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中国变化记录

    一般,中国近几十年剧变,任何对时代的记录都是有意义。作者梁庄三部曲,用非虚构纪实文学记录自己的家乡和家族的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点滴,三部曲,个人感觉如果压缩成一部书还算精彩,三部书有点疲劳了,如同资料汇总,从文笔来说不如何伟,非虚构纪实难点是对资料的取舍,大量调查资料如何通过作者的编排,引人入胜,如同纪录片,好素材也需要好的剪辑,本书文笔平铺直述,对作者来说是他个人家乡的珍贵记忆,但对读者就一般了。看听书解读就好。作品缺乏镜头感,前两部好些。奇怪评分和我的看法相悖,但我也确实没有细读。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城市化带给中国村庄的变迁与困境

      梁庄妇女们面对的身份困境妇女出嫁前是用名字来称呼她们的,出嫁到后,她们的身份却被重新定义,原本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淡忘。姓名与人际网络难以建立起新的身份认同。一个人的姓名和人际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她究竟是谁。公共舆论顽固而冷漠,一旦形成了定论,当事人就很难为自己辩驳。当她想重新定义身份会遭到公共舆论的制裁。身份困境如何影响外出打拼的梁庄人回归故土的本质是为了寻找一种稳定的身份象征。离开故乡的农民很难找到容纳自己的组织,没有组织能够给他们集体的归属感,定义他们的身份。故乡成为梁庄人身份认同感的唯一来源。然而沉重的财务负担压的喘不过气,故乡资源有限,村民被迫离开世代生活的故乡,去大城市打拼。告老还乡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能的选择。身份困境让他们夹在农村和城市中间,离开了乡土却又无处扎根。这个令人忧心的问题并没有给我们现成的答案。合上本书,五奶奶,特立独行的吴桂兰、为生活努力奋斗的梁安、用令人痛心的方式告别人世的福伯。他们不在是抽象的农民的符号,而是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它更像是在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梁庄十年》

        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我想以 “梁庄” 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 “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以为可以活的更好,没想到更艰难了

          关于 21 世纪的第 2 个十年,到现在还有一些我自己可以记得的,我在这个时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活(那是真自由但也真迷茫啊),也开始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期(手机功能越来越多,用起来越来越方便),城市越来越大(记忆深刻的还是正在发展的这个城市有了第一条地铁的时候,那种欣喜想去体验一下)。当然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不好的就是看着房价一点一点的涨,看着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看着股票跌宕起伏,看着大家越来越忙也越来越焦虑,自己也焦虑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也要改变了。回想小时候的农村,我爷爷那一辈的老人几乎就是一直在农村生活的,他们就是兢兢业业按照国家计划办事。然后到了我爸爸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很多都会最多初中毕业之后就赶快去厂里工作,工作有钱了,就赶快结婚,结婚后爷爷那一辈可以说就解放了,每月靠着自己孩子给的生活费在低消费的农村也是够了。他们退休后就想到了书里的明太爷和灵芝大奶奶这一对,爷爷每天就是在村里遛弯下下棋什么的就可以了,而奶奶就做做饭等着爷爷回来吃,晚上睡觉有时候还要分房。到我爸爸这一代开始分道扬镳了,一部分依然在农村待着,依然按照老路走。另一部分就跟我爸一样到外面去了,在外面的也会在外面想着安家落户,毕竟外面发展比农村好。于是留在农村的有了下一辈就会想着自己要出去,农村也就渐渐开始有了荒凉的感觉。出来的这一波也不容易,很多奋斗一段时间发展不太好就回农村了,但也有像我爸爸一样的,很幸运可以在异乡安家落户,但却要为我这个下一辈考虑了。在我爸那辈之前结婚可以说很容易的,因为大家都差不多。而到了我这一辈可以成家立业之时,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当然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比较条件,毕竟谁都想要好的,结果增加了预备成本,执行起来不容易。我爸本想和我爷一样办完事就好退休了,但现在还是要继续拼搏,不能休息。很多时候就是催催我这个下一辈,不行了喝点酒什么的,压力排解不容易,太辛苦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2022年读完的第十八本书!

