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写给女性的内在觉醒之书,抛开患得患失,体验人生不同可能。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集体潜意识对女性的影响,从女性心理困惑、自我、爱与关系、工作事业、疗愈五个维度出发,陪伴我们慢慢告别那些限制人生可能性的规则,走出既定的人生脚本,战胜前进过程中内心的恐惧和冲突,拥有向生命深处发展的自由和活出自我的勇气。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自序
  • 第一章 性别“女”
  • 消失的声音
  • “我”的消失
  • 社会性别“女”
  • 在关系中失声
  • 女孩的游戏
  • 男孩的规则vs女孩的游戏
  • 你的游戏
  • 让我看见你
  • 自信的女孩
  • 羞耻感
  • 灵魂盲区
  • 去伪存真
  • 美丽的脆弱
  • 最难的表达
  • 脆弱不等于软弱
  • 脆弱的力量
  • 第二章 自我
  • 童话是场误会
  • 童话≠儿童文学
  • 警示作用
  • 魔镜魔镜告诉我
  • 凝视机制
  • 束缚所有性别
  • 独特的美
  • 危险小红帽
  • 灰姑娘见咨询师
  • 第三章 爱
  • 名字的故事
  • 姓氏的传承
  • 名字的含义
  • 自我认同
  • 身体是座岛
  • 失去身体连接
  • 猎奇者——性创伤
  • 征服者——焦虑
  • 开采者——流产
  • 破坏者——创伤后应激障碍
  • 不完美,却很美
  • 完美之累
  • 社交媒体的凝视
  • 完美人设
  • 烟花散尽,活在人间
  • 自体客体
  • 理想恋人
  • 真实的关系
  • 我不是“扶弟魔”
  • 性别不平等激发女性改变
  • 女孩,走出来
  • 爱无能
  • 识别情绪无能
  • 爱是灵药
  • 离开有毒的关系
  • 创伤性连接
  • 冷暴力
  • 什么是强迫性重复
  • 五个步骤斩断循环
  • 为母不易
  • 抑郁的母亲
  • 养育不足的后果
  • 不做完美妈妈
  • 调动爸爸的作用
  • 第四章 工作
  • 追逐你的梦想
  • 与天空的距离
  • 寻找自己的兴趣
  • 保持梦想
  • 半边天的衣橱
  • 表现焦虑
  • 将消极评价转化为动力
  • 被建构的女人
  • 什么是女人
  • 性别表演
  • 欲望的力量
  • 一颗仙丹
  • 冒名顶替综合征
  • 主体的欲望
  • 维护你的边界
  • 学会说“不”
  • 允许愤怒
  • 职场性骚扰
  • 成为自己
  • 依附心理
  • 学会挖掘自身的能量
  • 第五章 疗愈
  • 语言是礼物
  • 电影《降临》是个怎样的故事
  • 线性叙述
  • 言语相关性
  • 中文——母性的非线性语言
  • 身心连接
  • 准备工作
  • 呼吸
  • 时长
  • 轻松入睡
  • 连接身体
  • 语言的尽头是艺术
  • 绘画知你心意
  • 音乐从未忘记
  • 舞蹈不会说谎
  • 找个人聊聊
  • 有“病”才做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 支持性人际团体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被看见了

    感觉自己的内心被看见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被定义的女性》——倾听“不同的声音”

      身为女性的你,使用 “我” 这个词的频率是否越来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往往会 “遗忘” 自己的声音。“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波伏娃的名言虽已成为常识,但我们为什么依旧将‘后天形成的’当作‘天生的’”?是谁在定义女性?《不被定义的女性》对以上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作者马晓韵具有多重身份,记者、旅行家、心理咨询师等。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她的书写既拥有对现实幽微的敏感,又具备化理论为实践的洞彻。然而,可悲的是,即使是这样一个成熟又成功的女性,依然有陷入凝视困境而软弱乏力,丧失言说自我能力的时刻。书中记录了某次她被评价长相平平时,陷入了 “无论怎么努力都被天生缺陷限制的无力感”。同时可喜的是,她依靠自我肯定和自我倾听重新向世界展示了不同的声音,并将获得力量的工具传递给了更多人。
      本书围绕着女性声音的遮蔽与解蔽而展开,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失落的自我与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女性时常隐没自我,因关怀他人而放弃自利,另一方面,注重关系是女性独特的游戏。它强调相互间的调解与妥协,而非一刀切的选择。
