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新闻联播》的“金标准”衡量人生的每项分数

    作者康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作为央视的重要人物,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书中记录既有重大事件的台前幕后,也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幽默风趣的讲述让你会心一笑,更有专业、敬业的工作态度,有对父母的深深怀念,也有对爱人的恩爱之情…… 书中经典语句:1、世上的天才能有几个?我们大多是女娲抟土造人疲惫时随手甩出的泥点子吧?但落地为人,只要更多地投入自己的生命里,那些被精心创造出来的和那些被随手甩出的,都一样,都同样拥有给自己做主的权利。2、唯一已了然的,就是天道酬勤,这个世界从没有不劳而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康辉用自己的真诚,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国家级媒体人的全部

      读完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诚。康辉把自己的成长、喜好、工作、家庭等,全面的展现给了读者,不同的人读过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值得一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过几位央视主持人的书,水准都很在线甚至超线,毫无疑问,康主任的文字是超线的。最大的感受是:热爱工作,追求完美,抗压能力强,语言表达精准,行走的活字典,还有就是,很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作者康辉,很多人不熟悉也很难。毕竟,新闻联播的曝光度和影响力非常广。康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中共十九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工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届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金话筒奖”“全国最美志愿者” 获得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只要平均分就够了

            每天刷书第 133 本这是 2023 年第 020 篇书评今日刷书《平均分》央视著名主播康辉的成长心得。生活没有满分,事业没有低分,人生需要平均分。书中分享了作者高考的波折、猫奴心得、央视工作的爱与痛、与父母和妻子的细腻情感等等。新闻联播、春晚、奥运会,单独拿出一个都是天花板式的存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刘德华,这是作者的偶像。康辉说:他又哪里是没有天分?他最好的天分就是这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这样平凡却又努力不平凡的人生,或许才是大多数人可参考的人生范本。世上的天才能有几个?我们大多是女娲抟土造人疲惫时随手甩出的泥点子吧?但落地为人,只要更多地投入自己的生命里,那些被精心创造出来的和那些被随手甩出的,都一样,都同样拥有给自己做主的权利。2023.5.10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平均的分数,不均的人生

              个人理解,相比于白岩松的书,康辉的文字更接地气一些。但不知是不是为了长度出版等问题,整体的章节逻辑感偏弱,更加像是杂文散谈一般,罗列的内容很多。抛开这些,前面的章节很有意思,特别是描写父母的那些段落,也许是人世间的情感,终究会有相通吧,读那些文字加上那些老照片,眼中总会浮现自己的家人。对每个人来说,人生是平均分的,对一群人来说,人生又是不均的。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这平均与不均中,苦乐杂糅的一辈子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在一个和平安宁的时代与国度,可以选择,可以努力,可以好好书写自己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让我体验了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的别样人生。

