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7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二战太平洋战争史的巅峰之作

    虽然看过一些二战的图书,但大部分都是欧洲战场或者国内的抗日战争的,很少会看到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书。为数不多的了解,也仅仅是从电影或者电视剧里看的珍珠港或者中途岛之战,对于太平洋战区并没有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从翻开这本书开始,确实一直吸引着我往下看,写得非常生动有意思,虽然有将近 100 万字,但是看起来一点儿都不累。首先是细节描写非常多,从很多细节的描写里,就非常佩服作者对这本书的写作下了多少功夫,很多哪怕只是一两句话的细节,作者都会标注出来,是出自那本书或者是哪篇资料,或者是哪个退伍老兵的记载。里面对人的描写细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细节,让你仿佛自己就置身在战场之中,身临其境。例如在描写早期美国潜艇对日本驱逐舰进行隐蔽攻击时,鱼雷发射出去了,但是由于鱼雷的质量不达标,居然拐弯回来了。那一瞬间,我都能想象的到潜艇里的慌乱。对不少重点人物的描写,哪怕寥寥几笔,就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山本五十六的豪华船舱,例如美国组织内的争斗,对战争重心是欧洲还是太平洋,重视海军还是重视陆军,重视航空母舰还是战列舰,这些场面的描写,要比纯粹的战争宏大场面描写要真实的多。作者经常把同样的事情,美日双方不同的境况放在一起呈现,并且在写作中,能明显体会到作者虽然憎恨军国主义,但是对那些在战争期间,被军人政府压榨的日本人民,字里行间表露出了深深的同情。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方方面面的胜利,而不仅仅只是前线的胜利。作者在写 1943 年美国一艘潜艇在建造过程中,将要赴任的舰长会去监工,审视建造情况,尽力把潜艇内部做的足够舒适,战斗力强并且能休闲能看电影,航行一两个月也不会太压抑。而另一边呢?日本制造出来的三菱飞机,需要用牛车拉到码头。两个镜头,就能看出强大科技和后勤对战争的影响了。五星推荐。

      5
      1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美两国上到罗斯福天皇,到尼米兹山本到舰长连长一直在拥抱变化

      从开始就拥抱变化拥抱变化,反正也没想明白继续拥抱变化,到结束也不知道咋结束的继续拥抱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经典的战争文宣

        书非常精彩,典型的欧美叙事,不急不缓,有条不紊,宏大场面由大量各种细节串联,加强描述的真实性,如太史公讲述鸿门宴,惊心动魄,娓娓道来,全景讲述日美太平洋战争,此套丛书单册发行我就看了,现在两卷本和三卷本,值得细读,写的很精彩。最近看到米尔斯海默关于俄乌战争的访谈,其中提到日本袭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被迫性,是由于美国中断了对日本的能源和钢铁的出口,让日本不得不发动战争去争抢东南亚的能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站在岸上观火做生意赚钱,在苏联 10 月革命后,苏德停战,美国到 1917 年 6 月参战,救大英法(自己的债务国)于水火,属于下山摘桃子,稳赚不赔的生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开始也想故技重施,只是没想到把日本人逼急了,提前(1941 年 12 月)把美国拖入战争,到美国登陆欧洲已经是 1944 年的诺曼底登陆了。米尔斯海默同样对美国陷入俄乌战争痛心疾首,在欧美战斗到底的舆论中,他清醒的认识到俄罗斯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这将意味着核战)。而美国的核心利益是太平洋区域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因为俄罗斯并不能动摇西方的根基,而中国的崛起将改变游戏规则。看本书中的日美士兵拼死相搏,才过去不到 80 年又相亲相爱了,普通人民的情绪总是被舆论煽动。米尔斯海默对世界国家间政治关系推崇 “现实主义”,认为美国 “自由主义” 意识形态是愚蠢的,其实美国精英团体都是 “现实主义”,只是军工利益集团的眼前利益高于国家长远利益。明清王朝末期统治集团精英也不傻,都是个人利益的 “现实主义” 优先罢了。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历史的真实再现,不是战争小说

          日军突袭珍珠港,美军被打的狼狈不堪。突袭后的几天里,成为惊弓之鸟,自己人会打自己人,这竟然是真的。但是,强人就是强人,被拖下战争的海洋,美军却一步步反击,航母对决、轰炸日本本土、潜艇暗袭、战机绞杀、夺岛突进、直至战胜。这不是战争小说,而是一场基于翔实历史资料的全面海战的全景式再现,却也引人入胜,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不乏惨烈的情景。值得一看。历经一周,终于看完了前两部,期待第三部早日到来。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大脑指挥的蚂蚁,再疯狂,也终究是个蚂蚁

