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英国视角下的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被作者称作是 “十九世纪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从 1851 年到 1864 年持续了 13 年,死亡人口少说 7000 万,多则 1.6 亿。要知道,太平天国爆发的 1851 年,清朝全国人口 4.3 亿。也就是说,有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口因为这次战争而死亡。这个比例要远超过后来的抗日战争。关于这个重大事件的评价,学界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作者认为,“太平天国叛乱” 或 “太平天国运动” 的表述都是不合适的。


    从西方视角来看,这场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动荡,可以和地球另一端的一个重要事件联系在一起 —— 美国南北战争。而连接太平天国和美国南北战争的,是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
    19 世纪中期的英国无疑是世界的霸主。太平天国爆发没过几年,印度成为了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在此前后,英国和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俄罗斯,两国随后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9 世纪中期最重要这几个事件,因为英国联系起来。
    美国是英国最重要棉花原料来源地,中国的茶叶也是英国最主要的消费品商品。另外,英国也希望进一步占领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为此,英法两国在 1856 年对中国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后来英国又支持清政府呢?
    美国内战,改变了英国对中国的态度。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暗中支持叛乱的南方,希望借这个机会使美国这个大块头一分为二。但这个举动引发美国北方人民的不满,英国在北美的贸易受到影响。吃了这个亏,英国在中国这边就没有支持叛乱的一方,而是选择清政府。
    这种做法利弊都有。支持清政府,给英国在中国继续攫取利益留下一双白手套。毕竟,英国直接管理中国,多如牛毛的麻烦事,英国人是应付不来的。这个亏,英国在印度方面吃过。不过,支持清政府,也给英国带来很多没有想到的后果。战争结束后中国市场对于英国工业品的需求量迅速上升。而且,以上海租界为例,战争结束后,许多在上海租界躲避战乱的民众也都离开了上海,上海租界内的房产市场大大受挫。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另一个视角看太平天国

      一贯以来,我们都是从清政府,或者本土的视角看待太平天国运动,这本书以西方史家的笔触,从欧美列强、清廷、大平天国内部三条线索交错叙述,勾勒出 19 世纪中页中国政权的很多必然和偶然,太平天国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普通的农民起义,它有很多思想革新的试验,形成了一定的势能,也具备了推翻清朝的实力,但英法在这期间的错误军事干预,竟然让晚清再苟延残喘 50 余年,而扼杀了当时国内政权更替的正常秩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浩瀚而严谨的作者

        给我们带来更加客观视野的太平天国之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纪录片的叙述方式,全球角度展示十九世纪中业,这段时间的太平天国起义的开始和覆灭。不同于历史教科书中展示太平天国乌托邦式的制度纲领,和揭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此书更为立体全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文化体系对于太平天国都是千篇一律的价值评价,而此书作者,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三视角,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太平天国,清政府,还有跳出中华文化体系后的曾国藩,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同文明体系拥有不同的想象共同体,形成泾渭分明的政治秩序和道德文化系统,就像两个平行的世界,同一种行为在不同世界里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割裂的,当你真正想要理解个体或组织的行为逻辑时,就要深入了解它所在的世界从什么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又如何一步步形成现有的模样,把自己当做其中一部分,才会真正理解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件事情

