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
至此,读完宫玉振所有作品,受益匪浅今年最推荐的作者但有一说一,这本得到没上电子书,不只是版权问题,还是编辑没选。确实一般,整体结构偏散,不是宫玉振极为擅长提炼总结的水准
读史的好处?- 跳出一时一地的思维局限,从长的历史时段来揭示上到国家,下到企业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影响组织兴衰治乱的深层因素。从而帮助管理者把握,哪些东西是可以持续的,哪些东西只是一时的喧嚣而已古代中国治理的三个困境?- 人员贪腐 - 土地危机(轮回:盛世→人丁兴旺→贪官分化→流民失地→反抗起义)- 军队丧失战斗力(轮回:盛世→战事减少→战力下降→无法应对起义)中西方不同发展机制形成的原因?- 中国从未永久分裂,而欧洲始终是多国体系 - 中国形成周密的制度安排,限制贵族、商人、军队权力,防止变革 - 历代王朝,均以维持内部秩序为主 - 面临核心挑战不同,优先事项,主次不同 - 关键事件引导走向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路线 - 尤其是利益集团与制度设计紧密捆绑时的路径依赖领导力如何突破自我,成就大我?- 凡事见得他人是处:开放、吸收、包容、谦和、合作、超越自我 - 谨防只见他人不是:自我、尖刻、排斥、抗拒、敌对、盛气凌人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向曾国藩学管理-变与不变“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此言道出了曾文正公管理之道的精髓 ——“拙诚” 二字。然而,管理并非一成不变,它需因时因地而制宜。初期法家:在基层一线拼搏之际,申韩之术显得尤为重要。其严明法度、注重实效的特点,能够确保团队的高效运转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此时,管理更倾向于刚性,以规矩成方圆。中期儒家:成为中层管理者后,儒家之术便成为不可或缺的管理智慧。儒家倡导仁爱、礼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这一阶段,管理者需更多地运用柔性手段,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从而激发团队的内生动力。后期道家:当晋升为企业高层时,黄老之术的推崇则显得尤为恰当。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减少干预。高层管理者需具备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通过制定长远规划和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拙诚指的是每个阶段内 “结硬寨,打呆仗”,在不同阶段要灵活调整策略,这就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