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论接触过多少病例,当医生成为病人,也会害怕彷徨,也可能会惊慌失措。一个资深的乳腺癌专家,在直觉的驱使下去做乳腺筛查,在被确诊为乳腺癌时,最初也像一名普通患者一样,对于选择何种疗法患得患失,这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而疲惫、恐惧甚至抑郁。正如这位医生的患者对她所说:“我的病可能比你的要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资格感到痛苦”。书中介绍了变异基因,家族遗传基因,讲述了乳腺癌、卵巢癌的信息。从科普方面来说,作者所讲的乳腺癌相关筛查与治疗方法如今已多是常识,但关于 BRCA 基因突变与检测,以及它在男女遗传方面的不同表现却有借鉴意义。在医者与患者的双重身份之间切换,作者所获得的不仅是更深层次的共情,而是更切实地关注患者的癌症忧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与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与癌症的对抗是一场持久战,但愿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如何对抗癌症,如何与癌症长期共存。在最后推荐作者在文中的一句话做结尾:“在与癌症抗争期间,我学到了一件事 —— 我们总能寻求到外界的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吗 早点做基因检测就可以了

      这本书写的真的很好,从医生转变成患者的角度写的。书中好多的细节都是普通患者无法得知,或者无法做出理性判定的。只有在这个圈子,手上有一大堆病例,并且有 N 种治疗方案轮换的时候,才能做全局的计划,这不是一般患者能够掌握的知识和边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收获了对疾病、生命和亲情的重新认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讲述这个故事,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不需要再经历与我奶奶、我父亲以及我自己类似的命运。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能早点对自己的病情进行干预,不要再让我们的伴侣、朋友、儿女、兄弟姐妹和父母死于癌症或经历严重的手术。我希望将来没有人会像我父亲和许多其他人那样,成为毁灭性疾病的、不知情的受害者,或是因为被忽视的遗传性癌症而受苦。太多亲爱的朋友、同事和患者塑造了作为女性、临床科学家以及患者的我对生命的看法,那些人的名单可能比这本书都要长。其中一部分人我在书中提到了,每一天我都因为认识这些人而感到温暖:那些朋友和同事用他们温和的笑容、鼓励的拥抱和深深的自信帮我渡过了难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乳腺癌专家会怎么治疗自己的乳腺癌?

            作者是一位乳腺癌专家,然而,当得知自己成为了一名乳腺癌患者的时候,以往作为医生曾安慰患者的一切话术都变得苍白无力。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某一天,就是一个闪念,一个直觉,认为自己应该做个乳腺癌筛查。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她确诊了乳腺癌一期。看来,不要轻易放过自己得直觉。尽管是单侧乳腺癌一期,她还是决定做了双侧乳房的切除术,因为不想未来的日子都为自己可能再次患上乳腺癌而担惊受怕。尽管她自己就是乳腺癌专家,她也和所有患者一样经历肉体和精神的痛苦,甚至比患者经历的精神痛苦更多,因为她知道得太多了,几乎没有谁可以安慰她。她是家族基因突变的遗传携带者,这也是她精神压力的来源,因为她不得不担心她的老父亲、她的兄长、她的孩子,是否某一天也会被癌症困扰。果然,她的父亲后来患了胰腺癌。作者记录了她自己和家族面对癌症遗传基因的现实,所做的所有努力,以及自己在家人、朋友、甚至患者给她的支持,让她战胜自己的癌症,继续为治疗更多乳腺癌患者在自己的医务岗位上钻研和奋斗。癌症遗传基因,是作者说的不希望收到的生命礼物。当医生成为病人,她有了双重视角,从她的思考、决定、治疗整个过程,都给读者非常有价值的启发。癌症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癌的风险越来越高。防癌、抗癌成为通识知识。医生可能会面临患者家属的提问:“如果患者是你得亲人,你会怎么选择?” 本书作者回答的却是:“如果我自己是患者,我如何选择?” 我没有勇气把本书推荐给我的癌症朋友,但我真心希望朋友不错过此书。愿此书能给需要的人以智慧和勇气,更多的是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BRCA 有医理 有心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