                  这几年,随着一些央视男主持人的不断出圈,尤其是撒贝宁、尼格买提在某些综艺里不遗余力的推广,康辉这位正统的新闻联播主持人也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络和喜欢。而这本《平均分》就是康辉这位 “别人家的孩子” 的人生回顾著作。先说一下,整本书没什么固定的主线。前面是康辉个人发展的一小段自传,中间是工作上的一些成绩、回顾和感悟,收尾则是对爸爸、妈妈、姐姐、甚至宠物的一些情感分享,最后就是一些类似读书、演戏等 “不务正业” 一些活动的个人感受。阅读过程中,我不时的想起,崔永元老师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说的:“没事,现在出书热,谁都可以写一本” 的梗。好在,康辉老师似乎有先见之明,在后记里,自己写了为啥勉为其难的出这样一本书的,也算是给读者一个交代。“请别低估自己,有时候一句话、一件事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你珍惜的那些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和更多人分享呢?只要你的文字是真诚的,这就是价值和意义。至于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又有什么人什么事能满足所有人的呢?” 不知道其他人,但是后记里的这段文字,最起码让我可以住嘴了。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一个如此优秀的人,以及他写的和写他的书呢?我们这些学渣,从小都是活在那些 “别人家的孩子” 的阴影中的,我们会记恨和仇视他们吗?因人而异吧。别人我不知道,我有的都是尊敬和羡慕的记忆。如果他们还愿意在上学时,和我这样平庸的人一起玩,总有一种让我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过我也不小了,这样单纯的情感,在后来的 90 后和 00 后群体里是否依然如此,我就不知道了。读康辉的书,我总是不时想起我上学时的班长,不过我们的班长是一个女孩,但那种优秀却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书里面有一段话是康辉接受别人采访时说的,那篇采访放在这本书里看着很怪,然而夹杂在这篇采访里的文字却是全书最为打动我的。这也许就是前面说的:也许就是一句话就让人受益颇丰吧。而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在我印象中,我们班的班长也是按照这段话里的说法在做的。实在是很想把他分享给更多人,遂摘录在这:“该你做的功课提前做也是做,拖到最后做也是做;该你做的事,随手做也是做,集中到最后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气急败坏地做也是做。随时看一眼功课就不用到期末考试时挑灯夜战了,随手把东西整理好就不用为找个小东西翻箱倒柜了,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合理的话,你就很主动,很少惊慌失措,其实这才是最省力气的办法” 似乎是最朴素的道理,可现实中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呢。还有一件事也让我不得不又把康辉和我们班的班长横向对比了一下,那是一件让人愤怒的遭遇。书里写,康辉高考时成绩非常好,认为上大学已经是手拿把掐了。可没想到就遭遇了 “某位恶人” 的伤害,为了增加自己好友女儿的成功率,他居然敢不把成绩传真给传媒大学。差一点就断送了一位优秀学生的未来,这居心和行为是有多险恶啊。而我们班长也是遭遇了类似的事情。在我们那个边陲小城,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那何止是一个家庭的荣誉,那是学校、甚至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荣耀。我们班长第一年高考,直接 641 分。大家可以百度一下,1998 年清华的本科录取分数线是多少:640 分。要知道,那年一本的录取分数线才 544,我们班长的成绩可以在所谓的除清华北大的学校里横着走了。如果放到第二年开始,通过电脑记分录取,就不会有后来那恶心的事情了。我因为是美术生,高中三年并没有想考大学的奢望,因为那时候眼界狭窄,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等因为考美术联考,离开过一次家乡的小城了,才知道大千世界的精彩。遂起了复读的念头。然而让我诧异的是,在我复读了近两周时,居然在复读的班级里看到了我的班长。她不是考了 641 吗?清华不是够线了吗?两周后她又消失了,后来我知道她去了哈工大,虽然那也是非常好的学校,可和清华比还是差一个档次。她遭遇了什么?我想大家不难猜出。后来,我复读一年,也因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相对均衡,另外赶上那年哈工大第一次开艺术专业,误打误撞的我也进入了后来助我起飞的母校。然而和我班长的遭遇比,我是高攀了,她则是屈就了。毕竟是老乡,时隔多年我和她聊过,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说是因为她和另一个人同样成绩,但清华只剩下一个名额,最终因为她是共产党员,而对方是其他党的党员,所以把那个名额让出去了。诸位,这样的理由滑不滑稽,幽不幽默。我不是当事人,不好过多苛责。可如果我们不是边陲小城出来的,会被人欺负成这样吗?当然,清华并不差这一个学霸,而我们班长也不会因为没上上清华就影响她这一生的发展。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即使你很优秀,即使你是 “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上,仍然会有让你无法改变的阴暗,无法预料的磕磕绊绊。但只要个人优秀,在哪里都会成就你的一片天地。这也是我读这种别样人生的最大收获。年过不惑的我,已经不想着和谁学两招,打造自己的一片天了。读传记更多想要感受的是他人如何面对这并不完美的社会,努力吸纳一些直面人生时的智慧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错的书

                    写给妈妈的祭文,和写给妻子的信,以及怀念罗京老师的文章,读起来感人至深。值得一看。但由于康辉的工作,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过于中规中矩,看书就像是在听他读新闻,缺少一点不可言传的 “人味”,可能会是影响评分的因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传说中的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大概就是康辉的模样!好运气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平凡的但不平庸的生活

                        康辉老师谦逊质朴扑面而来,别人家的好孩子,拥有温馨的家庭和美好的婚姻,丁克家庭有萌宠相伴,喜欢书画金庸小说,一切都是那么恬淡温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读完本书,了解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康辉,偶像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是一个很真诚的人,相信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个很真诚温暖的人,文字也一样,温暖而有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Book3 从猎奇的心态来翻开这本书。说起《新闻联播》,想想就已经压力山大了。但如书中说的,新闻联播的高标准不是期望,而是要求。真不是普通人能干这个活。河北人、优等生、读书人、理性人、丁克、爱宠的父亲、被播音赏饭吃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我调侃 “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谦逊,质朴,接地气,亲情可贵,爱情难得,选择从心,让我们看到了开挂人生背后的真实底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康辉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之一,无意间翻开了这本《平均分》,记录了作者康辉的成长历程,内容虽没有特别的惊艳,但却展现出了康辉本人的勤奋努力和踏实肯干。屏幕前展现出的落落大方与智慧聪颖,离不开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努力和奋斗坚持。作为央视的一哥,他伴随了中国电视直播的成长,从 97 香港回归,到 08 年汶川地震,从建国 60 周年再到新中国 70 华诞,每一场直播既是对康辉成长的历练,又是对他灵魂的洗涤。从他身上我们能读到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肯吃苦,敢担当,讲奉献的精神,能看到充满家国情怀、涵养进取的高尚品格。这不禁让我想到习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既要胸怀天下,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敢想敢为,又要善作善成”,康辉正是众多优秀杰出中国青年的代表,值得我们每个人举镜自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康辉整本书都在反复强调自己的新闻主播专业能力,反而给自己的身份掉价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