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不同的育儿书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只看标题和简介就会对这本书的内容嗤之以鼻。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中国妈妈,我觉着像一只老虎一样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逼着他们去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我所笃信的是《教养的迷思》里面的那种观点。但是在我的大儿子八岁,小儿子一岁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翻开了这本书,并且读得欲罢不能。书中那种中国式的养育方式,中国妈妈式的焦虑,我竟然觉着深有体会。虽然我也属虎,但我作为妈妈性格好得像一只绵羊。我的孩子非常喜欢我,八岁的儿子依然希望我能更多地待在他的身边,陪他聊天和学习。他也是一个聪明听话的小孩,成绩优秀但并不卓越,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养育方式很好,在当今的大环境下也是非常政治正确的。但是看了蔡美儿的这本《虎妈战歌》,我的心里第一次冒出了另一种声音:我没有像她那样对待孩子,也许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偷懒?平心而论,我没有勇气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那么多的心血,我选择的和平相处,选择了 “给孩子自由”,这样,我不仅收获了孩子的拥戴,还收获了不少自由的时间和好心情。于是我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成就。我想,可能是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出类拔萃并不比我自己心情愉悦更为重要吧。这又算不算是一种自私呢?并不想去评判到底孰是孰非。作为一个二胎妈妈,看了太多的育儿资料,深知育儿这件事,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答案,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有无数种不同的意见在耳边环绕,甚至七年前养大宝,和现在养小宝,我都能感觉到育儿政治正确的风向标有悄然的偏离。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各种不同的观点呢?《虎妈战歌》是一本比较极端的育儿书,怎么看都与现在的主流观点格格不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会从中有所收获。儿子一年级的时候,我决心让他自己写作业,不加干涉,直到他的书写和作文出现了问题。现在,我每天陪着他学习,要求他做一些额外的练习。虽然这很不 “酷”,但是确实有效。我不会做蔡美儿那样的妈妈,但是我确实从她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价值观的力量!教育孩子,为什么至今没有完美 “配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滞后效应:因为从教育到见效,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滞后效应。几乎无法从今天的结果,画一根长达几十年的因果链,跨越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事,指向原因。谁能说孩子今天如此优秀,就是因为 20 年前你给他报的那个奥数班呢?所有父母,包括我自己,对我们的做法正确与否都心存疑虑、万分担忧。而你永远不会知道结果。这个时候文化价值观的效应就凸显出来了。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蔡美儿,一本《虎妈战歌》引爆中美育儿文化碰撞。生于伊利诺州香槟(Champaign),其父蔡少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被誉 “非线性电路之父”,1984 年以极优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大学。1987 年以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校时是《哈佛法律评论》主编。曾供职于华尔街,并曾在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任教,读这本书的时候引发最大的思考是价值观传承在阶层流动过程中的作用:在一个稳定的阶层结构中,能够跨越阶层的人极其稀有,而且往往需要三代人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一个人努力往阶层边界上走,即便努力了一辈子,大概率上说,也是不会有阶层变化的。如果这个人的孩子能继承父辈的物质遗产或者精神遗产,再继续努力大半辈子,而且如果他足够幸运的话,或许能够实现阶层跃升。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跃升可能需要三代人。因为一个人真的希望实现阶层跃升,其实需要很多条件:1、身处一个稳定的大环境里。在那里,财富可以积累,不会在他的家族埋头苦干 50 年后,突然一天全部积累烟消云散。这是最重要的。2、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个苦并不是丰收之前的苦,知道后面有收获才甘愿吃苦,而是他不往跃升这条路走,反而活得更轻松自在,生活质量、社会地位都更好,而他选择走阶层跃升之路后却活得更加艰难。更关键的是,他很可能不会在有生之年得到回报的,甚至他儿子那一代收获的也只是苦楚的程度减轻而已,他的努力大概率要在他的孙子和重孙子身上才能展现出效果。而这又强烈依赖于他的子孙们能不能沿着同样的方向努力,如果家族的心散了,80 年前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所以让这一切持续下去的就是《未来简史》里反复强调的价值观的传承。蔡美儿的例子有点类似费曼,如果费曼的爷爷当年不下狠心变卖所有家产,从犹太人隔离区逃走,就没有费曼爸爸在纽约市到处打零工,以至于后来有不错收入的可能。如果费曼的曾外祖父没有选择抗争,费曼的姥爷也不会被族人凑钱送到英国,更不会辗转来到美国,20 世纪初,费曼的爷爷和外祖父一代都在美落了脚。这样,费曼的父母才有机会踏踏实实挣钱,给费曼提供中产阶层家庭的物质条件。而到了费曼这一代,已经是移民第三代了。卸掉了第一代生命的威胁和语言不通的压力,也不需要像第二代一样早早赚钱养家,这才轮得上他凭着绝顶的聪明,考入 MIT 和普林斯顿,赢得美国精英阶层的认可并最终融入这个圈子。所以说,费曼和蔡美儿的成功是建立在三代人阶层跃升的基础上,几代人历经峥嵘岁月,一口真气不散。这一点在蔡美儿的另一本《向上流动》中也得到了交叉验证。现代成功学鼓吹的 “良好的流动性” 往往指的是某人抓住一次开放搞活的机会,在二十年内从平民百姓变成富豪榜上的人。这当然是很快的,但也意味着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也有相当多比例的人在统计里能以类似的幅度进行变化。而变化就不可能只有升没有降,于是总体上看,成功学羡慕的那种阶层跃升在社会全貌上其实是一种骚动。于是,即便某个人可以只经历二十年就成为富豪,也会很轻易的在几年内从富豪跌回平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非典型鸡娃养成指南刚开始以为是一本鸡娃指南,让读者羡慕效仿。但是原来不是,作者还是比较客观的地描述了她在鸡娃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鸡娃养成一点都不容易,鸡娃其实更多是在鸡妈,妈妈自己要事业有成照顾好家庭还要陪学陪练,堪称时间管理大师。本书作者爸爸是麻省理工毕业的博士,作者和作者妹妹都是哈佛毕业,作者自己就是鸡娃本娃,两个女儿都能上哈佛也不是那么惊奇的事情了。虽然无法赞同作者的育儿方式,但是她有一个理念启发了我,就是家长要让孩子学会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 110% 的努力,而不是轻言放弃。很多父母心疼孩子,以民主的态度养育孩子,固然也有好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确实因此吃不了苦,没有培养出坚持的意志力,很可惜。只能说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要把握好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