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忽悠人的经济学
作者在 B 站上挺火算个网红,为什么说是忽悠呢?科学和实践的关系,是从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比如经济学讲的 “价格由需求决定”,薛兆丰老师用战俘营里的交易来说明,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要有需求就有交易就可以定价,用实际的例子解释经济学概念。而本书作者珍大户是反过来,用书本上的公式概念,去指导现实的操作,典型的实用性鸡贼,本质是经济算命师,戴个经济学的帽子。因为经济学家真去实操并不会优于大猩猩,术业有专攻,作者确实在金融行业从业多年,讲到亲身经历是专家,但不能只要是 “经济” 都能指手画脚,比如书中讲购买车位的例子,说是否值得购买看住宅车位和房屋比,大于 1:1.5 就不值得,先不提开发商有地肯定是尽最大可能增加容积率建房子,建车位是规划的规定,尽量压缩车位空间,就不会出现大比率车位。另一方面如果房子可以投资,车位的租售比房子要高,如果是投资当然要购买车位,否则租车位为何不租房子呢?还有关于健身房是否应该分时计费的问题,类似的例子,现代社会已经分工很细化了,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经济学家并不一定能经营好一家包子铺。如果要学经济学就找专业经济学家(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学者从来不会预测未来,只会用已经发生的事情验证自己的理论和公式,而不是相反。经济学家去实操大部分结果都是灾难。以此来界定是科学还是算命大师。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69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经济学入门读物珍大户是 B 站经济类科普的优秀 up 主。在 b 站上看到过珍大户的视频。从她视频的知识层次中看到了经济学体系的重要性。这本书是她课程的文字版。其中反复提及的八个字 “洗脑需求,控制供给”,也在一个个案例及小故事中生动演绎。积累一些有关经济学领域的底层知识和逻辑的可以阅读,很现实考虑是,想通过体系搭建的知识结构,可以在信息爆炸的日子里,耳朵里少听一点那些又蠢又坏的 “所谓专家” 的认为,心里多一点我们自己有理有据的分析。学会看懂经济联动下的各类社会政策以及现象,过上通透且远离割韭菜的人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6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非常好学的经济学书作者在书中说 “经济规律并不是铁一般的定律,只是当前社会经济关系下,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规律。但只要社会结构不发生重大转型,经济规律就会一直起作用。” 我觉得挺有趣的。他把消费者、企业、消费过程、收入过程,这一顺序的内涵逻辑比喻成钱的循环过程,特别接地气,让人一下就能搞懂。“消费者在市场中购买商品和服务,于是钱通过市场流向了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收入分配,对拥有不同资源的人分配不同的收入,于是钱又从企业流入一个一个的人。个人再次充当消费者,于是又形成了下一个循环。” 书中一共有 17 个案例课,我个人觉得非常有参考价值,也非常容易理解,是阅读全书比较好的切入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快来看看 B站百万up主写的书之前上 B 站,就关注了珍大户,不仅仅是这本书还是她的视频,都是一刷就停不下来的类型。下面是我的收获:一、机会成本容易忽视 沉没成本难以放下比如我有一套房子,拿来出租:房子放着一个月不租,等于是放弃了机会成。但我可以解释说,房子是我的,租与不租随我乐意。如果我的房子租了,但是房客租了一个月就没付钱跑了,等于是付出了沉没成本,我就会很难受。只能和自己解释说,是因为当时自己眼瞎。正是因为我们容易合理自己的行为,但又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才会觉得如此的难受。二、世界很大 三观不合很正常关于要小孩儿,你会怎么选?选择越早要小孩儿的人会说:现在养小孩儿非常费时间,而年轻的时候时间不值钱,等以后成为专家的时候时间就非常金贵了。所以越早要小孩儿,越是能为未来储备时间。选择越晚要小孩儿的人会说:生小孩儿是一件十分花钱的事儿,但是花费是恒定的。而个人资产会不断增值,年龄越大就会变得越富,那么养孩子的成本占我总资产的比例就会越低,所以最好的选择一定是 35 岁以后,甚至是 40 岁后。虽然这两种观点完全相反,并没有什么高下对错之分。世界很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世界观。两种观点都到看到了这个世界的 “部分全貌”,所以至少在特定的视角下,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三、储蓄与贷款储蓄的本质不是不消费,而是选择减少现在的消费,增加未来的消费,也就是把现在的消费转移到未来。