            日本在军国主义长期煽动下,进入全民颠狂状态,任何理性务实的声音已经淹没在军国主义狂热激情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顾历史,珍惜美好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宏大叙事与精彩细节

                关于二战的书籍、电影、电视太多了,但作为二战很重要的太平洋战场,相关内容却很少,本书带你全面了解太平洋战争。对中国人来说,太平洋战场远远比欧洲战场对我们影响更大。从 41 年 12 月 7 日偷袭珍珠港,到 43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形势基本明朗,仅仅两年,美国无论在航母、军舰、飞机、武器、科技、医疗方面都以碾压式的优势明显日本,美国是越打越强,日本是越来越弱,其中有国力的因素、有战略的因素、有国民性的因素… 再次让我们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与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平洋战争1941—944》

                  战争是多么残酷的事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美日近代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较量的

                    雄踞太平洋两端的顶级较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知决定行为

                      日本海军受马汉决战论的影响特别深,从珍珠港开始就是在追求大决战!马汉的理论在飞机和航母没有出现的时候是正确的理论,但是时移世易,新的形式出现了,就要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日本的精神胜利法,让我不可思议,因为是人就会疲劳,疲劳效率就会低下,出现失误,而在战争中出现失误,那么迎来的就是失败!日本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是严重落后美国的,这是体制的失败,无论是从生产上,还是人才培养上!再加上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天皇是不会失败的极度神话,让日本即时知道事实也不能直面事实,因为这会让神话化为泡影,这会让日本的统治基础瓦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平洋战争全景图

                        描写太平洋战争的书非常多,这一本格外值得一读。首先,这本书既非正史,也非随意演绎的小说,而是非虚构类作品,有相当详实的史料支撑。其次,此书叙事精彩,善于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融合在一起,让人有深入历史深处身临其境之感,这本近 90 万字的巨著,精彩地再现了 1941—1944 发生在太平洋海域那一段惊心动魄战争的全景图。     太平洋战争从珍珠港事件开始。日本突袭珍珠港,从战争的角度是一场经典的胜利,但从政治角度,日本人彻底惹恼了美国人,从此深陷战争的泥潭。而日本人本意是想通过这场完美的突袭展示自己的实力,让美国人害怕继而回到谈判桌上来。    第二场浓笔重墨描写的是中途岛海战。这场战争是日本人挟战争初期在西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压倒性军事胜利的余威而发动的。幸运的是,美军破解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清楚地知道了日军的实力和动向,再加上一点运气,成功地化解了日军占领中途岛的企图,并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日军四艘航母,让双方海军力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场海战也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盟军倾斜。   第三场战争是最激烈、最残酷的瓜岛战役。此战由美军为首的盟军发起,围绕争夺日本人在瓜达尔卡纳尔群岛的据点展开,双方在海战、空战和两栖登陆战中反复发生激烈对决,最终以日本的惨败而告终。此战日本不仅被赶出了瓜岛,失去了该岛周边的制空权,而且还损失了四艘航母以及大量精英飞行员,从此败相已定。     第四场菲律宾海战打响的时候,日美的海军实力发生了巨大逆转,美军在整个太平洋地区已经拥有了十几艘航母。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军沿着中太平洋的西北方向推进,逐步收复了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最后在菲律宾海与日军决战。此次决战,美军以压倒性优势给予日军致命一击,日军被击沉三艘航母,失去了塞班岛和关岛。至此,美军彻底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拥有了直接轰炸日本本土的战略据点。    此战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胜局,日军的溃败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日军也开启了在资源枯竭、人员枯竭、信心丧失之前的最后疯狂模式。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对话加深了战争的深重罪恶和残酷现实,但也削弱了书籍的可信度,总让人抽离出来,心中存疑。珍珠港和中途岛,两场战役中无数的决断和无数的偶然,构造了我们眼前的世界,只要一点微小的变化,没准我们就成了《高堡奇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花了靠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读完了全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全面系统的了解了太平洋战争的始末。让我这个只在一些人物传记和大量影视作品中窥见的所谓美日对决变得立体形象以及全面。这绝对不只是一本战争描写巨作,而是一幅二战美国开始崛起的画面,让人心生恐惧的所谓大国阴谋论(现在这顶帽子被美国人扣在我们头上😅)我有以下几点感触,喜欢二战和历史的朋友推荐读一读这套书。成功者,有能力者或者说行业精英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都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成就了现在的伟大,不把珍珠港炸了,不把美国的战列舰都沉了,逼不出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开战,也逼不出金将军力排众议,不管你的 “欧洲优先” 计划一定要在太平洋反击日本,更加逼不出美国强大的制造业马力全开和全力开发航母和舰载机而不是继续造类似 “大和” 号的巨型战列舰!战争打的是国力,科技,制造!简单点就是有钱有人有脑!如果说中途岛战役美军的战略胜利归功于提前的情报和战略的部署,那么在 2 年以后的塞班岛美军就是在军事上碾压的状态进行两栖登陆夺岛,虽然人员伤亡不少,但是拿下就是时间问题,3 天还是一周还是两周,决策者关心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结果,因为大家都知道,日军必败!仅用 2 年时间,美军所有的舰载机,水面舰艇包括潜艇都超越日军不止一个档次,且数量上数倍于对手,也就是说两年前咱俩打擂台都是 70 公斤级,技术差不多,打的不分伯仲,有一方稍占优势,但是两年后不但有一方体重 90 公斤且拜了泰森为师拳法大涨,不用打就已经有结果了!直接 KO😂其实美日还没开战之前就已经注定日本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当你彻底了解你的对手是怎么样的人你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打败他,可惜的是当时的日本内阁也就是军部还有天皇都属于井底之蛙,过度自信!但是有一个人早早的预测了这个失败,他就是全日本唯一清醒的人,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因为他在美国呆过,他亲眼看过美国这台机器有多么庞大,致使他不得不孤注一掷的策划了偷袭珍珠港行动,没想到逼出了一个至今都拥有绝对制海权和军事领先的美国🇺🇸海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明的失。看完这本书,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能轻易获胜,历史是有一群人选择,普通人一起谱写的。 能看完更清晰地知道历史的发展,作者写的文笔不错,背景和环境人物的语言,有一个画面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国永远不要妄想,依靠实力以外的因素赢得大国。但它们之所以是小国就是因为没有实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部宏大的战争史,不愧为大部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洋战争永远是强弱者搏弈。