            当写作的目的和主题开始鲜明时,却感觉少了一些什么。可能适应了《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那种探索的混沌,反觉清晰的味道倒不地道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品的文学性、可读性都一如即往的好!但不确定这样村庄志的主题确立会不会为作品加分!『我想以 “梁庄” 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 “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孤独的鸟儿在自嘲》

              从上一本书《乡土中国》中让我领略到中国乡村的历史和中国身上的那段经纹脉络,而这本《梁庄十年》给我的感受更像是乡土中国的再创造和故事续写,为何这么说呢,那当然离不开中国老百姓的底层原始色彩,然而这层最原始的底色,也正在被时代所续写,但又不发称得上是新的续写新的篇章,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了冷漠,房屋和金钱成了个人成功的标识,每天都想着为那寸金土地盘算,好像也成了人类之间唯一能够拿过来攀比的物件,像是在炫耀证实什么,但却又有些内敛,人们变成了一个工具化的零件,上学,结婚,外出工作,回家盖楼房,给孩子置办婚礼拼搏,帮带孙子,然后被遗忘或是孤单的死去。。。。。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是必然,没有人感到不正常。潜藏在记忆中的那寸方塘,后被推平后被房屋取代或成了垃圾的容身之处。相互之间的友邻朋友在巷道中像是黏糊在一起,只有再分别的时候,被家人一句 “xxx 回家吃饭,而散去” 而今却被手掌大小的显示屏所取代通过指尖的滑动隔着屏幕交流看似拉进了距离,却未从未被拉近过人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门前小地及其干道上的那片洼地,早已填平,回望今朝,街屋陋巷之间尽是拔地而起的楼阁,像是在炫耀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物质生活有所提升,但也失去原有的市井气息,走门串巷成了事由的必要条件,孤守的老人四处张望,或是久久伫立,又或是坐于庭院,期盼着子女的归来,同时又思索着或是期盼着哪位老朋友能够到来。时下,门前国道上,在这个时间点也再一次迎来少许有的汽车,前往另一方热土淘金的故乡人不知现在是否回到的家中,诉说着这一年的生活和苦楚又或是邀请少许人走街串坊相互招呼,坐在一起,谈天说话,将一年的苦楚都化为杯中的酒,去慰劳飘走的灵魂。孤独的鸟儿依旧在自嘲,诉说着明日的街头巷尾,或是发出妄想和猜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印记

                农村始终是落后封建的代名词,最怕的就是别人的风言风语;这本书写出了农村的生活,也写尽了农村女性的不得已,唯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到骨子里了,梁庄与许昌不是太远,风俗几乎一样,读梁庄心绪跟着字走,开心,滋味多多,要经常读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村庄的十年 人的十年 时代的十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村子的记忆

                      自小在村子长大。父亲 18 岁投奔亲戚来到新疆,又在伊犁偏远的山村自谋生路。安稳后,父亲回老家,母亲跟来。没有彩礼,没有陪嫁,就跟着来了,那时老家穷。有了地,父亲下苦力,有了收入。姐姐出生,条件也慢慢变好。没两年我和妹妹出生。三个孩子,父母更加辛苦,但日子过得不错,房子从一间变成两间,也有了家具。日子一天天的过,很平静。但姐姐病了总是头疼,那时她十二岁。父亲带着四处看病,查出是脑瘤,动了手术回家休养。可没多久复发,第二次手术后再次回家。看着姐姐一头黑发变成了光头,还有两道长长的刀疤,感觉陌生。现在已经想不起她的样子。她留着齐耳短发,个子高,学习好,眼睛大。姐姐最后还是没熬过去,在痛苦挣扎呻吟中,还有恐惧,夜里走了。那时我却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姐姐。本来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为姐姐看病花去全部积蓄,还借了不少。还好,父母真的伟大,凭着种地,上山挖药,外出打工,靠着一身力气,支撑着这个家。记得上小学,一天中午回家吃饭,母亲让我给父亲送饭。当时外面下着小雨,还想着到哪送呢?母亲说去地里,你爸在拔草。我提着饭来到地里,远远看到父亲打着伞蹲在地里。走近叫声爸,他转过头来,面带微笑。看着他裤子湿透,满脚的泥土,雨水从脸上滑落,当时热泪盈眶,心情难以平复,递过饭转身就走。转身的一刹那,泪就止不住了。还是说说村子吧。我们叫它六小队,是个汉族队,村东头是个牧业队,主要是哈族回族,西头叫大队也是哈族回族,我们在中间。村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我家前面来自四川,左边是甘肃人,后面两家一个山东一个江苏。那时家里的孩子多,都有三四个,一起玩很热闹。以后就是一起上小学,初中高中就各自去了,上大学的不少。现在我们一起长大的,上完学的,基本都在外面。现在村子里老人多,年轻人少。每次回去,有些冷清,不像以前热闹。过年回来大家还会聚一聚。出来久了,常会想起村子,也回去看看住几天。还记得第一次住进砖房的激动心情,还记得自家院子成熟西红柿的美味,还记得葡萄树结出葡萄还没熟就摘了吃的酸涩味,小时候在那个里院子长大,看着土房变砖房,看着煤灯变电灯,看着自己长大离开,看着周围老人离开。感谢,父母都好,家里也好。有时间,带着他们回去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村庄志