而贷款的选择并不只是单纯地增加消费,而是在增加现有消费的同时,减少未来的消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实战性强的经济学课这本书讲解了经济学的底层逻辑,从稀缺和选择切入解释经济学思维。基于资源稀缺的假定,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在有限的地方,发挥最大效用,其中需要做选择和决策,经济学就被简化为一个个做选择的过程。权衡过程是不断地放弃和获得,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选择都要有所舍弃。做选择不仅仅是考虑货币因素,很多变量都可以看作是效用或是成本。表面上明码标价免费和廉价的商品和服务,也隐含很多机会成本。看似高薪或者稳定的工作也包含机会成本,也意味着放弃,把这笔账算清可能会发现它不值得。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把 PUA 解释成窄化选项,也是有趣的比喻。每个人都会面临预算约束,时间精力金钱不够,总有做不成的事,得不到的东西。所以,经济学不只是货币的学问,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经济学思维应该是贴近生活的,实战性很强,能帮我们解析各种各样的现象,让我们活得更通透。讲故事的方式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逻辑。这本书也讲到建立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做个标记,以后有需要再回来读。第一次认识珍大户是在 b 站。也就是今年三月,中国股市下行,珍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场金融战,要有充分认识,也要稳住信心。此后,监管部门不断有预期引导的声音出现,和珍老师的建议不谋而合。当初把基金牢牢握住是对的,感谢有这样理智的声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财务的匮乏首先需自己努力动脑找办法,我试着举几个例子,不一定对,但是可以当作一些启发思路。比如,可以跟客户聊:请问你们记账对会计有要求吗?要初级会计、中级会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当客户开始询问区别时,你就可以详细地解释,初级会计工作年限比较短,一般都是新手,只会记账,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比较适合公司里有专业的人指挥。大部分人在这里都会想往上升级。你可以继续说,中级会计一般有多年工作经验,能解决各种问题,大部分公司选这个级别是比较好的,费用也不高,每个月四五百元。对企业来说,每个月加二三百元,能更放心一点,也是值得的。如果继续升级,想要个性化的服务,那么可以推荐注册会计师。另外,你还可以把服务内容差异化。比如问老板,除了代理记账,是否需要代跑税务局,帮忙节省时间,或者是否需要会计师上门服务,每月坐班一天,更好地沟通解决问题…… 总之,可以抛出各种各样的附加产品、附加服务,一点一点地试探,看客户到底愿意购买多深的服务,能够承受多高的价钱。让客户增加消费,释放出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经济独立,这样你才能为爱而爱网上有一句话调侃,所有最 “赚钱” 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说这话的人肯定是没见识,《刑法》里写的都是最低级的 “赚钱” 方法。高端的赚钱方法,都写在经济学里,只是大部分人没读懂而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里各有一套赚钱方法。让我总结,微观经济学里的这套方法就八个字:“洗脑需求、控制供给”。宏观经济学里也有八个字:“经济危机、暴涨暴跌” 我们要从普通人本能的猜成本、猜价值的思考方式,过渡为思考供需。不要再去猜手机的成本有多少,或者房子的建筑成本有多少,如果你还有这种本能反应,就会陷入思维误区,会无法理解现代商业社会。社群的目的,是让客户在其中互相加强影响,找到认同感,从而让自己的消费获得更高的效用。在日常口语中,很多人把风险当作损失、亏损,但在经济学概念里,我们把所有结果上的不确定性叫作风险。举例来说,你马上就要参加高考,大富豪舅舅表示,如果你考上好大学,就给你买一辆车;考上不好的大学,买一个游戏机;要是没考上大学,就只能请你吃顿饭。这个例子中有风险吗?每一个选项都是获益,没有亏损,然而,因为我们不确定到底哪一个选项最终会发生,所以这就是风险。再如,张三租下了一间店铺,想要开一家赌场,挂个招牌写新葡京,下面一行小字:性感荷官现场发牌。店铺位置就在公安局对面。这件事有风险吗?这个不叫风险,因为牌子一挂上去,24 小时之内就会被端掉,这是 100% 确定要发生的结果,确定的就不是风险,风险是指具有不确定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