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鱼的世界,我们要更多的了解

    鱼是人类演化中的祖先之一,如何认知它们变得很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鱼什么都知道》

      看完本书相信你对鱼的秘密生活会有全新的认识。首先,鱼类实际上有着丰富多样、发达敏锐的感觉器官。它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甚至远超人类。除了人类也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它们甚至还有神秘的地磁感应能力。其次,一条鱼就是一个有意识、有智慧的个体。它们能感受到痛苦,也能规划和学习。最后,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在自然界面前,各种生灵容易显得渺小。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虽然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他想强调的是,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能思想的灵魂。从这个角度而言,鱼又何尝不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应该由浅入深,鱼类并不是我们先前所想的那样 “冷血”“原始”,它们同人类一样,也是一种智慧生物,有丰富的情感与生活需求。当人类能够对鱼类正在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的时候,就应该用无穷的力量去善待它们,我们也需要更深入地去思考人和鱼的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个水产从业者,一个水生动物职业兽医师,吧,并在水产行业从业 10 余年,这一切都源于儿时母亲烹饪的鱼虾美味,和逮鱼摸虾的深刻经历,在近 30 年前的乡村,鱼类对于小孩子来讲意义重大,它们不仅是盘中蛋白美味,更是不可多得的玩伴,它们补充了那个贫乏年代的营养,丰富了单调的童年生活。 就像书中所说,鱼面无表情,忍气吞声,很难想象鱼类和猫狗一样,和人类有着良好深入的互动,并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伴侣。    鱼确实是一群神奇物种。看了这本书,就不一样了,太多和鱼无法联系上的行为、动作,意识。让我们逐渐明白,鱼离我们并不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往我们看鱼类,会觉得它们面无表情,双目无神,虽然也有很多热带鱼色彩斑斓,长相奇特,极具观赏性,但它们依然不像人们所饲养的小猫小狗那样,和人类互动性很强,甚至建立亲密关,更有 “鱼只有 7 秒钟的记忆” 这种不知道是谁散布的谣言来误导我们,可能我们对于鱼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吃和观赏这个层面,但这本科普书颠覆了我们对鱼类的认知,原来在鱼类的生活中,它们也是有意识、有认知、有感情、有社交、有诡计的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对于它们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作者在最后又提到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造成了鱼类种群和数量的极具锐减,但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

            曾经大海诞生了文明,孕育了生命,地球也因此成为蔚蓝色的星球。可是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日本已经向太平洋排放了 3800 多吨的核污水。心情复杂的我看完这本书,脑子里却一直在想,未来生活在海洋里的它们会如何;人类一意孤行的行为会为它们带来什么样严重的后果;如果它们因此灭绝变异,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场蓄意的毁灭;所有的事情都有连锁反应,真是不敢想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电子书读起来飞快。因为是科普类的,跳着看的。没有渊博的知识,写不出这么精彩。鱼能写一本书,有多么爱鱼!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