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873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政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逻辑

    兰小欢这本书脱胎于大学生课程,可以说是代表了学院派对中国经济的最基本的、共识性的看法。这本书讲的是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的最基本逻辑。它不像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之类的书说的那样神,不像某些官方学者和民间人士的书说的那样感情化,也不像西方谈中国的书里说的那样空泛。这本书应该作为认识的起点和争论的基础。

      66
      9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电子书组的同事找到我,让我给一个 2021 年的年度关键词,还有一本年度好书。我想了想,这一年看了不少书,但感触最深的就是兰小欢教授的这本《置身事内》。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我脑子里浮现出的,恰好就是这个词 —— 道德直觉。这一两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很难再根据常理去解释当下,经以往经验形成的逻辑推理也很可能不起作用。那怎么办?悲观地放弃么?兰小欢教授在结束语里面的一段话,一下解答这个困惑,很受启发。摘录在这里:虽然见过的问题和麻烦可以再写几本书,但经历和见闻让我对中国悲观不起来。我可以用很多理论来分析和阐述这种乐观,但从根本上讲,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 “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

        58
        10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定力是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

        2021 年看似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其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型确定性时代。这种新型确定性,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巨大体量带来的运动中的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政策变得非常透明,非常确定。2021 年,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我选 “定力”。这意味着,想要理解中国经济,就要理解中国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复旦大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刚刚出版就好评如潮,除了书写得好,也能看出读者对了解这一问题有热切的需求。《置身事内》既从微观探讨了政府的运行机制,也从宏观分析了这种独特的政府运行机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既讲了这种体制的来源,也讲了现状和未来。这本书对读者极为友好,思想深刻而又表述浅显,相信很多读者读完会感到相见恨晚,醍醐灌顶。

          25
          2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找魂

          未来的演绎 1、如果将来人口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和美国一样,可能生活在任何一个省的生活质量,是差不太多的。2、如果打破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建设的垄断,集体土地农村土地也可以入市的话,那么对住宅用地的供应也将会大幅度的增加。但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可能没有这个动力去做。3、如果改间接性税为直接税的话。那么税收的征收环节会由生产环节走向消费环节,那这样会有利于政府鼓励消费。4、流通税改资产税的话,有助于降低人们对某些资产、比如房产的迷恋,也有助于共同富裕。现金流比较差的人持有大量资产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5、投资的主体如果由政府改为企业的话。可能效率会更更高一些。几个小思考:1、都说要融入全球市场。可是全球市场不也是局限在这个球内的市场?为什么国内市场不行?不行的原因在哪里?如果能打造一个高效的国内市场,是不是也是相当的有效?2、跟着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来进行投资,可能是一个不错。同时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投资的都是一些国家需要的重点扶持的因此相对的来说,政策风险也会少一些。3、提到房地产通常被称为经济周期之母,根源在于内在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按揭创造几乎无限的新购买力,而另一方面不可再生的土地城市资源却供应有限。因此地段核心是关键。4、如果时针回过去,你知道中西部的供地要大于东部,你会不会想得到更大的房子而留在中西部?事实上,如果你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则是吃了大亏。你应该前往就业机会更多、经济更好、土地供应更好的东部城市。你应该选择钱更多的城市,选择更具 “稀缺性” 的资源,然后等着电梯带你上升。可以让我们做到这些似乎也很难,就如同懂得那么多道理,任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我们需要不断找魂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置身事内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评价五颗星!
            🎈本书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微观机制开始,到宏观现象结束。总结一下,这一模式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过程中 “重土地、轻人”。第二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竞争中 “重规模、重扩张”。第三个特点是经济结构上 “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第五章和第六章分析了前两个特点的得失,并介绍了相关改革。第七章则分析了第三个特点。其优点是能快速扩大投资和对外贸易,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缺点是经济结构失衡。对内,资源向企业和政府转移,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偏低,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对外,国内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加剧了贸易冲突。 经济结构再平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伴随着国内的痛苦调整和国际冲突。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期,而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第二大经济体,百年来首次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对欧美主导的经济和技术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也面临巨大反弹和调整。其实对于常年关注我国经济改革的人来说,过去的 40 年中没有几年是容易的,经历过几次大的挑战和危机。可以调侃地说经济增长不是请客吃饭,是玩儿命的买卖。站在岸边只看到波澜壮阔,看不见暗潮汹涌。 🎈至于说落后的工业国在崛起过程中与先进国之间的种种冲突,历史上是常态。盖因落后国家的崛起,必然带有两大特征:一是对先进国的高效模仿和学习;二是结合本土实际,带有本国特色,发展路径与先进国有诸多不同之处。虽然第一个特征也常被先进国斥为 “抄袭”,但第二个特征中所蕴含的不同体制以及与之伴生的不同思想和意识,先进国恐怕更难接受。
            🎈未来不可知,对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 “发展” 的观念。一方面,理解发展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能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过去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也不可能一直有效。若不能继续改革,过去的成功经验就可能成为负担甚至陷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抛开意识形态,不断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展道路。

