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就像一束光,照亮生活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被书名和红色的封面吸引。虽然不知道书里将会讲述什么,但我好奇了,我想翻开它,我想去了解。而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就像一束光,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想去再翻翻别的书,我想去再感受感受不同的世界。我小时候有一个想法,想要开一家书店,是为了给我妈妈开,这样她就可以去看书,去享受生活了。长大后,我知道经营一家书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说别人,就说自己,已经好久没有买过书了,更喜欢看电子书 现在去书店,更多的是带孩子去书店逛逛,让她们学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但这个过程中,其实我引导地更多一点。书中的背景是在二战期间,是战火硝烟的年代。每一天都面临着恐惧,每一天早晨都庆幸自己还活着。食物、安全、希望这都是必需品。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有一家书店,给了身处战争中的人们希望。就算一切都很难,但不要放弃。生活是可以越过越好的,不是吗?在看书的时候,我被书里的故事感动着。同时,我也在思考书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切换将自己带入不同的频道,就像体会不同的人生。书中的喜怒哀乐我也在体验,读书让我变得更加从容。我有了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很自在,我只是我而已。再说说战争,虽然现在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枪林弹雨,但不能忘记为我们负重前进的人。就像疫情的出现,我们就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警察、医生、护士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守护我们,守护我们的城市,守护我们的国家,守护我们的地球。大家都希望一切会越来越好,大家都在为此努力着。所以,这本书远没有读完,还有更多的书会被翻开,还有更多的故事需要继续……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你相信阅读有力量的书

      1. 倘若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二战时期,发生在英国伦敦一家叫樱草山书店的一系列有关书的故事。关于 “二战”,我们有许多故事,关于 “二战” 中读书的故事,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没有之一。2. 很难想象,一间毫不起眼的书店,让主人公格蕾丝发生了价值观蜕变,让原本很少看书的格蕾丝爱上阅读、邂逅爱情,给战争阴云笼罩下人们带来慰藉和力量,给遭受心灵创伤的人获得疗愈。它见证了善良与邪恶,沉沦与奋起,丑陋与美好,它凝聚起一切向上向上的力量。这是书籍的力量。这是文化的力量。3. 格蕾丝让杂乱无章、落满灰尘的樱草山书店焕然一新,成为伦敦最引人注目的书店。书店曾是格蕾丝的临时工作场所,慢慢地,她从想逃开到舍不得离开,到最后成了她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很难讲是格蕾丝成就了书店,还是书店成就了格蕾丝。4. 战争中,一切都是不确定,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一开始,书店和书籍是人们排解孤独、寂寞、无聊、恐惧的居所和寄托。最后,这是人们汲取精神力量,拯救灵魂的枢纽。最终,格蕾丝在书店完成了自己的英雄之旅。老店主对格蕾丝说:“夜里在伦敦街头,你拯救的是人的性命,白天在书店,你拯救的是人的灵魂。”5. 故事并不复杂,阅读体验也很好,翻译水平在线,作者尤其擅长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刻画。总的来讲,五星好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特别好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温暖的二战故事

          面对杀戮和死亡,平凡如草芥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是悲观失望的抱怨、消沉、听天由命直至坐以待毙?还是积极投身其中,为这个不确定、充满危险的现实环境,做出一点自己的努力?格蕾丝给出了答案。二战期间,在伦敦遭受德军炮火轰炸的前夕,孤女格蕾丝从遥远的老家来到伦敦投奔妈妈的好朋友韦瑟福德夫人。此刻的伦敦好像没有能力欢迎格蕾丝和她的好朋友。战争在即,大家都在备战备荒,人心惶惶,市场萧条,找一份糊口的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退路的格蕾丝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一份无奈地书店工作。每天面对战争压顶的恐惧和老板冷漠的态度,格蕾丝选择了用行动来克服当下的困境。* 努力整理杂乱的书店 * 陪伴失去儿子的韦瑟福德夫人 * 志愿做督察员 * 用读书温暖大家 * 帮助代售别家书店的书面对杀戮和死亡,格蕾丝选择用充实的生活填满每一寸光阴,让自己累到没有时间担心死亡;用自己的热情,抚慰和疗愈身边每一个惶恐不安的心灵,在疗愈别人的同时也疗愈自己。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虽然有战争和死亡的恐惧,有生离和死别的惨痛,可是更多是普通人之间小小的关爱和温暖。这些小小的关爱和温暖,就像播撒在伦敦市民荒漠心灵的小火星,慢慢演变成燎原之势,让大家渡过了艰难的战争岁月。面对疫情困难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格蕾丝面对战争危险的心态,用行动和读书,驱散担忧和焦虑,疗愈别人,疗愈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阅读是一件浪漫的事

