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2025 年读完的第 12 本书《她们何以不同》今天看到一个刘媛媛的视频,内容大意是:人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她高中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清华北大。当时她很胖,当同学嘲笑她又丑又胖时,她说她都要嘲笑同学不务正业,三观不正。因为和读书考清华北大相比,丑不重要胖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端正的三观,有自己依凭的实力。用学习改变命运,这是媛媛与她人不同。张桂梅老师凭着坚定的教育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筹建华坪女高。为留住学生,她一遍遍劝说家长:“上高中我们不收一分钱,上了大学我们也会帮忙”,不仅管孩子学习,遇到路不通、水不通的情况,也会协调相关部门帮忙解决。自建校以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 10 年高考综合上线率 100%,近 2000 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桂梅老师与她人的不同。韩红,每次国家有灾难的时候总能看到她在第一线的身影,出钱出力,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她的善举和对社会的贡献影响着很多人。这是她与她人不同。还有很多很多的女性,用自己的方式在改变自己的生活,包括我自己。时常有人说:很羡慕我的生活。我总会笑一笑并回一句:其实你也可以。当我们不喜欢某一个某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默默的不让自己变成那样。当我们想要过某种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慢慢行动起来。如果你愿意,你真的可以,你可以与她人不同。每个女性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我们能把 “成长”“进步” 放在第一位。那么在我们不断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不依赖、不畏难,精神独立、内心充实,成为 “你之所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我迷茫时答疑解惑的一本好书!这本书是断断续续在开车路上听完的,有好几篇文章甚至会倒回去反复听、细细品味。很幸运在需要进行人生选择的时候遇到这本书,其中最启发我的是 “工作与劳动” 的区分:劳动意味着生命不断地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由内而外地展开。而工作很多时候是生存的必需,并不一定能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人这一辈子,身份、地位、金钱什么的不重要,关键是你的生活跟你的劳动要对称。人这一生就是要寻找到劳动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寻找一份光鲜的工作。对于决定:永远不要去想自己的决定对不对,直觉与行动是最重要的,过程会告诉你对不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写给年轻人的书让中年人充满希望梁教授作为复旦中文系教授让我看到了 AI 时代人文社科的价值,这是一本解答年轻人成长困惑的书,一本唤起年轻人生命意义的书。第一部分梁教授从历史、地理和文学角度剖析了过去男性和女性之所以不同以及当下所谓的女性独立的内涵,打开了我面对 “女性主义”“中女时代” 等热点话题的思考视角,女性独立不意味着性别对立,而是看到女性特质、性别认知的来源以及未来需求。加之第二部分回答年轻人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整本书不是写给女性,而是学给所有对未来失去意义感的人,尤其是梁教授讲到我们看到的年轻人的躺平、无意义感表现恰恰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年轻人和父辈不同之处的体现和力量储备,看完充满希望和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女性如何成为 “你之所是”?即便当下是黑暗的,看不到希望,人只要一直往前走,一定能看到有光照进来。当今社会既有阶层固化,即越来越有贵族化的趋势,同时科技反噬也必将使劳动力重组。就像戴锦华老师所提到的:“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放逐和重组的过程当中,性别议题和年龄歧视、受教育程度、拼爹都会结合起来。”“女性是一种处境,女性是很多种处境,女性是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处境的承受者。我们要发现这种处境,同时不要陷落在这种处境当中,而是去了解这个世界整体的处境和在这个整体处境当中人们的不同处境。” 女性的处境,也是所有人的处境,人类的处境。所以在女性的发展领域,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公共政策和社会资源配置来支持她们。帮助女性达到与男性相同的起点,即公平;创造一个环境让她们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和创造力,即公正。当然,更多的帮助不是让女性和男性对抗,也不是让女性做出和男性一样的成就,而是因为提供了援助,她们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做出不一样的新事儿。相信文明进化里不再需要大规模、同质化的生产力,它需要很多有创意、很多富有情感的东西,需要一种非常好的有个性、有差异性的生长力,这种转变为女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和生产空间,只要自己不主动放弃,女性就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女性身上蕴藏着伟大的能量,有女性细腻的特质,也有宽广的容纳之心。从某种程度而言,因为社会的偏见或者自我偏见,她们把面对生机勃勃的世界的权利让渡给了男性。但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现代女性,要有基本的配得感(entitlement)和活出丰盛(eudaimonia)人生的信念和追求,要懂得衡量自己的价值点在哪里,自己定义自己,而不是简单地用别人的意志、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要时刻问一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要持续一生的事情,是不是内心不能放弃的事情。如果对这个世界有一份热爱,便有一份珍惜。无论男女都是需要自我批判精神的,要有反思问题、自我提升和修正的能力。只有在自我批判中,人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获得发展。诚实地面对自我,平衡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这两种东西,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功课。人类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类内部彼此支持和帮助,才会在生命和历史的漫漫征途上走得更加顺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