                                    昭和天皇早已对日本的军事领导人失去了信心,不想听他们的反对意见。连续三天,日军各军种都在忙不迭地制订并执行一项无异于自杀的作战计划。6 月 24 日,联合舰队总司令丰田副武将军正式提出反对。同一天,东条英机和岛田繁太郎告知天皇,夺回塞班岛无望,他们已经下令取消了这次行动。即便如此,裕仁天皇仍旧拒绝接受这样的判断,并于 6 月 25 日召见了许多军事顾问。所有的军事顾问都认为,塞班岛败局已定。裕仁天皇让他们将此意见用笔写下,然后离开皇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太平洋战争就读这本书

                                      很棒的关于二战太平洋战争的书,像小说一样读起来很轻快,不像其他二战的书那么学术,都是大白话。战争的主线介绍的很明确,里面的各种细节让读者读起来仿佛就在身边发生一样,介绍的主要人物有血有肉,描写了人物的过去和经历,让我们知道了名人也是有不同经历的,有好的,好烂的,但是他们都有不折不挠的意志,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武器的描写,让我们不再只知道是飞机舰船,包括它们的名字性能也交代清楚了,读起来是越看越过瘾,越看越不想放下书好的书籍,让我不再想看视频了,看书通过自己的想象,那才是最棒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残酷的战争

                                        战争能否胜利跟资源有很大的关系,供应链从来都是重要的。日本的战败不是偶然,容错率太低,美国从一开始的败退,到逐渐觉醒,有足够的试错资源。本书的宏观把控和微观描述非常的精彩,气势恢宏,荡然回肠,却又情感真挚,热泪盈眶。写到最后,美国大兵尊重孩子,平民的生命,回归到和平的珍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二战称为人体绞肉机,在海战中,又多了一层盲人骑瞎马的意味。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在海上找到敌人,遇见敌人都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持续多年的太平洋战争,在最后一刻之前,竟然美日的对抗都没有涉及本土。殖民地时代,殖民地的土地、地方政权、殖民地的人,在殖民统治者眼中,应该只可归属为财产。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