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9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每日一书:《村落效应》。面对面的接触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最古老、深刻的需求。可以有效改善个人生活质量及情绪,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每天都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不是仪式,是日常点滴、日积月累的进行式 [太阳] 1. 朋友关系至关重要。2. 面对面交流有助于建立更好的朋友关系。这两点我都赞同。张小龙作为微信的创始人,他也反复强调,微信是一个工具,希望它让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交流变得更高效,用完即走;而不是把微信这个软件本身当作情感依赖与社交归宿。强大的社交纽带可以延长我们的生命。投资于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经常进行真实的社交接触的人,比习惯于独处、大部分时间都徜徉于网络世界里的人,身体更加强壮健康,生理防御机制也更好。电子网络和屏幕媒体拥有缩小世界的力量,但是当我们遭遇改变人生的重大转折时,它们与面对面的接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女性更看重自己的社交关系,这是她们比男性更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让我灵机一动。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过去一直轻视的消遣时光 —— 比如跟朋友们在门廊或者餐桌边谈天说地并非毫无价值,它其实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这很可能就是我们人类进化至今依然无法摆脱它的原因。孤独感就像饥渴至极一样,会令人感到异常痛苦。卡乔波说,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人类的大脑进化自一个特别的时期,社交融合意味着生存,而社交孤立就意味着饥饿、掠夺和死亡。我们之所以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大脑,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互动。而孤独感就像是一个预警系统 —— 一个内置在我们身体里的报警器,当我们因为某些原因而远离族群时,它会向我们发出生物信号。我们不妨把社交接触看作一个三脚支架,每一只脚都代表了一种社会支持。第一种社会支持是,它为你提供了一条可以及时获取重要信息的途径。这就是第二种社会支持: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有所爱之人陪伴在旁,不但能让我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还能改善我们的情绪,促进我们的健康 —— 这就是第三种社会支持。“穷人更依赖于强关系。” 虽然你需要很多信息,但是你不得不依赖于自己和亲密朋友以及直系亲属的强网络,这也就意味着你更少了解新的机会。格兰诺维特相信,穷人对强关系的绝对依赖正是贫穷可以自我延续的原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对此直言无讳:“女性风格的人会建立少数几条强大而紧密的社交纽带。男性风格的人会建立更多较为脆弱的社交纽带。你是否渴望拥有一段感情深厚、家庭稳固的婚姻?如果是的话,你需要的就是女性风格。你是否渴望加入一个团队,比如船队、狩猎队,或者足球队?如果是的话,男性风格就更适合你。” 我们跟朋友、邻居和同事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过人际关系积累的知识和相互信任。你跟一个人的关系越亲近,他的快乐 —— 当然还有他的沮丧和绝望,就越有可能感染你。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传染都是好事。关键似乎在于慧优体对成员提出了特别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次的饮食摄入,还必须参加每周的例会。他们要在例会上称体重。每摆脱掉几斤重量,他们就会得到掌声鼓励;如果越过了某个里程碑,他们还会得到一份礼物。和肥胖的传播规律一样,饮酒的社会效应也会随着人际关系的疏远而逐渐减弱。如果你的好朋友酗酒成性,他可以让你的酒精摄入量提升 50%;如果朋友的朋友酗酒,可以提升 35%;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酗酒,就只能提升 8% 了。饮酒的社会效应会像二手烟一样逐渐消散。超过三度分隔,你的影响力就和陌生人没什么两样了。人类婴儿已经知道如何引诱周围的成年人 —— 特别是那些和自己拥有共同基因的人关照自己,同时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婴儿拥有硕大的脑袋,浑圆的前额,大大的眼睛,翘起的鼻头,玫瑰花般的嘴唇,还有甜美的体香,几乎任何人都难以抗拒他们的魔力,在第一时间心生怜爱。和其他所有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婴儿在最需要仰赖他人的时候也最为可爱。德国人种学家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在 1950 年写道,通过接触,婴幼儿的外观形貌会开启一种 “先天的释放机制”,吸引成年人的关注,并得到他们的怜爱和照料。拉鲁还注意到,工薪阶级的父母常常会一口回绝孩子沟通的愿望,“轻易就说不,而且毫无愧疚。因为他们觉得,游戏的时间一点儿也不重要,那是孩子的事,跟大人没什么关系。” 基柯特 - 格拉泽和她的研究团队预测,敌意更炽的夫妻,水泡里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少,但是血液中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多。细胞因子的本质是蛋白质,它们是免疫细胞之间的信使。如果血液中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多,人就更有可能患上多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研究者们还预测,婚姻冲突的生理证据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生理反应可能比男性更多。面对面接触的好处不仅体现在技术人员的身上。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还把他们设计的可穿戴式传感器推广给了其他行业的雇员,包括银行职员、农场工人、医院员工和电话呼叫中心的人工客服。他们发现,无论在什么地方,愉快的闲聊都可以预测雇员的工作效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本书作者健康、长寿、人际、饮食、婴儿、儿童、少年、婚姻和商业等九个方面,阐述面对面的真实社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其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真实社交在健康、儿童和婚姻等方面的效应。健康:真实社交是否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呢?我曾经的科长是很好的例子。他的日常习惯非常糟糕,喜欢玩游戏、抽烟喝酒乃至熬夜,不爱运动。不过,他的健康状况却一直比较良好。为何?结合本书的阐述,我觉得跟他喜欢交际有很大关系。他经常参加各种饭局,有各种朋友,交际面广。在交际当中,充分释放自己的压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面对面的真实社交能够对冲各种恶习,让其保持健康和活力。如此可见,真实社交的威力有多么巨大!儿童:我儿子的成长历程,就是面对面接触的一个良好例子。我是从小陪伴他真大,共同度过无数亲子时光,在欢歌笑语之中,体会亲子互动的乐趣。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儿子的心理状况相对还是比较健康的,这得益于多年来的耐心陪伴。不过,中间有一段时间,因为自己沉迷打乒乓球,以至于用电子游戏来分散其注意力,导致其偶尔沉迷游戏。这是我需要检讨的地方。婚姻:在经历接近十年的婚姻生活之后,我和妻子都已经磨合得很好,大家也进去相濡以沫的良好状态。这有赖于自己不断的磨合和妻子的充分信赖,在大家的磨合过程中,我发现彼此的真实互动对感情的促进非常重要,特别是眼神的交流和彼此的拥抱等肢体语言,能够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这比单纯的物质满足要更有效,也更持久。愿我们都能从本书出发,重新建立与他人真实互动的关系,在与他人的链接当中,实现各自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幸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村落效应读后感

        本书从八个角度写了作者的调查和总结 分别是商业 婚姻 婴儿 饮食 交流 等等 从中我得到很多启发 比如科学研究证明人是需要沟通的动物 不沟通的人通常情况下都不怎么长寿 内向的人也需要沟通  亲密关系是重要的 快乐的最大驱动力 而独自生活 会让人感到不快乐 人终究是要找到归属感的 人天生就是需要频繁 真实的社交互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种利他行为有传染性,它们可以把整个社区捆绑在一起。我的学术界偶像、脚踏实地的美国社会学家阿利・拉塞尔・霍克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就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曾经认为,自己童年时代在缅因州特纳镇(人口 5 734)的家族农场里度过的夏日时光,完全就是一连串毫无意义的琐事,比如帮她的阿姨给玉米田除草,或者给屋顶盖上木瓦。这些工作显然对 10 岁的孩童毫无吸引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暂停实验室公众号推荐。作者是史蒂芬・平克的妹妹。认同作者关于 “慕课” 并不能实现将教育延伸至边远山区的观点。选择性阅读,不建议购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