              满清自然认为是湘淮之力剿灭发捻,而英国人认为是自己帮助大清避免灭顶之灾,有如伊藤博文所说,英国人最大的错误在于帮助满清剿灭太平天国。中外双方各自放大了自己在事件中的作用,书中视角相对客观,既不偏向满清,也不偏向太平天国,读完这本书,感觉苏轼的《题西林壁》甚有禅意,不管山有多大,每个人都身在此 “山” 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解中国历史和全球关系的范本

                如果想了解太平天国历史,不建议从此书开始;如果想了解全球化的影响和运行逻辑,可以看本书。一,为何读此书?裴士锋 (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师从 “汉学三杰” 之一、美国著名明清历史学家、耶鲁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这书还获得坎迪尔历史奖,这奖项主要是发现和鼓励历史研究领域非虚构中具社会和学术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基辛格也撰文推荐过此书。我个人呢,一看校对是谭伯牛,就觉得书本质量有保障了,因为看过他的《战天京》,觉得写得不错。所以,无论是作者、校对者还是获奖奖项,感觉本书还是值得一读。除了上述的人物原因,其实看到这个标题和介绍,我在读之前,内心就有 3 个问题。问题 1,这书被引进的原因?太平天国历史,中国人不算陌生,国内著作颇多,它是如何标新立异,最终入了甲骨文编辑们的法眼?问题 2,西方社会(主要是英国)为什么要帮助清朝?太平天国运动从 1851 年洪秀全宣布创立太平天国,到 1864 年洪秀全死,幼天王出逃被俘处死,历时 13 年。但 1856-1860 年,清政府正与英法联军打第二次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政府战败,向英法各赔款 800 万两白银结束。按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的原则,战时英国人不是应该帮太平天国?更甚者,刚打完鸦片战争,英国立刻和清政府哥俩好,直接给枪给炮给人(不再禁止洋枪队直接参与到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有人说,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要赔款 800 万两白银给英国,英国担心这赔款打水漂,所以英国政府才会帮助清政府。但依据史料,第一次鸦片战争时(1840 年),英国的财政收入就有 5200 万英镑,折合约 3 亿多俩白银。从数据上讲,这理由站不住脚。所以,这也算历史上一个未解之迷。问题 3,西方社会是如何看到这段历史的?本书的副标题直译出来是《19 世纪中国、西方以及太平天国内战的传奇》,可见它研究的对象是太平天国,但会增加西方社会的视角,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传统国内的研究更多从阶级对立、政权争夺或者太平天国宗教性问题。但,西方当时是如何考量和评价这段历史?我们除了固有印象,很少具体谈到这方面。二,书的内容简介问题 1,这书的评价如何?读懂全球化的逻辑就可以理解本书。为何?因为读后看了书评,发现这本书在网上褒贬不一,大道分两边。个人觉得原因全部隐藏在序中,特别是英文版的序。这书在美国称道的原因在于,他告诉西方读者(特别是美国人),全球化由来已久,中国至少在 19 世纪就已经和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联系,双方深深互相影响,例如,这场太平天国运动的走向转变,就是美国南北战争通过全球化体系传导出来的结果。只是美国人不自知,以为中国到了现代、到了改革开放才逐渐进入美国为首西方社会的视野和世界体系,开始步入全球化,以为全球化是现代的事。所以,作者在书中更多是强调西方(特别是英国)保留的官方、私人文献中涉及到太平天国的内容,具体的政府态度、事件影响还在次要。因为作者的落脚地是落在全球化体系的运作和影响(美国南北战争 —— 英国殖民经济模式 —— 英国对中国治理模式的选择 —— 对太平天国的态度转向),太平天国只是例证,而不是重点。但这书在国内的宣传则落脚在太平天国,估计这就是国内读者觉得本书对于太平天国介绍过于表面节选、过于简单点状,而评分不高的地方。