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阿德勒发现,个体为了克服自卑感而更多地追求男性品质,他将其称为 “男性钦羡”(Masculine Protest)。阿德勒不再像弗洛伊德那么强调性冲动,而是强调自卑感,把它作为神经症的基础,认为它可以取代性冲动的其他要素。这无疑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性欲)学说分歧极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超越自卑

      越大的自卑感和缺憾感,往往越能够激发一个人弥补和提升的动力,很多人都是在克服自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的,自卑与成就似乎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在不断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以至在持续努力后猛然抬头,发现曾经的缺憾已经成为自己的优势,把自己带到了人生新的高度,而曾经最大的资本,可能才是自己不能有所成就的原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洞察人性的本质,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男性和女性都有 “男性钦羡”・人的活动动机是 “补偿自卑 / 追求优越”・社会兴趣的缺失和自卑感的困扰,导致神经症的出现・对行为和情绪的解释要看向未来,寻找其目的・个体是完整的统一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解人性

            个体的性格和状态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需求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受到需求的驱动。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这些需求构成了人性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后面的阐述我没太读出来目的论对行为模式影响的本质原因。如果在深入说明,或许更好一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