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9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赐予我们智慧的读物

    清华的必读书,北大百年的推荐书籍,哥伦比亚大学,宾大等大学的中国哲学课程通用教材。也是 “30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300 本书” 之一,更是教育部 “全日制高中新课标” 阅读书目。就是这本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我国当之无愧的哲学泰斗。很早的哥大哲学博士,在清华,西南联大,北大,中科院都是哲学院长和学部委员,具有崇高声誉。这本书是每一个人的必读书。一本让你思索,反思的智慧读物。其中阐述的哲学思想,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哲学是思考思考的学问。当你了解自己的思考时,从各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中汲取灵感,会有豁然开行,事事洞明的感觉。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脱胎于他的讲义,所以非常易懂;原来讲义是英文的,所以文字流畅。借用书中的话: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哲学的用处,不是增加实用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一起体会这种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性又浪漫,虽惊鸿一瞥,却引人至深的书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2-10 一本书,一个故事

      认识这本书,还是在哪里看有人说,这本书语言 “通俗”,但是好难懂。给了我这个印象,于是就不再有念想。直到最近群里有同学说要读这本,我把所见所闻说了一通,他依然坚持。说了一番 “道理”。于是我想,要不就跟着读吧。翻开之后才发觉,是挺通俗,但不那么难懂。一个现实版的《小马过河》。读完我甚至认为,这是认识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当然最好有一些中国历史的基础。一本书,能够从整体上梳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的思想内容。即便只是想粗略了解一下,书里也给出了很好的总结和划分。很轻松的可以找到内容要点。最后一章,作者讨论了一下研究哲学的方法。翻译指出这是全书的高潮,果不其然,十分精彩。细细品味,收获颇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化繁为简,易于入门。读起来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且作者只阐述事实,并不评判,让读者思考的空间更多。“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这是全文的最后一句,我觉得真正的点睛之笔,让我们一起静默着反思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一本号称哲学入门的《中国哲学简史》看得云里雾里,如坠烟海。对白胡子老头冯友兰也只略有耳闻,只知其是哲学泰斗,活到九十五岁的耄耋老人,但深究之后才发现,他的一生是如此坎坷,传奇,或者说悲惨的一生,从民国,抗战,建国,文革,他经历了太多次的 “出世” 和 “入世” 这对于一个哲学大儒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时代造就了他,也利用了他。只想浅析一点哲学知识,给问号划个句号,不想这潭水没有沙滩的循序渐进,只有断崖的万丈深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是其表面纹理,形而上学,白马非马才是其内里肌肤。也罢也罢!连这哲学泰斗都惶惶一生,何况我这贩夫走卒。 老先生说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虽然没看懂,但我得假装懂,不然,不哲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的目的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六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周期、第一性原理、多元思维模型与NLP

                从我个人的理解看,哲学应该更偏向第一性原理,从底层出发,对事物进行思考和推演。用推演法、思考法、分析法,及多元思维模型、深度思考能力剖析本质。这本书讲的比较杂、也较为浅显,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像是科普、也像是介绍,典型的面向小白的中国哲学入门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哲学反思人生

                  哲学入门书籍,了解到中国有关哲学的书。《论语》《四书》《中庸》…… 冯友兰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关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学习哲学可以提高我们心灵的境界,让我们的精神更丰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保持静默

                    读完了这本经典之作,似懂非懂,但对哲学的神秘感更有所加强,但许多经典的话对我触动挺深,如 “清晰思想不是哲学的目的”“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达到天地境界”。愿我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重新找到了这本书

                      网络上很多书库都没有了,很高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所谓做加法,假设,证明,达成简约结论。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说很多话,各种角度、各种方式,表明你的意思就是一两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本书讲中国哲学,以儒家、道家的发展为两条主线,兼论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释家。此种种中国哲学流派的主要任务,都是要试着完成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2.“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死生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3.“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确实是哲学简史

                            很多内容有共鸣,更多的是读不懂。缘分到了的时候二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必须先多说话,然后保持静默。

                                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书了解中哲

                                  虽然有读过一些国学的书籍,但是对于中哲的体系的了解还是很浅薄,通过冯友兰的这本书把整个中哲的架构大致搭建了起来。儒释道三家是最常提起的,之外还有墨、法、名等以及儒家和道家发展出来的新儒家和新道家。这样梳理完之后确实清晰很多。在最后部分讲到了中西哲学的不同,记忆还是很深刻的,从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这个视角来讲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中哲更偏向于晦涩,是讲 “负” 的,而西哲就是相对清晰,讲的是 “正” 的,的确脑洞大开。推荐喜欢哲学喜欢历史的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重复阅读的书

                                    以前对哲学书都是敬而远之,觉得太难太枯燥了。这次是朋友圈有个朋友推荐,这本书是先写的英文,再出的中文版,所以读起来相对通俗易懂,包括对很多很难言传的词都有比较通俗解释,读完之后虽然也是似懂非懂,但是里面很多内容缺让人感触很深,我们现在的思路、想法、困境、烦恼。。。。古皆有之,而且古代人没有太多物质是束缚,在思想方面畅销得更遥远,真是有种我们的理想是星辰大海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的主题是中国哲学的历史。主要讲了孔孟儒道法佛等各名家各名教的核和区别以及变化,对哲学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太多分析和深入介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心而为

                                        勿忘勿助!回归本心顺其自然地工作和生活, 以 “不修之修” 的觉解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兜兜转转,重回经典

                                          最初看此书是在大学二年级,那时候的我充满了对人生的大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死亡对于人来说是什么?爱情是什么?人类未来在哪里?于是,我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希望通过他为检索工具,系统的去看一些中国本土哲学书籍,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从中国本土哲学中寻找一些答案。我是中国人,我的直觉告诉我,中国哲学更适合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共鸣。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对中国哲学中的经典阅读得太少了,即便是人人皆知的论语,我也只是知道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因此,我放下了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名字及其作者一直刻印在我的脑子里,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会回到这里。从那时候开始,我决定从四书开始读中国哲学经典。最开始读论语,我感觉其内容零碎,难以系统学习和思考。后来才知道,四书阅读讲究一个先后顺序: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按此顺序,我一一拜读,收获满满!再后来,又读了许多中国历史书,先秦历史,汉唐历史,宋朝历史,明清历史,近现代历史!再后来又接触到道德经,荀子等经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读读冯老的《中国哲学简史》了。这一读,确实带给我很多收获!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任何思想文化的发源都有其特殊的土壤环境!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其哲学的发源和当地的自然、历史环境绝对是分不开的。某种思想绝不可能脱离原有的土壤基础凭空产生!探究思想文化缘起的土壤基础,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这种思想文化,更有利于普通人去思考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这叫做 “追根溯源”!第二,中国哲学底色是 “直觉”,西方哲学的底色是 “理性”,而理性的极致很可能归于直觉!因为,不管人类自己多么吹捧自己的伟大,我们的底色归根结底是 “动物性”,我们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只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行动,我们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感性的流露与归附!所以世界哲学的下一次革命很可能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媾和!至于最终生成什么,我也不知道!这就是经典的力量!真正的经典本来就是作者集自身经验和思考与前人或同仁的经验与思考的大成者!要读懂,读者自己非得多经历不可!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