但这书在国内被称道则是因为,它让国内读者第一次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看待太平天国在滔滔历史前进洪流中的位置,特别是通过作者的西方资料、角度发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原因,找到本文中问题 2 的原因。第一次发现,原来看待我们的太平天国历史,竟然需要联系起远在天边的美国南北战争、印度民族大义(和东印度公司解散)、当时全球殖民地贸易模式,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被裹挟着进入了全球化,这让我们一下子打开新的眼界。用罗辑思维的话说,一旦将当下事实和别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找出来,我们心目中的事实就是另外一个面目了。如果,当时的人们仍一味坚持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会让外部力量打乱我们的解决方案。所以,虽然本书对于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相比国内水平略显稚嫩,但是依然被大众所称道。人家是个外国人,对我们一段缺乏详细记载的 13 年历史有这样的研究,我个人其实已经很佩服,他要在细节上超过国内学者,个人觉得很难,他在序中也说了不着眼于全面描述这场浩大的战争和枯燥的数据,但他胜在角度。问题 2,西方社会(主要是英国)为什么要帮助清政府?其实英国社会一开始是想保持中立,甚至出于支持民族自主独立的道义和宗教的原因,有些民众是想支持太平天国。但最终在现实利益面前,英国决定帮助清政府。依据书中内容,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 3 个原因 1,直接殖民印度的失败教训。1857 年~1859 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英国人战胜后,解散东印度公司,接管对印度的管理,让印度成为英国一个直辖殖民地,但从此英国陷入治理的泥潭。所以,英国的高层不愿意再直接治理和干预一个比印度大几倍的东方大国。英国上议院讨论中国议题时,一位曾经担任过战争大臣与殖民地事务大臣的贵族格雷,他发言说道:“在印度的经验告诉我们,毁掉亚洲政府容易,为其换上新政府却很难。”“如果你们想要拆掉中国的全国性制度和中央政府的话,就会发现,印度的棘手问题,比起在中国即将碰到的棘手问题,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失败的经验让他们倾向于采用保守的方式来处理中国的事务。多嘴说一句,上初中时,一直好奇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何英法联军打了一会就停了,后来又突然派兵继续继续打,原因就在于增援的兵力走到印度时,正好遇到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叫印军哗变),这批士兵被留下来镇压印度民众。打完印度后,他们又继续登船来打清政府了。2,英国殖民经济模式内部对中国市场需要。当时,美国和中国是英国前两大市场。英国所需棉花的四分之三来自美国,棉花加工成为纺织品后,有一半在远东销售;英国从中国购买茶叶后,三分之二要往美国市场销售。棉花、纺织品、茶叶这三种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把英国、美国、中国联结在一起,成为经济上密不可分的网络。但,南北战争打乱了英国传统的殖民领地经济模式(进口美国棉花,英国本土加工,纺织出口中国;进口中国茶叶,倾销美国,赚取差价)。如果,英国再失去对中就国(市场)的控制,那殖民经济模式将彻底崩溃。3,对美国南方政府支持的失败经验。同一个时期,地球的另外一边也有一个政府分裂为南北两边,美国的独立战争(1861 年 - 1865 年 ), 无论基于道义还是基于实力,英国都倾向于支持南方的反叛政府。但是,南方联邦将军李的投降,宣告英国政府的宝彻底压错了,痛失一个重要的经济殖民地。英国政府不想、也不能再压错了书中提到,事后英国首相把介入中国太平天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问题 3,西方社会是如何看到这段历史的?我们传统观念认为,西方人是袖手旁观、莫不关心,中国人依靠汉族仕人地方武装力量最后平定叛乱,进入 “同光中兴”,而西方人也借着技术优势,进行经济侵略,最终赚得盆满钵满。读了本书,才知道在西方人的世界里,事实正好与我们相反。首先,在开战的初期,英国其实就非常重视太平天国这场战争。英国国会甚至都专门开会,辩论是否要给太平天国交战国的地位,在此之后才是讨论是否承认南方美国的交战国地位。因为一旦获得交战国地位,就可以向英国借款或者采购军火,后者是太平天国一直梦寐以求的。其次,英美认为是他们的英雄拯救了清政府。英、美史家这场战争的两位最重要的外国人 —— 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与戈登(Charles Gordon)有不少溢美之词,把华尔和戈登称作英雄,称他们是冲进中国拨乱反正的外国人,认为是他们带着训练有素的军队拯救了垂垂老矣、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英法美各国一开始是禁止各自军官士兵作为雇佣军参加两边的队伍,到后来态度大变,借款、卖军火,甚至放松军人参加清朝军队的限制,甚至出动轮船帮李鸿章运兵去保卫上海。