带着笑意和同伴嘻嘻哈哈走过。她们都穿着极短的上衣,露出一大截腰部,曲线美好得像小提琴一般。年轻的时候,好像很容易快乐,哪怕那时候没钱,但因为有前途,即便穷得连房租钱都要想一想从哪里挣,也还是快活。那时候我想,如果以后一个月赚几万块,该有多开心。我要租一套市中心的单身公寓,永远不和别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去专柜买衣服的时候,再也不用偷偷看标签牌,猜测自己是不是买不起…… 然后有一天真的做到了,已经忙得没空逛街,也没空在家过双休日。我又有了新的欲望,这个城市永远都会随时准备好最新鲜的欲望给你,所谓真正的快乐,好像永远都在你以为自己触手可及,却费尽力气也摸不到的地方。” 第二段是后记里作者的话:“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今年三十六岁,很快就要到四十岁。四十岁的时候,你用什么面对自己?挂着作家的名号却没有自己写的书的人吗?我很恐慌,在这个年纪,想的已经不是出名不出名的问题,而是你得生存下来,你靠什么?很多年前,我应该算是个很有个性的年轻人,那时的我,最不齿的,大概就是现在这种有儿有女、有房有车的中年生活。不过,我现在已经没有兴趣再写年轻人的故事了,我想认真写一写中年人的故事,他们其实没有我年轻时想得那么不堪、那么无趣。《结婚练习生》里最独特的一部分,应该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的感情戏,没有关于接吻及性爱的任何描写。我想了想,以前的女人,爱情是她们的一切。现在的女人,已经慢慢变得跟男人一样,情爱可以有,但不再是人生的主旋律,我们更想努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它,充其量只能是婚姻生活的一种微景观,希望这个故事你能喜欢,能接受这种婚姻模式。我已经准备好了,走向下一个故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