              4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置身事内

              读完容易领悟透彻艰难,国非一人之国,民非一己之民,宏大叙事应当置身事内。本书解读了地方政府、财税与政府行为、投融资与债务、工业化、城市化不平衡、债务与风险、国内国际失衡、政府与经济发展等,在坎坷的翻阅中见识了中国政府和经济发展的真容,更期待祖国一直活力满满稳扎稳打。不管怎样,这本书是真的不好啃!不过还好,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1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发展的作业不是抄所能解决的

                未来不可知,对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 “发展” 的观念。一方面,理解发展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能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过去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也不可能一直有效。若不能继续改革,过去的成功经验就可能成为负担甚至陷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抛开意识形态,不断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的多

                  借用万 sir 精简评论:“本书对中国政府与经济互动逻辑认识的起点和争论的基础。” 对互动的微观行为及其对宏观现象的影响,书中注重解释 “是什么” 和 “为什么”,涉及 “怎么办” 时,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 “我” 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的多。” 鸡腿:作为培养 “比较” 视野,需要大量的阅读,本书在每章末尾设立了 “扩展阅读” 书单及推荐理由,涉及中国政府与政治、财政和税收、政府投融资与债务、城市化与不平衡、债务与风险、国内国际风险、…… 经济史等主题,是入门进阶的宝藏书单。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才对中国政府的困境和博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常听说的 “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影子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等词的来龙去脉都有所涉及。中国政府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制度和形式转变之后,在面对滚滚洪流之中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心翼翼在书中展现的十分透彻。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回顾过去,会觉得很多地方有不妥之处。但站在当时的情况看,到了历史关头,必须做出选择,没有商量的余地。任何制度和政策的研究到落地,都有漫长的过程,其中的变量,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着动态调整。我们今天的所面对的现实,来自过去一步一步的实践所实现。至少当下的时代,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好的时代。当时代的分水岭到来之后,个人如何选择,国家如何转变,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在如此快速变化的时代,我看不到十年后的具体生活场景,但我始终相信,十年之后的我们一定会更好,这种信念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贯彻执行的朴素的道德直觉。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事内

                      2022 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感谢得到,这本书脱胎于作者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课程授课的讲义,让我们这些虽然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听课的普通人,也有机会得到那么好的学习机会,这是新年最好的礼物。置身事内是这本书最好的注脚,40 年的改革开放是又何止是政府出台的政策在主导它的方向呢,每一个中国人都亲身参与其中,并或多或少都因此收益。作为亲历者、实践者、观察者,我们有切身感受,理应对其了解得更多一点。影响很深的一句话是,重大政策的出台,都不是想象得那么容易的,这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看不见的博弈、协调、妥协和问题解决机制。我们应该报以敬畏之心,用更深刻的眼光去理解,而不是想当然得用自己的思维视角去狭隘地解读。2022 跨年演讲的最后部分,那段话记忆犹新,作者把他对中国的乐观解读为朴素的信念,并接受这种局限性,不打算改变。当我读到后记这一部分,仍然深受感动,每每都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成长在一个中国发展和崛起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和鼓舞。这本书的每一章最后的结语部分是精华,除了能把这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还能够给出非常多的扩展阅读书目,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的课题给出了有益的参考。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策和改革