(当然这事是要给钱了,这也让曾文正公下定决心,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汽轮船队)最后,英国人的经济计划落空了。英国人认为尽快平定清王朝的内乱(太平天国)会有利于他们的对华贸易,恢复帝国经济,所以才态度大变,积极参与这场战争。但结果其实让他们失望。战乱期间,对华贸易的利润不断上升,和平时期(结束内乱后),贸易规模和利润却下降(虽然后来通过出口军火等获得贸易提升)。因为战乱期间,人员、物资涌入上海,不但抬高上海地价,还使得西方商人能集中在上海进行采购,而长江沿岸也需要外国人的船队帮助运输;一旦战争结束,这些需求都消失,随着富商、难民战后离开上海,上海的房市跟着崩盘。战争期间的繁华景象为漫长衰退所取代,英国在华的前两大商行在和平期间(经济衰退期)反而破产了。正如,日本知名政治家伊藤博文的评价,英国介入中国内战(太平天国)其实不是中外合作的绝佳范例,反倒是英国在中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另,本书的书写技巧倒是值得推荐。从一个熟悉的中国人的陌生角度来开始介绍这段历史 —— 洪仁玕的教会经历。洪仁玕,广东花都人,在我们历史教材中主要和《资政新篇》、干王相联系。再往下,就是他是天王洪秀全在经历 “天京事变” 东王北王动乱、翼王出走,管理团队人才匮乏后因涉外才干、因血缘信任被快速提拔的内政管理人员(同时期被提拔的战争管理人员是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但还不知原来他年轻曾在有一段香港教会传教的经历,这让他比同期太平天国将领多了更宽广的涉外视野。书就是从他的年轻经历为视角开始入手介绍太平天国,书着重的也是太平天国、清军和外国军队(主要是英军)、英国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互相的评价,所以从他开始,从他结束,笔法还是挺有意思的。综上所述,如果想了解太平天国历史,不建议从此书开始;如果想了解全球化的影响和运行逻辑,可以看本书。三,聊点轶事 1,太平天国研究的历史本书出版于 2014 年,其实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北大刘晨教授的《太平天国社会史》,他算是继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之后,再次挑起 “太平天国历史” 整体深入研究的人。本书和《太平天国社会史》一个从外部视角、一个从内部视角(太平天国统治区的多次农民起义)创新了对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视角。估计后面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必然会提到这两本书,提到这两个崭新的视角。2,研究太平天国的人茅家琦教授之所以出名,不但在于他对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贡献,更在于他为学术的坚持。我这个年龄之后的读者,可能不知道在共和国之初,基于阶级分析和意识形态理论,对太平天国运动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场先进的农民起义运动(和现在的评价是 180 度的不同,正如对曾文正公的态度),茅教授却没先入为主,而是从文献和调查出发,出于对历史真实情况的尊重,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但这于当时的大环境语境不一致,这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他仍坚持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在那场大浩劫后,他陆续发表了对太平天国的多篇研究文章,人们才知道,在那段艰难的时间他只是没说话(或者不让说话了),而不是没干活。历史会尊重这种人,后人会感谢这种人。如果想了解太平天国历史,不建议从此书开始;如果想了解全球化的影响和运行逻辑,可以看本书。一,为何读此书?裴士锋 (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师从 “汉学三杰” 之一、美国著名明清历史学家、耶鲁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这书还获得坎迪尔历史奖,这奖项主要是发现和鼓励历史研究领域非虚构中具社会和学术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基辛格也撰文推荐过此书。我个人呢,一看校对是谭伯牛,就觉得书本质量有保障了,因为看过他的《战天京》,觉得写得不错。