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人生苦难重重,但生命就是奇迹
我关注傅真的时候,还是 MSN 年代,那时候还有豆瓣九点,关注了好些总在路上的人,像是傅真,像是胡成。那时候博客时代的文章是真好,写着写着,他们就都出书了。傅真的每本书我都有,还记得其中有本《最好金贵换酒》,讲她和铭基辞职离开伦敦,将所有东西打包成了几个集装箱运回内地,然后两个人背上行囊去向南美。这本书放在家里,我妈翻完一度有些担心我也会蓄谋已久说走就走,毕竟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一路向北,gap 了九十天,贯穿中国。那时候,傅真和铭基就是所有浪漫女文青的梦想,在旅途中遇到真爱,两人在缘分的安排下一同生活一同上路。寻常如我等,哪有傅真那么潇洒又那么有内涵,如鱼得水的在各种文化里,用一颗最敏锐而温柔的目光观察周遭的一切,我每每看她的文章,总要拍案叫绝自愧不如。可等南美和印度之后,傅真就很少再写旅途的故事了,高产的博客时代过后,公众号往往几个月才发一篇,也没再去哪,频频露面的是他们的女儿小毛衣。于是大家纷纷说,女文青终于也有放下行囊、回归家庭,围着人类幼崽的屎尿屁当妈的那一天。就这么过了七年,傅真终于再出新书,而且是以往从来没有尝试过虚构小说,比以往任何一本书都更厚更重。厚重的不止是书,更是生命。在这几近空白的几年里,傅真经历了三次胎停四次清宫,最终远赴曼谷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帮助下,取出了 31 个卵子,成活了 7 个胚胎,最终有且只有一个是正常的,这就是 “珍贵儿” 小毛衣。这段经历,成为了小说《斑马》的主线,书中女主苏昂是一位也曾浪漫但终归平凡的公司法务,和精确的如同仪器般靠谱的程序员老公原本报着孩子可有可无的心态,直到经历了三次流产,苏昂就拗上了劲,非要生个孩子不成。与其说是执拗,不如说是自我觉醒的抗争。从小,苏昂被教育着成为一个乖乖女,不要去学什么艺术,因为这都是学习不好的人才学的。家里支持出国不容易,学毕业后最容易赚钱的法律才是最好的。律所把人当畜生使唤,何况这是属于男人打拼的世界,到年纪了就上岸去做公司法务,也方便兼顾家庭。这些都是别人告诉你,你的人生该怎么过,而你也确实过成了这样。这是一条 “主流” 跑道,只要踏上了,就按部就班的不断奔跑,努力赚钱,房子车子孩子,就像是在跑步机上,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平庸黯淡,一事无成,再也没有别的路可选,除了在跑步机上继续奔跑。苏昂硬气了脖子,偏要做一件不听别人就随自己心意的事情,想要主宰自己的身体。这是一段求子的过程,但也是重新找回自己、找回女性意识的历程。在这找回自己的历险中,苏昂遇到了很多人,39 岁一心求子还要寻觅娃他爸的调研女记者,沉浸在丧妻的孤独中的帅大叔 Alex,浓妆艳抹神神叨叨却受孕失败命殒曼谷的可怜人余姐,还有继承了丈夫丰厚家产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女房东、前性工作者、NGO 成员梅。求子是小说中的一条明线,还有一条令人迷惑又紧张的暗线。第一次写长篇小说的傅真用力极猛,恨不得把曼谷一切的杂乱、欲望和黑暗都一丝一缕的剥开来,诱惑着好奇的人朝着真相一步步沦陷,直到最终看到全貌的时候,就像书中的苏昂,不得不担心的问一句 “我还能活着离开这里吗?” 只能说这么多,不能剧透,书中秘密得等着你亲自揭晓。昨晚,我一口气看完《斑马》,夜色已深,依然回味无穷,欲说还休。书中对于女性主题、自我主题的探索,对于婚姻和社会的讨论,深刻而有切肤之感,傅真成长了,我们也成长了,我们终将面对这个复杂而不易的世界。人生苦难重重,但生命就是奇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恨不得快点读完,舍不得读完的一本书。如果你想从一个游客的视角了解泰国红灯区、宗教、生活美食,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了解一位自然受孕继而流产三次的女性的心路历程,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是一位女性,想获得一些关于生育方面的思考与启发,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了解两性、亲密关系在长久的相处中会发生的状况,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是未婚,想了解婚后的夫妻孕育生命的旅程,翻开这本书。