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终究是美好的

    2014 年法国高中会考,社会经济科考生的作文三选一试题里,有一个就是 “阐释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 1958 年著作《人的境况》中的选段”—— 你得承认,腐朽的资本主义气息在教育领域也逃不过真香定律。这本著作初版时,她本想用的标题是 “爱这个世界”,这足以表达出她对人类与世界的终极态度。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也是一位公认的政治哲学家 —— 但她却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位 “政治理论家” 或 “政治作家”,从而避免用政治哲学家或某类哲学家之类的称呼。《人的境况》(Human Condition),译为 “人的境况” 不妥,或可译为 “人之前提”。阿伦特以相当大篇幅区分了人类生存的三种条件:劳动 —— 人类的生物条件;工作 —— 人类的社会条件;行动 —— 人类的政治条件。阿伦特的思考,还真就是出于对这个世界的爱。不仅这本书,她的另一本著作《黑暗时代的人们》里,也表达了她对这个世界并不绝望。她在书里提到人物,经由他们的生命和作品所散发出来的,这种 “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燃烧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阿伦特能捕捉到这种光亮,是因为她拥有一颗 “扩展的心灵”,她能凭借自己卓越的想象力,真切领会到他人的感受与观点。如果由阿伦特来回答,梁漱溟试图解答的 “这个世界会好吗” 的提问,她或许会回答,这个世界会好的,经由和解与宽恕,我们会走向一个好的世界。(吐槽一下,不是太难的书,真的应该看英文原版。还混职场时读了些营销类的译作,心里嘀咕都特么什么玩意儿,有机会看了英文原版才知道,操蛋的翻译真是坏事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通俗易懂、极富哲理。    这句话至少蕴含着以下意义:    之一,作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我们只要活着,就应该坚持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学习,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不断开拓视野、提升自己!    之二,学海而涯,学无止境,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平凡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要了解、要认识、要探索、要把握的客观世界,则是一个无限发展、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无限时空。我们每个人要想一定程度上,了解无限的世界、认识无限的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去努力适应无限的世界。最方便、最快捷、最实用的路径,就是学习。    《得到》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最为活跃,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最不孤独。”(Numquam se plus agere quam nihil cum ageret, numquam minus solum esse quam cum solus esset)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书是好书,但好难读。尽管看了两遍,但不如看一篇解读版文章的收获来得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毕仙僧

            我来过这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