所以,无论是作者、校对者还是获奖奖项,感觉本书还是值得一读。除了上述的人物原因,其实看到这个标题和介绍,我在读之前,内心就有 3 个问题。问题 1,这书被引进的原因?太平天国历史,中国人不算陌生,国内著作颇多,它是如何标新立异,最终入了甲骨文编辑们的法眼?问题 2,西方社会(主要是英国)为什么要帮助清朝?太平天国运动从 1851 年洪秀全宣布创立太平天国,到 1864 年洪秀全死,幼天王出逃被俘处死,历时 13 年。但 1856-1860 年,清政府正与英法联军打第二次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政府战败,向英法各赔款 800 万两白银结束。按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的原则,战时英国人不是应该帮太平天国?更甚者,刚打完鸦片战争,英国立刻和清政府哥俩好,直接给枪给炮给人(不再禁止洋枪队直接参与到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有人说,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要赔款 800 万两白银给英国,英国担心这赔款打水漂,所以英国政府才会帮助清政府。但依据史料,第一次鸦片战争时(1840 年),英国的财政收入就有 5200 万英镑,折合约 3 亿多俩白银。从数据上讲,这理由站不住脚。所以,这也算历史上一个未解之迷。问题 3,西方社会是如何看到这段历史的?本书的副标题直译出来是《19 世纪中国、西方以及太平天国内战的传奇》,可见它研究的对象是太平天国,但会增加西方社会的视角,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传统国内的研究更多从阶级对立、政权争夺或者太平天国宗教性问题。但,西方当时是如何考量和评价这段历史?我们除了固有印象,很少具体谈到这方面。二,书的内容简介问题 1,这书的评价如何?读懂全球化的逻辑就可以理解本书。为何?因为读后看了书评,发现这本书在网上褒贬不一,大道分两边。个人觉得原因全部隐藏在序中,特别是英文版的序。这书在美国称道的原因在于,他告诉西方读者(特别是美国人),全球化由来已久,中国至少在 19 世纪就已经和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联系,双方深深互相影响,例如,这场太平天国运动的走向转变,就是美国南北战争通过全球化体系传导出来的结果。只是美国人不自知,以为中国到了现代、到了改革开放才逐渐进入美国为首西方社会的视野和世界体系,开始步入全球化,以为全球化是现代的事。所以,作者在书中更多是强调西方(特别是英国)保留的官方、私人文献中涉及到太平天国的内容,具体的政府态度、事件影响还在次要。因为作者的落脚地是落在全球化体系的运作和影响(美国南北战争 —— 英国殖民经济模式 —— 英国对中国治理模式的选择 —— 对太平天国的态度转向),太平天国只是例证,而不是重点。但这书在国内的宣传则落脚在太平天国,估计这就是国内读者觉得本书对于太平天国介绍过于表面节选、过于简单点状,而评分不高的地方。但这书在国内被称道则是因为,它让国内读者第一次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看待太平天国在滔滔历史前进洪流中的位置,特别是通过作者的西方资料、角度发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原因,找到本文中问题 2 的原因。第一次发现,原来看待我们的太平天国历史,竟然需要联系起远在天边的美国南北战争、印度民族大义(和东印度公司解散)、当时全球殖民地贸易模式,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被裹挟着进入了全球化,这让我们一下子打开新的眼界。用罗辑思维的话说,一旦将当下事实和别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找出来,我们心目中的事实就是另外一个面目了。如果,当时的人们仍一味坚持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会让外部力量打乱我们的解决方案。所以,虽然本书对于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相比国内水平略显稚嫩,但是依然被大众所称道。人家是个外国人,对我们一段缺乏详细记载的 13 年历史有这样的研究,我个人其实已经很佩服,他要在细节上超过国内学者,个人觉得很难,他在序中也说了不着眼于全面描述这场浩大的战争和枯燥的数据,但他胜在角度。问题 2,西方社会(主要是英国)为什么要帮助清政府?其实英国社会一开始是想保持中立,甚至出于支持民族自主独立的道义和宗教的原因,有些民众是想支持太平天国。但最终在现实利益面前,英国决定帮助清政府。依据书中内容,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 3 个原因 1,直接殖民印度的失败教训。