                        2021 年得到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 “是什么” 和 “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 “怎么办” 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 “我” 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基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四二三破万卷” 得到 “年度书单 TO10 这本兰小欢老师写的《置身事外: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是我最想看的,本书是通过微观机制与中国政府政治对中国经济的解析,其中讲到了房价、银行、贸易等问题,中国政府对经济改革体制与战略分析,在很多时候有一部分民众总是喜欢拿中国本土情况跟国外进行比较,就拿这次新冠疫情来说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全面放开了政策,但中国依然实行清零政策,国情不同文化属性不同不能照搬过来,不然会出大问题的。而中国需要坚持的 “实事求是”,坚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推进改革,才能找符合中国特色政策。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市场经济都是有政府主导,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但同时也留下很历史问题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这是当时国情所决定的而政府也慢慢从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型,让经济有个良性的发展。看完本书给最大的启发是中国是一个文化属性非常强的国家,在过去 6000 年形成的中国文化要一个人 70 多年中国政党形成的文化我们还是给一点时间,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未来更可期,用文章开头话 “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 “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 感谢兰老师分享,认为我又更深入了解我的祖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政策》

                            本书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 “蛋糕” 的分配,也参与 “蛋糕” 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相关因素的提取和组合,本质上是对 “何谓重要” 这一问题的反复考量,其判断标准只能在比较中产生。这一 “比较” 的视野,要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开,既包括跨地区、跨国家的比较,也包括跨时期的比较。研究者不仅要深入了解本国现状和历史,也要了解所比较国家的现状和历史。比较数据和表面现象容易,但要比较数据产生的过程和现象发生的机制就难了,而这些往往更加有用。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理解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理解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对 “历史” 的延续性和强大力量心存敬畏,对简单套用外来理论心存疑虑。无论如何,经济学的主要作用仍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和产生。学术的这一 “提问” 作用不应被夸大,也不应被贬低。世事复杂,逻辑和理论之外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权衡、取舍、调整、改进。但发现和提出好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且 “提问” 本身,往往已蕴含了对解决思路的探索。切中要害的问题,必然基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刻理解。因此,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者,“实事求是” 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都是不会过时的精神。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县委大院》看如何“置身事内”——我读《置身事内》

