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日本单亲妈妈育儿记

    本书作者父亲是三菱商社的社长,个人成年后在海外工作,嫁了个美国人,离婚后领养了一个哈萨克斯坦男孩子,带孩子回到日本,本书主要记述小孩在日本上小学的过程。作者小时候随父亲在美国,也是小学后再回到日本,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环境回到集体主义环境的日本,肯定有很多不适应,身为家里的公主,自然叛逆,现在回到日本,虽然上贵族学校父母给资助,但日本还是要自己单独带孩子,孩子上学后确诊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日本有和中国相似的东亚文化,学习不好的孩子,真是母亲的噩梦,作者父亲和哥哥都是哈佛毕业的成功人士,而作者失败的婚姻,面对不做作业的,领养的孩子,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小学毕业后,作者带孩子重回美国,上寄宿学校,写作完成时,孩子已经准备上大学了。作者通过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也克服了公主病。从本书观看日美教育理念文化的冲突,作者因为家庭背景,孩子上的还是日本私立贵族学校,23-28 人的小班制,从作者的叙述,学业上已经远比中国轻松了,但 “鸡娃” 好胜的母亲,东亚文化都是相同的。我大孩子从小国外读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工作,小孩子现在 8 年级,孩子 5 年级的时候我赋闲(退休)在家专业陪伴孩子读书,算比较了解现在中国中小学的现状,几点感触:中国北方特别是山东,中小学老师是个不错的职业,尤其是公立重点学校,软硬件都有很大提升,教师都很珍视这份工作,认真负责,主力老师已经是 90 后,文明礼貌和爱心都是没问题的,因为小升初是划片制度,小学 5 年级之前功课并不繁重也不重要,问题是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焦虑内卷,除了体育锻炼,任何课外补习都是不必要的,应尽量和孩子共同玩耍。7 年级开始,因为初中老师的目标管理都是中考,一切以成绩考量,资源也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斜,这几年考验家长的心态,要鼓励,有耐心,关键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相信只要想学习,初中课程是智力正常的孩子都能学好的,家长要平等对待,换位思考,开始要学会闭嘴,珍惜相处的时间。孩子在 11 岁之前是童年应该快乐,快乐的童年让孩子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如果不谈学业,我相信 6 年级之前的孩子和家长没有大的矛盾冲突(孩子 6 年级之前的课程,初中都会重新学习,基础不重要)。孩子 12 岁以后进入青春期,要开始学会适应社会,这个时候要学会抗压和面对困难,如果你和孩子相处时,除了问候学习进度就无话可谈是可悲的,家长的愤怒都是源于孩子不如自己的预期,应该静下来欣赏,孩子一定是和你不同的,并出乎你的意料的,这样人类才会进步,心怀感恩,赞扬,发现优点,美国教育的优点就是赞扬,发现长处,缺点是好坏学校的师资设施和同学层级差别太大,好的教育资源昂贵,所以中国有这么优秀免费的教育资源,家长要给孩子创造美国式的鼓励氛围,家长要做好啦啦队长(学校老师是教练),不要害怕竞争(那些让孩子上国际学校逃避内卷都是错误的),孩子只有通过竞争激发出潜力,好胜心和自信,而不是找借口逃避。如果孩子学习就是不行,可以全力把英语学好,主要是口语,中国一定会走向世界,英语是个门槛,进入社会就难得有完整的学习期,而且只补口语和听力就行,书写方面学校的教学就够了。当然英语学好了,出国留学又是另外一个课题,作者富豪家庭,日本上层已经西化,子女学习不是为了工作,而是进入圈层。对比日本学校的教学内容,小学毕业游泳千米,给家里做饭等基本技能,小班课题论文式的课题讨论,中国教育完全陷于试卷考试确实失去了教育的本质,只是为了选拔和淘汰,中国家长真要冷静,考试成绩真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孩子不喜欢中国考试类型的学习,培养孩子阅读,教培和留学的钱,不如给孩子去游历,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让孩子尊敬的母亲。

      4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怎么说呢?读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日本 20 年前精英教育与当下中国一线城市所发生的各种名校的幼升小的面试简直异曲同工。我也曾经和作者有过很多相似的经历,我相信读这本书的中国妈妈对于书中陪伴孩子写作业种种的简直感同深受。由于作者日本人所以书中对于很多细节的描写过于保守,但是真相可能还要更加血淋淋,就是当下父母的焦虑对于孩子来说是帮忙还是灾难?作者的娃不幸患有多动症,结果在日本压抑文化的趋势下孩子日渐偏离,又在作者移居美国后孩子的情况日渐好转,不仅让我感慨,人是同样的人,文化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年轻日本人的高自杀率和老龄化,年轻选择不生孩子的现象逐渐在中国上演,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我想读完这本书可以以作者的视角,来看看究竟怎样才是值得的,或者是反思当下做父母我们真正能为孩子做的是什么?那些才是真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行为,看完后我倒吸了一口气,我为作者同情,原声家庭的影响使得她不由自主的把那种教养习惯带入给下一代教育所导致的措手不及和狼狈,也在提醒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学习,多反思,尽可能的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才是真正的对孩子的好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完只想说,作者和太郎有辛苦,但也很幸运

        作者作为母亲,感受到社会期待和孩子需要的拉扯。但天天催促,太郎甚至吃药,最后还是亮色结尾。有多少人,有如此资源呢?可以有额外的财务资源,可以彻底的换到更合适的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是做母亲的”,全职母亲的身份在日本是被接受的,这让妈妈们有较好的身份认同,也代表着更高的期待与要求。应试圈中,对 “产品们” 高相似度的要求,学校与家长拼命 “找齐”,教育与学习,每一刻都有两条金线,合格的,优秀的,从不合格要追上合格的,再去追赶优秀的。作者是有见识有智慧的女性,落入寻求融入与不被抛弃的集体主义环境中,也是一副拼命逼迫孩子完成作业,期待孩子证明妈妈价值的模样。作者最终还是逃离了日本,奔向给予学生更多支持与鼓励的美国私立校,我为太郎的走开觉得开心。而我的世界,应试环境难以改变,但小环境可以松动一些,不用过多的讨好学校与老师,在有限中寻觅有趣与快乐,稳定自我再去努力认可孩子。这条路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容易,告诉自己撑住了,再努力一点,看见孩子,再努力一点,看见身边人,再努力一点,看见自己。作者的父亲说,“要做一个让孩子尊敬的人”。这会儿,是中午,阳光很好,从窗外铺进我客厅的地板上,小女儿在写作业,我在她的身边陪伴着,偶尔她回头,安心的叫,“妈妈……” 我还不知道如何长成一个让孩子尊敬的人,我只是努力,把接下来的九年,好好过下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