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高质量企业管理手册
非常好的一本关于如何做好日常管理的工具书。读完本书我有一个遗憾和三大收获。一个遗憾是,为什么这么迟才遇到这本书,要是早些遇到该多好。三个收获。一是好的企业管理一定是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再实践。这个和拉卡拉的四步方法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是管理质量标准化很重要。企业是靠人去实现发展的,但人却是最难管理的,要想统一目标,实现发展,用浩然总的说法,就是 “入模子”,也就是管理标准化,虽然这并不能保证 100% 有效,但却能够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显著提高应对风险的确定性;最后,就是成长。企业的成长,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人的选择。企业的成长建立在骨干成长的基础上。实现成长,靠的是学习型组织这个特点去实现的。而这就是企业文化,就是价值观。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适合不时拿出来翻看,适合团队一起学习,适合所有希望提高基础管理质量的企业管理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步步教你如何打胜仗这本书的作者是孙陶然,就是著名的《创业 36 条军规》的作者。我当年在读书时,老师还送过我这本书。如《创业 36 条军规》一样,这本书中也是干货满满,非常推荐大家自己去详细地读一读。我把其中对自己比较有启发的几点记录下来:1. 五行文化(1)金文化: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当中,核心价值观对于企业文化来说非常重要。要想贯彻企业文化,首先要天天讲,亲自做,融合进业务。(2)木文化:十二条令。包括守时,负责,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等,把这些 12 条令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血液中。(3)水文化:四环方法论。先问目的,再做推演,亲手打样,及时复盘。带兵就是:我做你看,你做我看,评论,我做你看,你做我看,评论。(4)火文化:执行四步法。设目标,控进度,抓考评,理规范。(5)土文化:领导力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个最早是由联想的柳传志提出来的。只有人对了,战略对了,兵带好了,仗才能打得赢。2. 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四条素质。(1)志存高远。(2)意志坚定。(3)心胸宽广。(4)保持学习。3. 如何说到做到?(1)想清楚再承诺。(2)承诺的时候要留有余地。(3)承诺了就要竭尽全力去做到。(4)做不到要第一时间告知对方。以上就是我觉得特别有收获的几点,类似的好的内容,书中还有特别多,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原书。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这是写给一线管理人员的实操大全,为领导者提供了一套清晰、完备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工具。全书详述了如何运用五行文化,将管理分为五个层次:核心价值观、十二条令操作框架、管理方法论、执行四步法和领导力三要素。对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有重大参考价值。本书的核心内容:按照 “五行文化” 构成的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讲述三个问题:第一,在现代社会职场中,要成为一个靠谱的有能力的人,需要做什么?第二,从员工晋升到中层干部,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第三,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这是一套能让领导者和普通人共享的行为规则,也是一部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的进阶指南。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汇合起来,看作一个系统,通过系统运转来实现企业有序管理和不断进步,这就是所谓的 “五行文化”。因为 “五行文化” 中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互相促进、连为一体的,所以作者提出了用文化管理公司、用文化 “带兵打仗” 的主张。具体来看,“五行文化” 中的核心价值观,能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要向何处去的问题,让组织成员产生共同的方向、使命和愿景;十二条律令界定了沟通和行为的基本准则,让所有人知道如何交流行事、如何令行通报,让企业成为一个令行禁止的组织;四环方法论、执行四步法告诉所有人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管人、如何管事,能够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这些广义的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再加上组织的 “领导力三要素”,足以驱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五行文化” 的各个层面和要素是层层递进、互相关联的。比方说,“五行文化” 的第一层核心价值观和第二层基本行为准则,既是对一般员工的要求,也是对所有组织成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员工;同样的道理,中层干部要有管人和管事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又会成为上级考核他的标准和依据;甚至对最高领导者来说,他的任务是引领企业,但这项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也取决于他的自我管理是否到位。所以在 “五行文化” 的管理体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要求,并且在不同管理层面之间,存在着像 “金木水火土” 一样的相生相克、绵绵不绝的关系,这就是它的独特和玄妙之处。至于 “五行文化” 的效果怎么样,作者非常自信。他说,“五行文化” 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也许它不是最先进的文化,但确实是有效的文化,“如果能够固化下来,至少可以解决 80% 以上的管理问题。” 作者的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有待时间的进一步考验。不过既然它有一套能让领导者和普通人共享的行为规则,并且指出了从自我管理到管理他人的成长路径,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拿过来试试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