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在马尔克斯一生的创作中,新闻和非虚构类作品占比接近四成,即使在他成名之后,他也仍然不放弃新闻记者的身份和理想。他觉得不讲真话的新闻才是小说,而无论是通过新闻还是小说,他都在讲述历史或人类现状的真实。所以有时候,去辨别马尔克斯的作品的文类是徒劳的也可能是无意义的。比如《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绑架新闻》这几部作品到底哪部是小说,哪部是新闻报道?《百年孤独》《族长的秋天》《迷宫中的将军》哪部是小说,哪部是历史?哪些是虚构哪些又是非虚构?或者用你可能常听到的说法,哪些是魔幻,哪些是现实?我在解读《百年孤独》时,再接着和你聊聊马尔克斯的叙事三十六计。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马尔克斯的畅销书是自己卖出去的吗?马尔克斯的畅销书是自己卖出去的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带着这个问题我读完了这本书。起因是我自己需要卖《长期主义的 101 个基本》我的首部作品,但着实是发愁的。听闻剑飞老师谈到:卖书也是一项能力,需要锻炼。看看马尔克斯的第 1 本书,再到《百年孤独》。便开始找了这本今年 6 月才出版新书来 “八卦” 一下。与之相关的信息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 1952 至 1953 年决定前往马格达莱纳地区,寻找自己的根源。这个机会源于名叫胡里奥・塞萨尔・维莱加斯(Julio César Villegas)的人,他是一位流亡的秘鲁企业家,在巴兰基亚做分期付款的售书生意,并邀请加西亚・马尔克斯当他的代理人。加西亚・马尔克斯在 1952 年 12 月接受了这个提议,因为这既能赚点钱,又能研究自己的根源。不难看出,马尔克斯也算是写书和卖书的技能同步开始练习的。第一本小说的写作时间是 1952 年 3 月。开始卖书的时间是 1952 年。都发生在其 25 岁的时候。虽说我现在 25 岁距离我很遥远了,但比起梅耶马斯克 46 岁出书、《与神对话》是 52 岁出版的、罗振宇 40 岁出书,我还算年轻。出书的年龄不可较劲,如果要较劲就要把力气放在切实的写作上。就像这本传记带给我的答案 ——1 分灵感,九分汗水。 在《先驱报》工作期间(1950 年,23 岁),他养成了勤奋工作的习惯。根据弟弟路易斯・恩里克的说法,他的秘诀就是每天都坚持写作。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说过,成功的秘诀就是 “一分灵感,九分汗水”。20 岁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第三次无可奈何》竟然穷到没有 5 分钱买报纸。他的父亲也不支持他写作,甚至断言 “你就等着靠写几张纸为生吧!” 但他对写作的热情和勤奋持续了一生,用他的话说:我只知道,从 17 岁到今天早上,我每天早早起床,坐在键盘前写满一张白纸或填满空白的屏幕,唯一的任务就是写出一个前所未见的故事,让一个不存在的读者获得快乐…… 一想到会有 100 万人阅读我在孤寂的房间里用 28 个字母和两根手指写出来的东西,我就觉得这太疯狂了。直至老年在别人认为自己已不具备出书能力的时候,依然固守自己的热爱,写下一部部的作品,创造别人眼中的不可能。2009 年 4 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出版商卡门・巴尔塞勒斯(Carmen Balcells)表示,她不再期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新小说问世,因此人们对马尔克斯即将出版新小说的希望落空了。她告诉智利《第三日报》的记者:“我认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会再写其他作品了。” 他的传记作者杰拉德・马丁也表示赞同:“我也认为加博不会再写书了,但我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作为一名作家,他能在自然生命结束之前的许多年拥有完全连贯的文学生涯,这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无比满足。” 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有许多未发表的手稿,有些是小说草稿,而且没过多久,他就反驳了这些言论。根据伊丽莎白・纳什的报道,马尔克斯 “愤怒地否认了他再也不会写作的报道,这在出版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加西亚・马尔克斯接着说:“这不仅是假的,而且事实是我除了写作什么也不会做…… 我是一名作家,不是出版商。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烤箱里烤的蛋糕什么时候可以开吃。我们计算了一下,这样热爱写作的马尔克斯卖《百年孤独》是在 40 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则是在 15 年后,也就是 55 岁。40 岁很难预料到 15 年后会因为这部书获得诺贝尔奖,但能持有的是自己的这份创作热情。大多数人可能还是觉得马尔克斯的天分是不可估量的,我从书中看到的是小时候的家庭氛围对于他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培养。他能接受外祖母关于房子的恐怖故事,也乐意听外祖父关于真正的死亡的战争故事,乃至痴迷到可以忍受疼痛:加比托会黏着外祖父,倾听所有的故事。曾有一位来自西安纳加的朋友来访,他也是参加过 “千日战争” 的一位老人。和外祖父待在一起时,小加博就坐在这位绅士的旁边聚精会神地听着,但是他们给小加博搬的椅子压住了他的鞋子。他忍受着,一声不吭直到拜访结束,因为他心想:“如果我说了什么,他们肯定就会发现我,然后把我赶出去。” 这位未来的小说家倾听的决心如此坚定,哪怕忍受着极度的不适,也不能错过听故事的巨大乐趣。因此,你不能说马尔克斯就是天赋型选手,他确实热爱并且格外努力的去写了。虽然书中对于马尔克斯是如何卖书的着墨很少,但这本书却一五一十的告诉我们他所写的著作的灵感和具体内容,更多的是以作品为主线描述了马尔克斯的一生,而不是以生活琐碎去写。我也知道这应该不是描写他的最全面或者权威的传记,但这样一本书依然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也一定程度上在做同样的事情 —— 阅读、写作。我也从马尔克斯的写作之路中看到了他受哪些书影响,我想,每一个作家都一样,他们或许认为的伟大作品不同,但他们都是从佩服到模仿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而卖书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因为对写作的无比热爱,所以卖出自己的这份热爱也就不难了。向这样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学习,也期待自己的 15 年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