                                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体制和中国经济的通俗读物,我很推荐大家都来看看。虽然内容本身并无太多新意,但每个议题都写得简明清晰,多个议题的内在联系也讲得透彻,而且内容和材料都非常新。可以说是理解我们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如何运转的入门书籍,熟悉这个主题的读者应该也能在字里行间读出更多深意。好多专家都进行了很有深度的分析,我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不够接地气。当然,有一种可能是他们也不好说得太白。 我自己一直想要写一篇更靠近基层的书评,也是怕太敏感。直到我看了《县委大院》这部电视剧,我觉得两者可以结合起来了,我找到了相当适合的置身事内的小抓手。因为我可以举里面的例子,它能播出,就反应了不是极个别人发现的极个别现象,也不是我个人之言,这看起来是在深度推荐这部电视剧(可以这么理解),但我实际上更推荐的是书,你加剧更好理解。 为了更好的理解书名所概括和倡导的四个字 "置身事内" 具体是怎样,我们就从电视剧的一个关键词 ——"环保" 说起,看看置身环保工作的事内,如何理解中国体制和中国经济。 环保工作要怎么做呢?可以用兰小欢教授在书里说的四个字 —— 条块结合。这也是中国体制的运行基础,"条" 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广义上政府管理纵向是通过中央、省、市、县、镇、村这样六级组织串下来,层层把任务分解下来。 "块" 则是同一层级的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例如环保工作在电视剧里就包括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农村农业局、水务局等等主力部门,还包括财政局、公安局、信访局甚至妇联等等辅助部门。 兰教授说:"在任何体制下,权力运作都受到两种约束:做事的能力及做事的意愿。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资源,后者取决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条 "上面的权力运作会顺畅一点,反正从中央的书记到村里的书记,是找得到具体负责人的。 而" 块 "上面的则麻烦一些,例如说有做事能力的部门他不想做事,有做事意愿的部门他可能开展不了工作。为了克服找不到人负责,实际中常会见到的典型运作方式是:由一个上级领导出面统筹,联合多个相关部门成立一个环保领导小组,指定小组中一个部门为牵头部门,在其中牵头负责主要工作。 在这里牵头部门就是生态环境局了,其他部门负责配合。如果牵头部门沟通不了,各个部门都推诿扯皮,那么就由上级领导出面来给大家协调。所以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去,这样的话,责任才能真正得到确定。 电视剧中," 条 "的体现就是省的环保督导组到下级检查,先是到市里,再到县里,具体可能是到镇村。他们在县里的企业检查没问题,但是突击村里的法兰厂却发现还是没有环保设备,上次要整改的不到位。 这样板子就一级级打下来,县长去市里做检讨,镇村干部虽然没有说怎样处罚,但是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肯定是停职检查、通报批评之类少不了,出了问题就要有负责人。这样大家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位。 而县长之所以去检讨,就是他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所以他要把" 块 "这些部门协调起来,让事情不再发生。例如让生态环保局写汇报、让市场监督局加强监督、让财政局拿出钱来、让信访局收集好群众反映的情况。 信访局,是重视群众关系,专门负责对接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部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好像很敏感又若有似无的政府部门。电视剧的开头就是法兰的工人停工了要到市里上访。" 上访 "两个字打起来好像都会被屏蔽,你看敏感不敏感。实际上信访局没有什么实权,它的功能就是把群众反映的各种情况反馈到相应政府部门。 它像是我们现在流行的中台,把前台的信息统一接触之后,能给予回答的给予,不能解决的,根据不同性质导流到后台处理,再把后台处理情况反馈给前台。例如说工人反映停工经济困难的,转给民政部门;群众认为工程队乱拆迁的,转给住建部门;有人反映县委老书记的房子为什么不用拆的,转给监督部门。 这样群众就跟政府联系起来了,这是" 块 "联系。还可以是" 条 "的联系,就是他们也可以到自己所属的镇村反映情况,这叫" 属地管理 "。而上面大家通过信访局所反映的三个问题,也是落实环保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 工人生活要给找出路,拆迁的标准和范围要解释清楚,工作过程中的" 特权主义 "这样的硬骨头更要啃下来。而做那么多,既是为了环保,也是为了发展经济。以此,我们更能理解什么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拆迁完成了,土地腾出来了,就可以招商引资了,具体到《县委大院》就是可以完成" 滨海新城 "的项目了,这也是《置身事内》这本书提到最多的" 土地财政 "。所谓" 土地财政 ",不仅包括巨额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还包括与土地使用和开发有关的各种税收收入……" 当然地方政府本来也不是靠卖地赚钱,它真正要的是土地开发之后吸引来的工商业经济活动。" 所以光明县有了具备商业价值的土地,就可以发展房地产,最好是商居两宜的。这样就可以带动商业发展也可以带来人气,这样就有一个县城的内循环。 县城发展好了,附近乡镇的年轻人可以到县里打工,支持县里的发展;还可以在县里定居买房,形成了繁荣的氛围。而县城也可以通过溢出带动乡镇发展,这就是一个县城和乡镇的外循环。具有前途的县城都是这样两个循环的共同运转。 所以我们结合《置身事内》和《县委大院》就看到这样一个工作机制:县政府与上级政府做好沟通、对接好政策,向下级政府做好管理、压实责任,再把任务分解给县里的各个部门,加上联系企业和群众,最后共同落实好各项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综合我的全文,我们也就通过置身事内的方式理解了,这就是中国!

                                  4
                                  1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奇遇

                                  本书阐述的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有三大必要组件:掌握大量资源并可以自主行动的地方政府,协调和控制能力强的中央政府,以及人力资本雄厚和组织完善的官僚体系。这三大 “制度禀赋” 源自我国特殊的历史,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作者结束语:     写这样一本书,若想说清观点,作者有时必须装得成竹在胸一点。想让自己的论述站得稳,便不能甫一下笔就顾虑重重。论述这些问题实非易事,我有时轻描淡写,斩钉截铁,但其实心中始终有所疑虑,也许读者能够体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对于经济学普及非常好的入门书籍,读完后可以基本了解政府运作原理,政府各个决策背后依据,以及可以读懂各种政府文件。再到国家这么多年的经济改革以及未来发展预测。读完后最大的收益就是对什么经济事件可能比读之前有更多一点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置身事内,了解中国经济运行

