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博弈论

    本书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教授通过简奥斯丁小说写的关于博弈论的书。此人是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和纽约大学政治学系。此书轻松有趣又发人深省。简奥斯丁小说的一个主要课题是:女性如何在一个并非为了她们而设计的世界里,尽可能更好地生活。她笔下的人物有意识地运用博弈论。    博弈本质上是弱者的武器。强者往往有更多更自由的选择,但弱者因其选择范围较小,选错了后果更严重,需要聪明地试探别人并预期他人地行为,利用强者的盲点来保全自己。    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无知还有另一个维度:无法换位思考。人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独特的自身环境。当你对其他人缺乏了解,就很难去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社会距离和身份隔阂会导致无知,比如性别、年龄、种族、教育、收入状况等等。过于以己度人也会导致无知,比如你不喜欢某样东西,你就会认为其他人也不喜欢。     自诩为强势的人尤其会对这种换位思考感到厌恶。当一个人有天然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很强很特别,就很难去设身处地思考比自己智识水平或者经济水平低的人。觉得无须去揣摩较低者的想法,是自己理所当然的特权。    或者你会问,没办法换位思考就没办法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应用博弈论要求我们要对对方的反应有预判。你需要列出你的几种策略,根据预判对方对你的策略的反应来选择最优策略。无法换位思考就意味着你无法使用博弈论的策略思维。    寓言和童话也是思维模型。著名经济学家鲁宾斯坦曾说,模型这个词听起来比寓言或者童话更科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别。寓言介于幻想和现实之间,没有多余的细节和烦人的干扰。我们可以看清楚再现实世界中不易发现的东西。当我们回到现实,就具备了可靠的忠告和中肯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去应对真实的世界。这也是我们阅读优秀小说的目的之一。    本书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的小说让我明白:选择是强者之道,而博弈是弱者的武器。我们一方面要让自己变强,从而有更多选择,一边也要握有策略思维这个武器,并且防止别人利用自己在漠视他人策略的无知中获利。

      9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奥斯丁小说讲策略思维和博弈理论

      1. 强者在与弱者相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一种无知的状态,尽管这一点导致了强者无法意识到后者对他的操纵。2.“战略的真正目的并非要寻找一场会战,而在于寻找一种有利的战略形势,即令这种形势本身并不能产生决定性的结果,但在这种形势之下继之以一场会战,就可能达到这个目的”。这句话用在追求爱情上,仅需要把 “会战” 改成 “表白” 即可。而在博弈论术语中,这就被称作 “混合策略模型”。3. 推荐序和后记占了全书内容的 10%,嫌啰嗦可跳过。奥斯丁六部小说的众多人物名字混在一起,很容易被绕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样解读,索然无味

        不喜欢这种理解或者解读简。奥斯汀的角度和方式,把 “好看” 的小说,解读得索然无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同剖析烧脑电影一样的叙事风格,熟悉奥斯丁小说的人应该会更有收获,充满了女性角度的博弈,很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读书的观念

            读书的难,难在既把书读进去,又能从书里读出来。从读 “通”,再读到 “透”。人一旦透了,格局就会变大。看事情,处理事情,会最大程度地符合事物演化的逻辑,这样就能顺应潮流,就能事半功倍。—— 宁向东这本书看了很久了,本能没有打算写整本书的看法。因为关于博弈论并不是太了解,尽管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用宁向东教授的话说就是没读通,因为我知道通的感觉。今天看到宁向东教授关于读书观念的一篇文章,突然理解了,他们说的通透是指什么。这本书的作者崔硕庸就是把书读的既通又透的典型,至少他把简奥斯汀读到了这个程度,把博弈论读到了这个程度。国内一些人把这说成入道。他们说他们的,还是用科学概念比较好,因为这不是不同的价值观,尽管结果是一样的。这样的人是很少的。把书读通已经是超过大多数人了。多数人既不通也不透,还在那里教别人读书。别人读出来什么并不重要,这只是他的目的,要学的是别人怎么读的,怎么读到这个水平的。就拿博弈论来说,那么只读通的人,就会逆向工程,别人说在美国纽约去纽约火车站集合,他说在北京去天安门集合。这就是我看国内学者王则柯写的博弈论的感觉,越看越没劲。这就像你看了特斯拉,别人说他造的车和特斯拉没什么差异,非要你去看看。没什么差异我吃饱撑的还去看它干什么,我有功夫多看看好的不是更好。要把书读通,只能像梁永安说的那样:读书是很需要下功夫的,真正读好一本书,不是拿到它以后,只看这一本,而是要把与它相关的一系列书都通读下来,然后你才能说把这本书读好了、吃透了。宁向东教授说《管锥编》代表了钱先生的通,但并不代表他的透。能够证明他把书读透了的,除了一本小说《围城》,还有他自己的 “一生”。读书不是蜜蜂采蜜,尼克拉斯卢曼也不是这样读书的,读书更像是挖矿和炼金属,再根据目的进行整合。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