            对于读书人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美妙的感人的故事,也是期待中的志趣相投的人的有趣的碰撞。可以治愈人心,可以对抗孤独。就像 2019 年遇见查令,遇见小唐,遇见一群有趣的人。持续两三年,一周一会,从未中断。哪怕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没有人来。小唐也不爽约,晚上 7 点,准时开始放映,一个人看。这个画面,一度让我觉得很美很着迷也很感激。有个地方有个人一直在那里,只要你如约而至,就可以一起坐下来,一起度过一段安静美好的时光。听我大而化之地讲一遍故事梗概,那种感动的程度,是取代不了自己阅读的,情感会慢慢累积起来,一点点地戳中你内心中柔软的某一处地方。一群人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时间一起被戳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生活充满苦难,可我仍然会被那些平凡的伟大感动到落泪。

              最近五年我已经很少读出了推理、案侦以外的小说了。作为一个偏理性思考的动物,非虚构的书籍读起来更让我有满足感。而推理类的小说更像是一种智力游戏,抽丝剥茧、既有蛛丝马迹进行逻辑推理,和作者进行思维博弈的过程并不像是在读小说,而是一种娱乐享受。我从来不读纯文学,尤其是那些以苦难为主的大部头著作,我内心承受能力弱,那些把世间的丑恶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的著作,或者通过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几代人为引线,展现整个时代风云巨变的故事我更是避而远之。社会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够遗忘逃避已属不易,实在是不想再在阅读时感受那些令人窒息的丑恶。人这一辈子就这几十年,能开心一会是一会,不给自己找罪受。所以当在【得到】看书籍分类是,这本书写的是小说、文学,看简介又是发生在二战时期英国伦敦的故事,从心底里就开始抗拒,要不是说这是一本和书店有关的故事,我甚至都不会把他加入到待读书架上。就这,我也是放了快一个多月了,才拿过来试着读一下,总要给她一个改变我认知的机会嘛,万一还不错呢。果不其然,我被她搞哭了。其实我并不是不能读小说,那些网络爽文我也读过不少,《鬼吹灯》《四面墙》《甄嬛传》《琅琊榜》,这些流行小说我也是读的进去的,我只是受不了那些大部头的苦难文学罢了。毕竟我这个人比较浅薄,看不懂那么多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当我开始读上这本小书时,瞬间就被她吸引了。并不是故事的开局有多绚丽,而是她那平实的笔法,让我能读进去,而全书都是在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这个太切实砸中我的内心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和闺蜜一起逃离的乡村,寄宿在已故母亲最好的朋友家,那个阿姨带她和她的闺蜜视如己出,家里还有一个充满爱心的同龄男孩。男孩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对动物充满了爱心。两个小姑娘第一时间出去找工作,一个在百货商店卖服装,而本书的主角被这个阿姨 “硬塞进” 了一家书店当店员。最初的小姑娘是没读过什么书的,但在家乡有过打理店铺的经验。她勤勉,热心。虽然最初和店主因为硬塞的关系,稍微有些紧张,但是慢慢的她就融入到书店的生活中。开始清理店铺、图书一本本上架分类,改进读书区,并且越来越多的读书,开始能更好的满足客人的需求。如果一直是这样平淡的剧情,我也会喜欢,毕竟我喜欢老书店的感觉。但一定不会让我流泪。而故事是在战时。她的闺蜜和柏拉图式的男友、以及阿姨的孩子都去参军了。而她也担任起了伦敦救助队的队员。在国家危难之时,每一个年轻人都投入到了为国家效力的岗位。而随着德军无差别轰炸的开始,伦敦每天都处于被炮弹轰炸的环境下。在最初平静生活时那些身边的音容笑貌,一个又一个的离她而去。而作为救助队员的她则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些噩耗。战争没多久,阿姨的儿子就在敦刻尔克撤退时牺牲了。而作为同行的一些书店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中损毁殆尽。然而,越是残酷,越是可以锻炼坚强的意志。她和阿姨躲进防空洞后,慢慢的为了舒缓藏匿者紧张的情绪,她开始朗读携带在身上的书籍,在防空洞里开启了真正的 “读书会” 模式。慢慢的,喜欢听她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场地也从防空洞转到了她的书店。而因为她所在的书店还幸免于难,就开辟出了一些书架,帮助那些损毁的书店进行书籍的代卖,以在战争的严酷状态下,维持生计。慢慢的她帮助到的人越来越多,认识的好朋友也越来越多。然而,那个已经开始拿她当女儿看的店主却不幸的突发疾病去世了,而她终于陷入了情绪的阴霾。可惜,祸不单行,德军最后一次的无差别轰炸,致使她的书店也无法幸免,屋顶坍塌,门窗尽毁,书籍被大量焚烧,就在她走投无路只时,那些曾经在防空洞听她读书的朋友们,那些在夜晚联防救助时受过她帮助的人,那些对这家书店充满感情的人这时纷纷的站了出来,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帮助她把书店重修修复了起来。并给书店做了一块新的匾额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这本书一定有人不喜欢,因为全书没有一个坏人,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无私、友爱,这让每天在现实生活中见惯了丑恶嘴脸、真实人性的人们难以接受。在周边环境充满戾气的时代,是无法相信人性会那么美丽无邪的。可谁又在意真假呢。有些人喜欢苦难文学,就自然有人喜欢美丽的乌托邦世界,而我就是后者。当一本书可以像一间时间的小屋,让你暂时的藏匿在其中,感受美好时,我为啥一定要梦醒,去看那丑陋的世界呢?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喜欢阅读美好,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可控的、未知的世界,书真正成为了点亮自己,温暖他人的力量。特别适合当下,疫情无常,卷不动躺不平的焦虑,开始读书吧,治愈自己,也给别人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满满的感动