如果你还不了解第三国家黑色产业 “骗保险金”,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获得多一个看待世界的视角,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有一段沉浸的阅读心流体验,翻开这本书。如果你想通过一段旅程了解人性,翻开这本书。 我相信,每一年,我都会重新翻看这一本书。这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推荐给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场跨越3200公里的治愈之旅我曾以为生活中会有某种戏剧性的转折点,某种魔法时刻,一旦那样的魔法时刻到来,你就会得到自由,得到幸福,一劳永逸。比如你决定出国读书,你把辞职信拍到老板桌上,你和不爱的伴侣离婚,你爱上某个特殊的人,你去他乡寻找诗和远方…… 畅销书作家傅真的首部长篇小说《斑马》,就描述了这样的一种魔法时刻。但同时告诉我们,没有一个魔法时刻可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魔法时刻。《斑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32 岁的苏昂,事业有成,婚姻幸福。原本没有生育的打算,在经历过一次意外怀孕和流产,及随后两次的先天复发性流产后,生育成了她的执念。三次流产像鱼饵一样诱出了她身上最糟糕的部分,甚至改变了她对世界的看法。生孩子成了苏昂生命中唯一重要的大事。原本心心相惜的丈夫平川,也无法理解苏昂。对生育的渴望和对自我的探寻,促使苏昂独自到泰国寻求 PGS 技术的帮助。在这场色彩斑斓的梦幻泰国之旅中,苏昂认识了艾伦及其他为了生育来到泰国的人,重逢了故人 Alex,她沉入了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中,等挣脱出来的时候,她已不是原来的自己。小说以苏昂的泰国之旅和生育渴望为主线,反映了职场女性的生存困境、母职困惑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初到达泰国的时候,苏昂满怀自怜之心,怨恨上天连生而为人最基本的繁衍能力都吝啬给予,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她对这一切有了新的理解。现在她将其视为某种命运的系统性启示:不育令她没有稀里糊涂地 “自动” 成为母亲,令她得以反思某种不假思索的理所当然,或许也是一种残忍的 “馈赠”。苏昂还是那个苏昂,未来依然是薛定谔般的存在,然而苏昂的执念已经消失,她对痛苦有了新的认识。忧虑疑惧绵绵无尽,但她相信她能应付得了,关于痛苦的经验已经成为她自我的一部分。当生孩子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苏昂回头看到了默默爱着她、忍受着她的丈夫平川,重新捡拾起了两人的过往,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他们仿佛在时间的长河里逆流而上,超越了悲伤,超越了原谅。苏昂最终明白,爱不只是一种感觉,爱是一种意志,一种选择,一种能力。就像作家木心所说,“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傅真以旅行文学出名,她的《最好金龟换酒》、《泛若不系之舟》、《藏地白皮书》写下了自己途径世界各地时的爱恨情仇和人生思考,引人入胜。小说《斑马》信息密度很大,有一种吸引人一口气阅读完的酣畅淋漓,我尤其喜欢她别具一格的文字表达。例如苏昂在等待试管婴儿最终结果时的心情,小说是这样写的:苏昂看了看号码,意识到决定薛定谔的猫生死的时刻即将到来。有那么几秒钟,她任凭手机在餐桌上嗡嗡震动,恐惧像毒药迅速流遍全身血管,空气惊慌地旋转,她正凭借自己最后一点理智穿越这团疯狂的旋涡。在与好友艾伦分别时,苏昂感受到了聚散离别的无常:纷纷思绪像大雨冲刷着她,将时空折叠,把她传送回第一天。艾伦。斑马。原点。宇宙呈现出某种秩序,命运形成完美的闭环。一切从这里开始,一切必然会发生。而在这趟旅程中的每个分岔路口,做出选择的既是也不是她本人。当苏昂放下执念,和平川同游郑王庙时,心情是开阔的:她倚着布满繁复花纹的扶栏,没看镜头,而是侧着脸望向远处,身后的高塔层叠堆积,像多重的绮梦压向她的头顶;一位经过她身边的年轻僧人也恰好入镜,他身穿烈火一般的橙色僧袍,赤着脚,拖鞋拎在手中。