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0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五星推荐这本书给产品经理\创业者\初级管理者

    最近频繁的给我司的很多同事推荐这本书,并且还在周报里给所有的同事推荐了这本书,原因有下面几条:1. 作者是 iPod 之父、iPhone 团队负责人、也是后来 Nest 的创始人,这几个产品都堪称惊艳,所以他的很多产品方面的想法很值得学习;2. 虽然是技术人,但是他的整本书里其实讲的更多是如何 “做成一件事情”,并且很多是方法论,并不是很多技术类创始人的分享,一看就是因为他 “天赋异禀,智商奇高”,读者无法学习。而这本书里的很多方法和想法,都是可以用在一个车间的管理,一个部门的管理,一个小公司的管理上的。3. 这本书的翻译真好,特别接地气…… 看的过程中,我无数次的阴谋论,想这会不会就是个中国人写的,只是挂上了法德尔的名字?4. 虽然里面确实有不少的鸡汤,但是人家真的是用真材实料熬出来的……

      8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热情很重要,知道自己不适合时,退场也很重要。

      最后一章,CEO 的退场印象很深刻,不是每一个领导者都能跟上企业的成长,当感觉自己不适合时,如何放下真的是一个大难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292本

        我们已经创造的一切确实可以让我们跳过几个步骤,但是一旦开始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你就必须按下重启键,即使在一家大公司也如此。有时,第二次创造反而更加困难,因为你为第一次创造所建立的所有基础设施都会成为一种阻碍,所以你仍然至少需要经过三代才能把它做起来。制造产品,改进产品,建立业务。制造产品,改进产品,建立业务。制造产品,改进产品,建立业务。每一款产品,每一家公司,每一次,都是如此循环往复。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造:用非传统方式做有价值的事

          作为苹果的高管和 Nest 的创始人和 CEO,作者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产品的诞生,一个公司的诞生,成长,融资,收购 / 被收购,员工管理以及高管阶层去留问题过程中他遇到的种种以及最后的解决。就像之前张一鸣的卸任,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就是钱赚够了,该享受生活去了。现在才知道,公司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人才和理念,哪怕公司是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交给合适的保姆(CEO)也会比自己力不从心要强。有些经验需要亲生经历,有些则需要导师。这本书,绝对是创业者,投资者的必读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希望自己能在大学期间就读过本书

            前 20% 左右的篇幅稍微枯燥了一点点,后面全是值得反复阅读的有趣故事和真知灼见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你带领公司走向辉煌前,先要保证活下来。

              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可以带领我们体验牛逼人生的穿越书,是一本老板推荐给我的书。但在我们想从这本书里吸取经验也好,教训也好,或者比对着他的发展历程走自己的创业之路也罢,一个大前提是,我们先要穿越生死线,活下来。很多管理学的书籍和课程,还有很多牛人大咖的传记心得总是想着分享和传授我们一些他们的成功经验。然而这些真的有用吗?也许吧。但他们的用途是在于从 1 到 10 的作用,让市场验证过的模式固化下来,然后找到增长的关键节点或致胜之法,不断强化,但有两个大前提,一,企业度过了生死线,并找到了关键节点。二,市场环境长期稳固,游戏规则不会产生巨变。然而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这两点都不成立。本书作者托尼法德尔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整个书里面提到的他做过的几个产品,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无论是通用魔术软件,还是那款把一千首歌放入口袋的 iPod,又或者是后来他自己独立打造的 Nest 智能恒温器,在产品上都是顶级产品。他所遇到的失败,基本上全是公司运营和销售产品,以及市场趋势这类的问题。那么强悍如斯的法德尔都有很多搞不定的因素,我们这些普通人面对创业之路这样的复杂系统,就更是一筹莫展了。年过不惑之后的我,已经很难再被类似的书籍煽动的情绪激昂了。倒不是不思进取,只是了解了这个社会的繁杂多变,绝对不是你做对了一两件事,或者做好什么科学规划就能保证成功的。在吸取这位创业老兵分享的从业经验的同时,我会更加清晰的站在外部视角审视自己公司的现状,以及对自身性格和团队实力的观察思考,不冲动,不心存妄念,尽人事而听天命。即使想有借鉴,可以提升,也要等度过生死线之后,再有所规划。现阶段与其拿他当教科书来学习点啥,不如把他当做名人传记类的课外读物激励自己,仅此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