                  这样的一家书店,从破败不堪,到焕发生机,在战事中,摇摇欲坠,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聚首在一起,因为阅读、因为阅读的力量,让绝望中的人们,看到一线希望,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得到这次的电子书会员赠送,也是这样的一种力量吧,极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身边的员工和朋友,希望他们可以在某一刻打开一本书,在那里找到力量,欢笑,感悟…. 感恩我们能在这样平安的日子里,有书,有家人,哪怕再难,也一定有力量,有信念,战胜困难!致自己,感谢得到,致所有热爱阅读的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给书籍的情书💌读书总会带给人心灵上的慰藉和安宁,在战争期间更是如此。每隔一段时间就适合找一本这样的书来读一读,再次体会阅读的奇妙。类似的书单:《查令十街 84 号》《刺猬的优雅》《小小巴黎书店》《书店四季》《书楼吊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鸡汤的看法,或许,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碗鸡汤可以续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是周之江老师推荐的,在人们饱受战争之苦时,是阅读带来的力量,带来的希望,让人们克服恐惧,克服焦虑,书的媒介也让主人公收获了爱情,非常好看的一本小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虽然结局过于完美,显得有点不太真实。但是,还是认为值得推荐,毕竟现实生活有太多的不完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焦虑的我

                            得知这本书是源于周之江老师的一篇文章《战火纷飞下的读书会》,而之所以读小说是因为周之江老师的《世间心病,小说包治》。所以我是最近有心病,什么病,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生意下滑,可能是周期性情绪低落,可能是人到中年,可能是任何原因,我不知道。我试着用理性让我焦虑的心安宁片刻,冥想,喝茶,可每每想到工作还是心揪起来,一脑门子冷汗。我想要看看有没有人比我惨?答案是有。格蕾丝就比我惨,父母不在,被舅舅舅妈欺负,但是因为善良和恻隐之心,最后收获了更多的友情,亲情和爱情。虽然,大致逻辑是这个逻辑,可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还是会烦心,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不能因为善良不一定带来好结果,就去做恶。只能在当下,认认真真的做正确的事,该来的总会来,而我们的心念,行动,总会影响命运的轨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不错,平平淡淡的情节,确是非常动人的一本书,看到最后竟然有点点热泪盈眶。“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存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感动。无论在多困苦的环境里,书籍永远会为人们带来慰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的力量,人性的光辉

                                    二战期间英国人至暗时刻的治愈故事阅读提供不竭希望和力量的励志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句很有力量的话,叫做 “允许一切发生”,战争年代,一切是被迫发生,但每个人都有接受它发生的力量,书是让这种力量产生的最大来源。这是第一本我读到的关于英国战争类的作品,感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温暖又治愈的一本小书

                                        这是一本温暖的小书,我记录下了这本书中提到的班尼特小姐所阅读过的书,打算接下来好好去阅读。像班尼特一样爱上阅读。最后附上书单:督山伯爵,理智与情感,爱玛简・奥斯汀的所有作品,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近代的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人性枷锁》《米德尔马契》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大作《海浪》[美] 玛德琳・马丁温妮弗雷德・霍尔特比的《南里丁》查尔斯・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匹克威克外传》《奥德赛》《琥珀》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