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英] 玛戈特·华德尔著《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

    【格式引文】[英] 丽贝卡・伯吉斯,[英] 玛戈特・华德尔著,杨维玉译.10-14 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塔维斯托克诊所・了解你的孩子). 万千心理.2019:9.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uHkIi1Y0ZuplzN2 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着重于 10—11 岁这个年龄,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幼小,且年龄 “终于” 有两位数了,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他们开始了解成人的世界,并想参与其中。他们会经历逐渐独立的过程,同时又相当渴望成为某个团体的一分子。作者丽贝卡・伯吉斯(Rebecca Bergese)阐述了许多与家长和专业人士相关的议题,例如,如何在支持孩子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了解孩子们在此阶段发生身体变化的感受;学校生活与欺凌行为。作者为如何支持即将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们提供了中肯的建议。第二部分让我们了解了 12—14 岁这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方面,包括独立、界限的试探以及对生理与心理变化产生的影响。作者玛戈特・华德尔(Margot Waddell)给出了富有思想性的评论,利用生动的案例,真实地呈现这些议题。她深知这些 “新的” 议题各有渊源,并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当独立的强烈渴求撞上过往的行为模式及对获得安全感的希望时,所发生的转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天休假,在得到漫无目的地搜索,偶遇了这本书。女儿正处在这个年龄段,从前她特别粘人,是妈妈的跟屁虫。不到半年的时间,像变了个性格一样,独立,冷静,自尊。作为妈妈一时不知所措。突然不会和她沟通了似的。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安心了许多,原来这是一种解耦,是这个年纪孩子的正常反应。书中还有很多场景,都能帮助我理解这个年纪的孩子。感谢遇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道了很多,但书中的理论在照搬到我国现实,还是需要结合实际,去探讨文化国情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很遗憾这本书并没能帮到我太多

          养育的过程是无法私人定制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很幸运我的孩子很优秀,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引导他度过他的青春期,遗憾的是本书并没能帮到我太多,希望开卷有益能帮到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予信任和尊重,给予随叫随到的帮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在想被理解,又不想被理解的阶段,需要来自家庭的关心,又不想被家长们过度关心。家长们要始终表达善意,给予尊重的距离,克服孩子慢慢远离的焦虑和不安。让孩子知道家长始终如一的站在那里,随时准备给予孩子们需要的帮助。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接受挑战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甚至家长的挑战会更大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2-14,矛盾的成长阶段

              这个年龄的孩子,追求独立又想获取帮助。矛盾、无奈,等等。家长不能唠叨,也不能远离。这个度的把握需要每位家长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指导

                在孩子经历重要的青春期的这几年,要放下偏见,从书中给出的建议着手,多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种种的行为,并从行为中探究深层次原因。本书无疑是一部兼有工具书功能的手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