虽然一次魔法、一次顿悟并不足以改变人生,对苏昂来说,她只是躲过了第一颗子弹,而前路还很漫长。但是她学会了动态地活着,学会了与她所有的问题共存,学会了不再执着于一个点,学会了在更广阔的维度处理问题。当你的人生七零八落的时候,读读这本《斑马》,或许会有收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既是一本小说,也是一篇社会报告,还是一本介绍泰国的旅行游记这是我读到这位作者的第三本书,也算是很有 “缘分” 的一本书。因为是一本小说,与我当前的阅读主题似乎并不相符,本是不打算看的。但朋友向我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一本关于女性如何艰难生育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作者本人的经历改编;而我的一个亲人恰巧在这个时间失去了她历经艰辛得来的孩子。。。在丧子之痛面前,一切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或许,这本书更能给亲人以慰藉?怀着这个想法,我第一时间翻开了它。 毫无疑问,作者的亲身经历给这本书提供了大量可靠素材和强大的情绪张力基础。通过作者的文字,我对助孕这个产业有了相当了解;同时也了解了这世界存在这样一群无奈的人,求子而不得。一名调查记者或许也能写出如此详尽的技术细节,甚至犹有过之;但一定无法写出这个人群那么深刻的渴望、无奈,乃至绝望。 作为一名男性,尤其是对繁育后代还有些排斥的男性,我之前并不觉得生不出孩子会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当通过作者的笔,以一位女性的视角来看这件事的时候,我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小说围绕着主人公奔赴泰国助孕为中心,但内容却是不断扩展出去的。其中对泰国的描写,让我觉得即便是当成一本游记书籍来看似乎也并无不妥。其描写之精彩、之生动,让我这个考虑旅游目的地时,向来把泰国这个不远不近的国家排除在外的人产生了去那里看看的冲动。 而最让我喜欢的是书中人物都塑造得很立体,把人性的复杂和明暗交替表现得很真实。比如主角苏昂的遭遇,固然让人怜惜,但很多时候也会让读者觉得她的很多痛苦都是自己作出来的。时不时地自怨自艾、歇斯底里,一面要求爱人对自己理解、忠诚,另一面却丝毫不考虑爱人的需要,还精神出轨了。这不禁让人生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的感叹。但我要说,这才是人性,没有人是完美的,人性本就复杂。 就如书中开篇就写到的,苏昂原本对生育后代并没有什么期待,直到发现自己很可能难以获得自己后代时,想要孩子的欲望才喷薄而出。这使人不禁怀疑她到底是想要孩子,还是想要证明自己有生育能力,是一个 “正常” 女人?书中后文也借用 Alex 之口问出了这个问题。书中的一切悲苦,都起源于各自的不幸遭遇,但同时又很大程度上因为人的欲念被放大。佛说人有七大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后一个就是求不得,贯穿全书的各种不幸,也都是求不得。 这既是一本描写助孕女性群体的小说,也是作者表达对人性思考和洞察的一篇社会报告,同时还是一本介绍泰国的旅行游记。不论是从剧情、人物塑造看,都堪称丰满充盈;加上作者精致细腻的文字,这本描写少数人群的小说出乎我意料的好看。看完后,我也有了答案,这本书应该能起到帮助我的亲人的作用,她可以从中得到慰藉,汲取力量。这本书,或许是我能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个人评价 5 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是一个有些极端的城市。摩登的高楼大厦俯瞰着年久失修的泰式平房,街边的路灯、商铺的霓虹灯和夜间车辆的尾灯共同为这座城市制造了节日般的气氛。Tuk-tuk 司机开着他们玩具般的彩色三轮车穿越混乱的交通,一个无腿乞丐用简陋的滑板支撑着手臂艰难前行。拥挤的街道震颤于音乐的节奏、汽车的喇叭、小贩的叫卖、大巴刺耳的急刹车…… 人行道上挤满了小吃摊,摊主们摩肩接踵地在灶头煎炒,锅铲敲得当当响,家当占领了每一寸路面。苏昂摇下车窗,然后如愿以偿地闻到了混合着正在腐烂的芒果皮、热油中翻炒的辣椒、罗望子、椰奶、沥青与柴油的气味。这是久违了的曼谷的气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