1857 年~1859 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英国人战胜后,解散东印度公司,接管对印度的管理,让印度成为英国一个直辖殖民地,但从此英国陷入治理的泥潭。所以,英国的高层不愿意再直接治理和干预一个比印度大几倍的东方大国。英国上议院讨论中国议题时,一位曾经担任过战争大臣与殖民地事务大臣的贵族格雷,他发言说道:“在印度的经验告诉我们,毁掉亚洲政府容易,为其换上新政府却很难。”“如果你们想要拆掉中国的全国性制度和中央政府的话,就会发现,印度的棘手问题,比起在中国即将碰到的棘手问题,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失败的经验让他们倾向于采用保守的方式来处理中国的事务。多嘴说一句,上初中时,一直好奇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何英法联军打了一会就停了,后来又突然派兵继续继续打,原因就在于增援的兵力走到印度时,正好遇到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叫印军哗变),这批士兵被留下来镇压印度民众。打完印度后,他们又继续登船来打清政府了。2,英国殖民经济模式内部对中国市场需要。当时,美国和中国是英国前两大市场。英国所需棉花的四分之三来自美国,棉花加工成为纺织品后,有一半在远东销售;英国从中国购买茶叶后,三分之二要往美国市场销售。棉花、纺织品、茶叶这三种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把英国、美国、中国联结在一起,成为经济上密不可分的网络。但,南北战争打乱了英国传统的殖民领地经济模式(进口美国棉花,英国本土加工,纺织出口中国;进口中国茶叶,倾销美国,赚取差价)。如果,英国再失去对中就国(市场)的控制,那殖民经济模式将彻底崩溃。3,对美国南方政府支持的失败经验。同一个时期,地球的另外一边也有一个政府分裂为南北两边,美国的独立战争(1861 年 - 1865 年 ), 无论基于道义还是基于实力,英国都倾向于支持南方的反叛政府。但是,南方联邦将军李的投降,宣告英国政府的宝彻底压错了,痛失一个重要的经济殖民地。英国政府不想、也不能再压错了书中提到,事后英国首相把介入中国太平天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问题 3,西方社会是如何看到这段历史的?我们传统观念认为,西方人是袖手旁观、莫不关心,中国人依靠汉族仕人地方武装力量最后平定叛乱,进入 “同光中兴”,而西方人也借着技术优势,进行经济侵略,最终赚得盆满钵满。读了本书,才知道在西方人的世界里,事实正好与我们相反。首先,在开战的初期,英国其实就非常重视太平天国这场战争。英国国会甚至都专门开会,辩论是否要给太平天国交战国的地位,在此之后才是讨论是否承认南方美国的交战国地位。因为一旦获得交战国地位,就可以向英国借款或者采购军火,后者是太平天国一直梦寐以求的。其次,英美认为是他们的英雄拯救了清政府。英、美史家这场战争的两位最重要的外国人 —— 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与戈登(Charles Gordon)有不少溢美之词,把华尔和戈登称作英雄,称他们是冲进中国拨乱反正的外国人,认为是他们带着训练有素的军队拯救了垂垂老矣、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英法美各国一开始是禁止各自军官士兵作为雇佣军参加两边的队伍,到后来态度大变,借款、卖军火,甚至放松军人参加清朝军队的限制,甚至出动轮船帮李鸿章运兵去保卫上海。(当然这事是要给钱了,这也让曾文正公下定决心,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汽轮船队)最后,英国人的经济计划落空了。英国人认为尽快平定清王朝的内乱(太平天国)会有利于他们的对华贸易,恢复帝国经济,所以才态度大变,积极参与这场战争。但结果其实让他们失望。战乱期间,对华贸易的利润不断上升,和平时期(结束内乱后),贸易规模和利润却下降(虽然后来通过出口军火等获得贸易提升)。因为战乱期间,人员、物资涌入上海,不但抬高上海地价,还使得西方商人能集中在上海进行采购,而长江沿岸也需要外国人的船队帮助运输;一旦战争结束,这些需求都消失,随着富商、难民战后离开上海,上海的房市跟着崩盘。战争期间的繁华景象为漫长衰退所取代,英国在华的前两大商行在和平期间(经济衰退期)反而破产了。正如,日本知名政治家伊藤博文的评价,英国介入中国内战(太平天国)其实不是中外合作的绝佳范例,反倒是英国在中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另,本书的书写技巧倒是值得推荐。从一个熟悉的中国人的陌生角度来开始介绍这段历史 —— 洪仁玕的教会经历。洪仁玕,广东花都人,在我们历史教材中主要和《资政新篇》、干王相联系。再往下,就是他是天王洪秀全在经历 “天京事变” 东王北王动乱、翼王出走,管理团队人才匮乏后因涉外才干、因血缘信任被快速提拔的内政管理人员(同时期被提拔的战争管理人员是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但还不知原来他年轻曾在有一段香港教会传教的经历,这让他比同期太平天国将领多了更宽广的涉外视野。