                        读本书的时候时常会恍惚透过书中的文字看到了自己身边人的样子梁庄是河南的一个村庄梁庄人的交谈用的河南方言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读到的时候经历一个自然的普通话默读到大脑里联想到家乡方言这么一个奇妙的过程我不在村庄长大连接我和村长的是我的外婆小时候每年都要回外婆家 — 一个山里的小村庄几次村庄的人不熟悉我,只知道我是 xxx 的孩子我也不熟悉村庄的人但每次回去之后都会有类似的场景:听一些不知名子、不知关系的人闲谈,谁谁谁如何如何了、谁谁谁现在在外面哪上班、谁谁谁家里有婆媳矛盾了等等中国现在还有大量的村庄还有大量的人以书中所描述类似的方式生活,和村庄保持着联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通过梁庄这个田镇的聚焦,把中国近代的农村变化写的入木三分。从风俗、人文、亲情、土地、官场几个方面入手。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讲明白农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梁庄十年》

                            本书是梁鸿 “梁庄” 系列非虚构作品的第三部。2010 年,系列首部《中国在梁庄》出版后,就在学界内外引发了关于农村问题的广泛讨论。十年间,作者持续关注家乡人的生存境遇,在本书中呈现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用数十位家乡人真实的人生故事,组成一幅中国当代乡村生活的全景图。本书核心内容:1. 梁庄妇女们面对的身份困境。2. 身份困境如何蔓延到了那些走出故乡,在外打拼的梁庄人身上。本书反映出中国当代农民面临的身份困境。在传统的中国乡村,身份困境原本主要限于女性。而随着城市化乃至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脱离乡土,到异乡打拼,身份困境也就在这种背景下蔓延到了更广大的农民群体的身上。梁鸿提道,她写梁庄,就是想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的存在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尽可能细微地体察书里的人物和故事,然后自己来思考。这种思考是开放性的。梁鸿的非虚构写作本身就是对身份困境的一种有效的回应。五奶奶、霞子妈、梁鸿的大姐、二姐、美丽的燕子、特立独行的吴桂兰、为生活努力奋斗的梁安、衣锦还乡的梁学军、韩义生,还有用令人痛心的方式告别人世的老人福伯。梁庄人不再是抽象的 “农民” 或者 “农民工” 这样的符号。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过去,在此刻,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同一片真实的土地上。他们的生存境遇也许剥夺了他们的身份,但是梁鸿通过写作,告诉了每一个读者,她的乡亲们,到底是谁。《梁庄十年》这本书里,还有一处非常打动人的地方。在那天傍晚,梁庄的妇女们发生了那场关于姓名的争论后,梁鸿专门进行了调查,她找到了这些妇女的姓名,把它们写在了那一节的结尾。“五奶奶,她的名字叫王仙芝;“霞子妈,她的名字叫赵秋艳;“曾在西安待过的二堂嫂,叫崔小花;“虎子老婆,叫王二玲;“那个撕掉张香叶小字报的韩家媳妇,叫李先敏。” 把名字还给丢失了名字的人,拂去厚重的尘土,让我们看清他们的脸,这或许就是《梁庄十年》这本书能做到的,最珍贵的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北京女博士 10 年返乡见闻」】梁庄是河南一个小村庄,作家梁鸿为了记录梁庄近 40 年来的变迁,回到故乡,通过 5 个月的走访,写成《中国在梁庄》。2013 年,她又沿着梁庄人的打工路径,走遍了全国 20 多个城市,考察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状态,写就了《出梁庄记》。2021 年,《梁庄十年》出版,梁鸿再次回到故乡,重访当年书中记述的人和事,“女孩子们就是一个‘芝麻粒儿那么大一个命’,撒哪儿是哪儿,地肥沃了,还行;地不行了,那你就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不去的人,回不去的故乡。那悠悠的乡愁久久在故事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梁庄的故事不只在梁庄。读的过程中我会一度想起自己村子发生的那些故事,那些人。读来完全没有陌生感,就像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故事虽然简单,故事读完后的那种感觉却反复涌上心头,值得去深思体会。一直想好好记录一下我的大家族的故事,这本书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和事件,有欢乐、悲伤、痛苦、焦虑、成长、死亡、离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身临其境的生活场景

                                      这几乎让人吃惊,而且感觉美妙。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度过,因为有真实的时间长度和真实的人生长度,感觉到人物本身也具有矗立于山河之间的、近乎永恒的真实性。包括我自己。我觉得我真的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分子,消融在梁庄,和梁庄人一起,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看历史洪流滔滔而来,共同体味浪花击打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梁庄十年

                                        相比于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更晚,更贴近我们当下的生活。书中还是如前两本书那般,记录了梁庄这些人所发生的故事。有漂亮女孩的故事,有灵魂舞者的故事,有敬守孝道的故事,这些故事,动人而真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梁庄就是整个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农村的缩影。我们的根在哪里?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我们真的从内心做好准备了吗?历史的大潮滚滚而来,我们该何去何从?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