      童话中的凝视与规训:通过解构童话,女性能看到自己所处的文化是如何定义、凝视和规训女性并埋没其 “自我” 的。
      拒绝 “创伤性连接” 与 “强迫性重复”:女性作为 “第二性” 更易缺爱和被操控,要放弃 “有毒” 的连接与重复所带来的安全感,通过理解、哀悼、总结、分享、咨询等方式,最终学会自我关怀。
      远离 “冒充者综合征”:在工作领域中,记住自己你值得一切。不需要在着装上浪费太多的精力,接纳并超越表现焦虑,不为野心、欲望而羞耻,允许自己愤怒。
      在《不被定义的女性》的女性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马晓韵对独特女性声音的勾勒,及对童话的创新解读,接下来本文将详述这两个方面。
      一、倾听自我,倾听 “不同的声音”
      “找回自己声音” 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性别规范早已融入社会时钟之中,“从小教她要温柔善良,等她大一点又要求她自尊自爱,在她豆蔻年华时警告她不能让男生占便宜,而她一毕业就催着她赶紧恋爱结婚。”“滴答、滴答”,每分每秒都在女性耳边提醒她,“你快来不及啦!”。
      这种迫切感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让她们难以做出有利于己的人生选择。寒窗苦读让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却无法指导我们过好这一生。许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依然焦灼,她们身上的不舒展、不自在、不通达正是来源于 “无力表达自我” 的纠结。“表达自己” 不是 “读圣贤书” 就能获得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被听见和被认可时,真实的 “自我” 才得以确立,然而,在不被他人看到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自我倾听、自我认可。女性的鲜活而有趣的声音从出生时就一直存在,她们注重关系,热爱游戏本身。
      二、解构童话,解构凝视与规训
      女孩从童年阶段就逐渐习得成为女人,童话参与了每一位女性人生脚本的创作。童话常以 “公主嫁给了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为结尾,《白雪公主》便是如此。恶毒的继后死去,善良的公主在王子的庇护下纯洁又幸福。少有女孩相信童话主人公真实存在,但她们却鲜少质疑童话所传达的价值。作为人们的集体潜意识,童话恰恰需要被检阅、批判 —— 童话如何定义了我们?。
      首先,白雪公主的婚姻能否幸福?现实中,“女孩子不会因为善良就都能获得 “仙女” 的帮助,穿越荆棘森林的女孩们不仅要亲手屠龙,有时还要救心上人于水火之中。” 其次,继后和公主一定势不两立吗?继后嫉妒公主 “白瘦幼”,公主则被王子拯救,此生全部的价值都寄于皮囊,而幕后推手 “魔镜” 却被所有人忽视了。恶毒皇后和白雪公主之间的战争,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雌竞” 的一种。“雌竞” 正是男权社会将女性二元分类并制造对立的后果。
      魔镜是 “男性凝视” 的隐喻,凝视本身并不可怕,我们随时都在被凝视也在凝视他人。但当这种凝视组建了某种体系,且其中的一方可以无视另一方的感受,随意地凝视、恶评、丢弃另一方时,可怕之事情发生了 —— 不仅是女性相互碾压,作为主导者的男性其认知能力也遭受损伤。凝视机制下,没有赢家。
      然而,即便看到了 “凝视” 背后的霸权,女性仍然会被 “此外都不行” 的潜意识所绑架,像中了黑魔法一样,女性依然被 “不行”“不好”“不够” 所缠绕,反复内耗。走出内耗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它的存在,接纳它对我们产生过的束缚和伤害;其次,反过来批评它,嘲笑它,自我倾听,重新定义自己的过程,就是抗衡霸权的过程。
      或许,《不被定义的女性》所要传达的道理简单而朴素:“每个女性独特天然的样子就是女人的样子,我们忠于自己的活法就是女人的活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多个片段都让我有自己被照见的感觉,那些细微的,常常被忽略的情绪,依然使我泪流满面。时代期许女性做到的和得到的远远不成正比。面对各种不平等,除了去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同样重要的是接纳自己,允许自己的各种状态存在。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