                                      在经济发展中,政府从来就不是旁观者。它们置身事内,深度参与,从宏观及微观领域影响着本国的经济运行。各国经济发展路径千差万别,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忙盲目模仿往往南淮北枳。国家间经济运行质量的高度低取决于其对国情深刻洞察后的经济制度的设计,好的经济制度一定是适合国情、并随着环境变化与时俱进的制度。历史经验表明,西方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中西方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当下与未来,“实事求是” 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精神永不过时。作者兰小欢教授也是以这种注重事实,置身事内的研究风格,将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讲得深入浅出,让人茅塞顿开,令人印象深刻,不愧为 “豆瓣年度最受关注图书”,非常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经济:政府的巴普洛夫效应。(五星)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做过一个比喻:地方政府就像一家商场,招商引资就是引入商铺。商铺只要交一个低廉的入场费用 (类似工业用地转让费), 但营业收入要和商场分成 (类似增值税,不管商铺是否盈利,只要有流水就要分成)。商场要追求总体收入最大化,所以既要考虑入门费和租金的平衡,也要考虑不同商铺间的平衡。商场带来更大客流,那商场不仅可以免除它们的入门费,还可以降低分成,甚至可以倒贴 (类似地方给企业的各种补贴)。🟧🟧每一章,是的,每一章都异常的精彩。精彩并不是它的精妙,而是非常细致、专业的构筑思想内核的过程。本书的道理精炼,出处也不复杂。但,一般人是没有那个专业能力挑出这些本就在那的现实。现实的复杂,不仅源于我们的怠惰、我们的无知、更源于环境的驯化,使得我们怠惰,使得我们无知。这本书虽未 “大白天下”, 却也拨得云雾见天日。真正的五星好书。2021 年 12 月 21 日🟨🟨感慨,这是本好书。可见何帆老师的眼光很实在。下面一段,以及有关钱的细节描写可以说惊心动魄,如履薄冰。当然现在看来会被自然而然的认为理所当然。相信 10 位老师的推荐书。虽然一开始看书名并不扎眼,甚至觉得有些无趣,但细读,真是洞天福地啊。🟩🟩要真正理解政府行为,必然要了解财税。道理很朴素:办事要花钱,如果没钱,话说得再好听也难以落实。要想把握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动向,不能光读文件,还要看政府资金的流向和数量,所以财政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财政的定位和功能:“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2021 年 12 月 20 日🟦🟦本书非常精彩,其后的扩展阅读更不可忽视。着重于专业却又朴实的讲解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把我们常人所不愿、不能理解的国家意识形态、官僚制度,深入浅出的描绘出来。纠正我们平常对政府的偏见与固执 (虽然我们还会偏见与固执,但不应该影响我们对新知的接纳), 而且政府只是其中一环。在这里能读到真正的知识,并且可以触类旁通的应用到我们自身这个系统当中。下面这段话尤为重要,需要带入文中的现实去理解。🟪🟪2016 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细化,从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本章讨论的三大原则:“要逐步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国防公路、国界河湖治理、全国性重大传染病防治、全国性大通道、全国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使用和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确定或上划为中央的财政事权… 要逐步将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农村公路、城乡社区事务等受益范围地域性强、信息较为复杂且主要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地方的财政事权…… 要逐步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公共文化、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业、粮食安全、跨省 (区、市)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体现中央战略意图、跨省 (区、市) 且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并明确各承担主体的职责。”2021 年 12 月 19 日🟫🟫条块分割,多重领导。我国政治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是 “层层复制”: 中央的主要政治架构,即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省、市、县三级都完全复制,即所谓 “四套班子”。这本书一定要好好读,以经济的视角解释政府这头神兽。能重新认识我们自身作用于社会的意义。2021 年 12 月 18 日

                                          4
                                          1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你做个明白人

                                          置身事内尽管难懂,啃起来吃力,但越看越明白,对政府的政策取向越清晰,对风险的理解更明了。用兰教授自己的话说:读后能帮助你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严肃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争取改善一下生活。值得花时间一读。

                                            转发
                                            1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