                身在初创公司,书中的内容太过真实,正面的、负面的每个场景都有;前两天在争论一个问题,服务是免费赠送还是低收费,书里的一段给我了我启发,“免费总会毁了你”,不仅是你还有你的公司,无论是 toC 还是 toB 总归是人在参与,期望划算和期望免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我成长和创业的新思维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认真仔细品读的书,托尼。法德尔,一位苹果平板和手机设计的设计师,分享他三十年来的自我成长和以及如何创造独特的有意义的新产品,还有创建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公司等都有了核心理念具体操作方法。我们无论是求职还是创业,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作者打过工,也创过业。这是一本很少见的,对于职场,创业都详细描述的书。对于互联网产品各种方法论和实践都有深度的洞察和描述。对于个人发展和职场。对于产品的打造,用户需求的洞察,营销和产品交付。对于资本运作,对于经营和用人,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比市面上大部分讲个人发展,讲创业,讲产品的书都要好。一来贵在有实战案例,二来有经验总结,三来有理论输出。毛主席说过 “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事实证明,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作者自述他的一生一直在成功和失败间摇摆,失败后从头再来,一直去追求一个自己从未成为的人。在现实世界中,你需要拿出读博士学位一般的劲头来学习,唯有如此,你才能驾驭自己,做有意义的事情。你必须尝试,失败,在实践中学习总结,重整旗鼓,不断去战胜困难,战胜挑战。不断去探究未知之境。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實經驗談

                      有些內幕還不錯 整體有點老生常談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需要靠时间的打磨

                        (转自公众号 "时光打磨")Apple 最知名的产品的设计者 Tony Fadell 托尼。法德尔 著。35 万字,用非传统方式做有价值的事,Build an unorthodox guide to making things worth making2023-7-31 开始阅读,26 天读完。出差坐上飞机后的起飞延误,是读书的最好时光。1. 个人成长 "你的正确起点应该是先问自己:我想学习什么?"" 犯错就是避免再次犯同样错误的最好方法。""通用魔术解决的是普通人 10 年之内都不会想到的一个需求。" (不由得想到了锤子科技的 TNT)"所有和我并行工作的人都能看到我看不到的东西,新视角无处不在,而这正是一种我必须了解的看法。"2. 职业发展 "管理中最难的部分之一就是放手,不要亲自下场工作。" 个体贡献者 individual contributer"我们不再向顾问砸钱,不再原地打转,而是相信自己,自主决策,用观点驱动决策。"" 完美的数据根本不存在,我们做的大多数决策都需要参考数据,但它们并非由数据决定。""决策不是基于数据或直觉,而是基于数据和直觉。数据时常无法让你走得很远,此时,你能做的就是迈开大步凌空前跃,别低头往下看就好。" 使命驱动型的混蛋(史蒂夫。乔布斯和罗永浩)"反驳狗屁言论所需要的能量要比制造狗屁言论的能量高一个量级。"" 别人记不得你来时的样子,但他们会记得你离开时的表现。"3. 打造产品(我最感兴趣的部分)2001 年,在苹果,iPod 的创意提出到产品发布只花了不到 11 个月。客户旅程 Customer Journey,这件重要的事情被重复了不只 10 遍。另外一个被不断重复的概念是,做新产品的 Why 非常重要。一把附赠的螺丝刀,这不是直接的销售成本,而是一笔营销费用,也是售后支持费用。每款产品都应该有解释它存在必要性和如何解决客户问题的故事。你不能直接用" 是什么 "去敲打客户的头,你得先告诉他们" 为什么 "。产品介绍的演讲技巧 -- 怀疑病毒:让人对现有的方式方法感到沮丧和愤怒,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对你的解决方案产生心理预期,期待一种新的做事情的方法。既有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也有心智占有率的竞争。(刚发布的新产品在开学季的营销文案看来要排上日程)类比可以成为讲故事的有用工具,简洁的表达,共同体验的桥梁。当你在推进产品进化的时候,你需要明白是什么定义了你的产品的精髓。为了保持产品的核心,你的产品通常有一两个特性必须保持不变。要么我们等着眼前的形势发生改变,要么我们主动改变形势,自我颠覆。不要害怕颠覆那些曾让你获得成功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取得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也意味着你正处于僵化和停滞的边缘。是时候从背后踢自己一脚了。提前给未来的产品写新闻稿。第一款 iPhone 的研发团队规模是 800 人。产品开发中的内部心跳(定期的 dead line),外部心跳(发布时间计划)我们跟着自己的节拍舞动,并以为所有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到头来却发现我们的舞伴在房间的另一头,只想着该怎么卖剃须刀。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在第一代上市时就盈利,往往至少需要 3 次迭代(制造产品,改造产品,建立业务)后才有可能跨越鸿沟盈利。4. 创业的正确姿势丹尼尔。卡尼曼的延迟直觉理论:为了做出更好的决策,你要放慢速度。大多数初创公司都诞生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无比沮丧。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需要靠时间的打磨。(可以做这个公众号的 slogan)要把为什么讲清楚,也就是要讲好我们的故事。1. 创业公司工作经验 2. 大公司工作经验 3. 一位创业导师的辅佐 4. 一位与你互补的联合创始人 5. 说服创始团队加入对打造的产品的主要客户缺乏洞见,正是其走向衰亡的开始。任何试图同时做 2B 和 2C 的公司都会失败。你只能拥有一类客户,请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你能吸引公司内部的人,你也能说服一家公司使用你的产品。在每周的任务列表旁边,设置一个专门用于记录迫不及待想要实现的一些想法。定期回顾这些内容,看看它们是否仍然适用。手写而不用电脑,因为这些东西在向会议上所有人发出明确的信息:我在屏幕上看的东西比你说的话更加重要。5. 经营的细节公司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细胞需要分裂,只有这样才能分化成新的东西。运用设计思维,避免习惯化。设计就是思考一个问题,并为其寻找到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设计思维迫使你真正理解你要解决的问题。注意到周围的问题并想出方案的大多数是发明家,创业者和孩子。所有的电子产品在出厂时都必须充满电。这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却很有意义,也很重要。最好的营销就是说真话,市场营销的最终工作是找到讲述产品真实故事的最佳方式。营销就是告诉客户我们为什么要制造它。信息传递矩阵 25 章,产品经理的要义(第二个很有兴趣的章节)产品管理和产品营销是且应该永远是一项工作。同理心是真正伟大的产品经理所具备的超能力。没有客户的数字是空洞的,不讲情境的事实(需求)毫无意义。回答" 客户为什么会在乎我们的产品 "这个问题。产品经理必须在无管理权的情况下对他人施加影响。客户故事有助于工程师理解痛点。这个章节作者把产品经理夸成了一朵花基于授予佣金的模式(vested commissions)基于关系的销售文化是必须的。为独狼式的销售人员转变为团队一员做好思维转换准备。6. 成为 CEO 保姆型家长型不称职" 非我发明综合症 ":过于专注自己的公司,以至于觉得只要不是自己发明的,就不可能是什么好东西。你对某件事解释得越清晰,就越说明你理解它。​超越自己,成就自己​常识固然显而易见,但它并非平均分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全面

