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质,费孝通提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的,我们的传统文明是农耕文明,人与土地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这种乡土性体现在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在乡土社会中,人是不流动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其次,基于这种不流动性,形成了熟人社会,一切问题可以依照自古积累的经验来解决;最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即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的同心圆。《乡土中国》虽然写于 70 多年前,但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传统乡土社会正在解体,但书中分析的深层文化结构仍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 1948 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 14 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四种权力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定义的四种权力类型。第一种是 “横暴权力”,它完全依靠强权和暴力压制,不允许任何反对意见的权力形式。 第二种是 “同意权力”,它建立在契约之上。 第三种是 “长老权力”,存在于变化缓慢的乡土社会,传统的形式不允许被反对,但虽然表面上承认,内容上却会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容易造成虚伪或阳奉阴违。 最后一种是 “时势权力”,它存在于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我想到中国的春秋后期和战国、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及中国鸦片战争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型的过程。在这种剧烈变迁中,社会需要 “文化英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想会尝试为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答案。谁能够影响和赢得人们的心智,谁就拥有了 “时势权力”。作者还提到,如果在剧烈社会变迁中,领导阶层能够适应变化,并且其适应速度跟得上社会变迁的速度,就可以避免革命的发生。这恐怕就是自我反省、自我革命的力量。以前觉得 “革命” 顺理成章。现在觉得什么事千万别等到用 “革命” 去解决,伤害太大了。还是要更保守,持续改良,而不是革命。英国好像有这样的基因,这也是为什么英国非常幸运地避免了许多流血革命,尽管它像其它欧洲国家一样同样经历了激烈的社会变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