书就是从他的年轻经历为视角开始入手介绍太平天国,书着重的也是太平天国、清军和外国军队(主要是英军)、英国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互相的评价,所以从他开始,从他结束,笔法还是挺有意思的。综上所述,如果想了解太平天国历史,不建议从此书开始;如果想了解全球化的影响和运行逻辑,可以看本书。三,聊点轶事 1,太平天国研究的历史本书出版于 2014 年,其实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北大刘晨教授的《太平天国社会史》,他算是继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之后,再次挑起 “太平天国历史” 整体深入研究的人。本书和《太平天国社会史》一个从外部视角、一个从内部视角(太平天国统治区的多次农民起义)创新了对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视角。估计后面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必然会提到这两本书,提到这两个崭新的视角。2,研究太平天国的人茅家琦教授之所以出名,不但在于他对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贡献,更在于他为学术的坚持。我这个年龄之后的读者,可能不知道在共和国之初,基于阶级分析和意识形态理论,对太平天国运动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场先进的农民起义运动(和现在的评价是 180 度的不同,正如对曾文正公的态度),茅教授却没先入为主,而是从文献和调查出发,出于对历史真实情况的尊重,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但这于当时的大环境语境不一致,这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他仍坚持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在那场大浩劫后,他陆续发表了对太平天国的多篇研究文章,人们才知道,在那段艰难的时间他只是没说话(或者不让说话了),而不是没干活。历史会尊重这种人,后人会感谢这种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也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两场战争都彻底改变了这两个国家。可以说那个时代就是全世界的大转型时代。而在那时中国就是这个大转型时代的重要枢纽。本书展现的就是那个被世界遗忘的中国方面的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另一个视角的太平天国

                    有很多中外历史学者写太平天国,在已经读过的著作中,大都以事件本身为中心,就事写事。本书在描写过程中,有些是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去阐释,例如当时英国发生了什么事,对所描写的事情有哪些影响,在这方面着墨较多,读起来感觉更有张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部视角看太平天国战争。在各种势力的角逐下,摇摇欲坠的清廷虽然取得最后的胜利,进入到书中所描述的场景,当时战局确实大家都无法预估的。这场持久战创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死亡人数,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反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牛人总是耐心的等待和调度

                        最早看到这本书是罗辑思维 2016 年的 188 期,杨秀清陷阱,结合中国近代史看这本外国人写的那段历史,印象最深刻的是,1847 年,三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迈出了中国追赶现代科学文明的第一步,他们之后促成了 “留美幼童计划”。留美的幼童人到中年后又促成了 “庚子赔款奖学金计划”。这些奖学金培养的人才几乎造就了中国现代科学所有学科分支的创立者,确立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地位。这三人中的容闳,他后来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最大。1847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申请到了耶鲁大学的全奖,4 年之后还以优秀的成绩在耶鲁毕业。