                          这本书内容非常全面,他不积极去创造,而且包含了创业。他给读者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建议,我相信每一位创业者都会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但它的内容因为太全面了,所以显得深度略微有些不足,而且有些松散。总之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推荐你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年度个人评价五星书籍之一它把最简单但已经足够有用的常识娓娓道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业者、产品经理必读

                              对于创业者及产品经理们而言,这是一本 ROI 奇高无比的书。作者坦诚、详尽地描述了他的创业历程及心得,实用性很强。认真读,好好用,能少掉很多坑、提高成功概率、加快推进速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你能看到未来,你就能设计未来

                                人一生有价值的工作时间大概是 30 年,在经济起伏时期,会经历多次的升迁、跳槽、创业。作者是苹果高级副总裁(iPod 之父、iPhone 设计者),谷歌智能家居 Nest 的创始人。但他也是从一家家小公司开始,体验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书里没有成长激励,没有职场规划,没有创业教导,只有各种故事和建议,遵循作者的职业脉络来分享一手经验,引导你 "如何把一件事情做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论是创业还是找工作都是一个很好的指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打算多读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开眼界

                                      真的要感谢书籍啊,若没有书籍,我们永远没有可能听到打造出 iPod iPhone 的产品大神、谷歌 Nest 创始人、硅谷投资人托尼・法德尔亲口讲述如何打造产品、如何一步一步创业、如何做 CEO 直至什么时候该离开公司的整个心路历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一名创造者

                                        本书的作者托尼 法德尔 是 ipod 的设计者,也是第一代和第二代 iphone 的设计者,他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创造。首先要获得灵感和想法,不断打磨和等待想法的成熟,使命感,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很重要。进入实施阶段,招人是最重要的事情,保持文化很重要,不同规模下的架构也不一样。导师和教练很重要,董事会很重要产品的设计和营销要同步进行,并且始终要牢记使命。创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产品和人。二者最重要的是人,大家围绕一个使命去做事,建立紧密的连接,无论成败,大家都获得了成长。将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热爱创造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实在了

                                          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喜欢到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只要是个人传记类的书籍都有这种喜爱。从职场到带团队,开公司,如何做 ceo 和董事会开会。过程让我身临其境,也时不时被逗乐 “原来即使这么优秀的人也依然还有躲不过上司给的愚蠢的决策。” 这本书太适合创业者阅读了!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