当年他融入美国社会很快,读预科的时候就穿着一身农民装扮的衣服,盘着辫子,在足球场上是一把好手。到了耶鲁,干脆剃掉了辫子,脱去了长袍马褂,加入了美国国籍,还成了耶鲁划船队的主力。当年耶鲁大学总共有 500 多名学生,他是唯一的中国人。1854 年毕业的时候,那一届一共 97 个毕业生,临别互留赠言,其中有 92 个人给容闳写了留言,其中有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写道:我会经常想到你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希望获悉你的故土从专制统治下和愚昧的锁链中解放出来的欢乐。容闳回国后先试过清政府的三个职位,发现官场的腐败根本轮不到自己说话,又试了太平天国,虽然干王洪仁玕非常支持他,但是无奈干王一个人说了不算。而且后来容闳明显地感觉到,太平天国的腐败程度远比清政府更严重,容闳就只能再找办法了。到了 1860 年,他才找到机会这套计划现在被称为是 “留美幼童计划”,这个计划也就是中国走向科学,走向现代社会的起点。能走到这一步,都是好几个幸运叠加在一起的。首先,就是他在清政府和太平天国来回来去地任职,竟然没被抓到大牢里去;其次,多亏他刚回国的一年多经历了清政府的官场洗礼,知道怎么在低效的情况下实现某一个政治抱负。比如说他当时给的整套计划里,重点突出的就是选拔优秀人才去美国留学,而围绕这个核心,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选项作为装饰,那目的就是给领导批改意见的时候提供删改的空间,否则就相当于是你命令领导做什么事了,那是肯定不会被批准的;更幸运的是,所有的事情商量妥当,当曾国藩跟李鸿章一起向朝廷上奏的时候,其实那个时间点离曾国藩去世还剩 6 个月了。一点体会是,牛人做事会把这个世界的运行状况和自己的计划通盘考虑。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如果真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各方面的条件正好让你把项目做成了,他会想到这是一个极其幸运的局面。他知道这样的局面非常难得,所以他会更注重做事的时机。他既不像巨婴那样要求是整个世界配合他,也不像弃婴那样完全被动等待。他耐心地寻找和调度资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丧失细节的描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同角度呈现太平天国

                            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我们与另外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其中类似的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自己的倒影。~~ 裴士锋 [天国之秋]
                                 有些东西真的颠覆你的认知,像来自天国的雨冲刷你古老的心网,网上的旧观念纷纷落地,新的事物沸腾你的脑海,孤舟在天朝的兴风作浪,也许是诺亚方舟的前世,然而却是东方革命与魔鬼撒旦的同行。
                               腐朽的思想与新思想的问候,杂交成世界的魔幻力量,荒野求生的事物,活着又忍住了苦难,走了又留下思想的残骸。后来人,又在行旅中,勇往无前,谁又记得吃人的故事呢?
                                 孰善孰恶,无恶无善,心已然无法感知人世的冷暖。穿越回到一百多年前,你不过也是那样,倘你如是,你也许做的比不了他的应付自如,你也一样茫然无措。当你面对那些不解的言语会有魔咒般的力量时,当你苦无良策只好顺风求雨时,当你面对尔虞我诈,互相残杀时,当你面对面对尸骨遍地时,当你试图投湖遁地茫然无路时,当你南征北战。东困西突时~~你又比他们中的哪位更能做好自己呢?  
                                    洪秀全,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谭绍光… 或是曾氏兄弟,多隆阿,,鲍超,李鸿章… 或者是戈登,华尔,白齐文,容闳~~所有的人像洪流中无法看清河流的走向,所有的人在一场炽热的火山洪流前燃烧,最后他们的热量都消耗掉了,留着些许残骸…… 那些残骸又培育了勃勃生机的生物!
                                 天国之后,东方古老的破船向前方或者后方漫无目的的左右飘摇时。清王朝年老的一拨消逝了,年轻的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们又相逢了洪秀全时代的那一拨不散的灵魂,他们是康梁,戊戌六君子,孙中山,黄兴,宫崎滔天,犬养毅~~~来自海洋的冲击与陆地强盗的欲望,新的潘多拉魔盒一次又一次打开…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