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进行第二曲线创新——走入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

    走入混沌,是为了走出混沌。而走出混沌的唯一方式,就是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创新 + 选择 = 第二曲线企业的次级创新都是从第一曲线中长出来的,不是多元化理论发展的结果。错位竞争法则: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破界创新三部曲的典型模式:第一步,质疑并打破原有 “隐含假设” 第二步,奇点下移,重构 “基石假设” 第三步,升维 “第一性原理”、边界向外延展一个价值千金的结论:“我们能做的是努力观察强大对手的边界,在他的边界之外寻找破局点(新兴价值网)。” 彩蛋:这本书里有 4 个免费案例视频课二维码,与本书结合学习效果更佳,在电子书内搜索 “免费学习本章案例课程” 即可快速到达。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创新式生存

      每日一书:《第一性原理》。本书将亚里士多德的 “第一性原理” 引入创新与商业领域,用 8 个模型:第一性原理、公理化思维、破界创新、组织刷新、第一创新、万物至理、从众效应、批判性思维,帮助个人和企业厘清本质问题。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也许脚底的根基坍塌了未必是件坏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加稳固的新地基,并在新的地基上盖起高楼,所以我称它为 “创新式生存”。当然,这可能是一条正确但艰难的路。“什么是创新?”“我们应该如何创新?” 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成为我余生最大的使命。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想一想你的偶像是谁。我的偶像是柏拉图,他说真正的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唤醒,把大家带到洞穴之外。柏拉图把人类的认识分为 4 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想象、信念、理智和知识。类似地,我将人类的思维分为 4 层,由低到高依次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哲科思维和觉性智慧。“让创新助力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 这是我们的使命之一。“把哲科思维灯火传薪给中国的创新者。” 这是我们的使命之二。“用智慧铺就一条通往至善的路。” 这是我们的使命之三。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 “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 —— 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归纳法与演绎法是人类主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只有了解了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才能进入第一性原理的语境当中,才能知道第一性原理能够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波普尔得出了科学的第一大特性 —— 可证伪性,即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个学问才是科学。如果一个学问永远不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学问就不是科学。总而言之,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既然归纳法无法在非连续性的时空中确保其有效性,那么我们在从第一曲线跨越到第二曲线的时候,自然需要另外的思维模式作为指导,我认为这种方法就是演绎法。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混沌大学相信本质思考,相信逻辑和必然的导出,相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这就是混沌大学的味道。在科学领域,科学家总是把第一性原理称为第一因;在哲学领域,哲学家常常将第一性原理与逻辑奇点画上等号。但无论是在什么系统中,第一性原理作为系统的根基性命题的地位始终都无法被撼动。在哲科思维中,有一个最底层、最根基性的算法公式:第一性原理 + 演绎法==>理性系统。第一性原理在商业领域有什么作用?答案是找到那个 “一”。在战略选择时,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通常更加简洁有力,不在细枝末节上用功,找到那个 “一”,注入所有的力量,比如亚马逊的 “一” 是 “客户”,乔布斯的 “一” 是 “产品”,用 “一” 统领其他要素,驱动企业增长飞轮,撬动战略杠杆。亚里士多德以一己之力建立了逻辑学,他认为逻辑的第一根本特征叫作 “必然的导出”。从命题 1 到命题 2 中间推导的过程,叫作 “逻辑”。欧几里得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建立几何学,更重要的是他首创了一种演绎法思维方式:从为数不多的公理出发,推导出所有定理和命题,从而构建了整个平面几何体系。这种基于演绎法的公理化思维方式,才是欧几里得留给后世的巨大财富,是人类思维的神迹。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创新 “不破不立”,“破” 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 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破界创新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识别并打破现有系统的 “隐含假设”。每个巨头都有自己的隐含假设,这也构成了他们的事业边界。因此,识别并打破隐含假设是破界创新的关键点,也是企业增长和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何谓 “第一创新”?如果说破界创新的关键词是 “破”,那么第一创新的关键字则是 “立”。它是公理化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用逻辑思维将其拆解,进而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打破原有认知,寻找并建立新系统的过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投资人,芒格曾经提出了一种 “生态” 投资法,他认为 “投资者应该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经济等”。大多数人都是厨子,而马斯克是厨神。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字之差,厨子很多,厨神却难得。厨子和厨神的最大区别是,厨子是菜谱训练出来的,按部就班地做菜;厨神则是不按菜谱做菜的。不按菜谱做菜,就是不甘于照搬前人的做法,不受既有规则的束缚,致力于创新。我原以为我们是正常的,而他是天才,在我研究之后才发现,他是正常的,而我们被遮蔽了,遮蔽我们的恰恰像那些哲人所说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本身啊!爱因斯坦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理论,还因为他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方法,将科学研究引入一个新的哲科时代。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商业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 “无知”、敢于质疑群体共识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向所有现象(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他人的,见过的、看不见的)的知识为实。面向部分现象的知识为虚。虚的知识要随着经历更多、并且要保证可靠性,而不断被修正,更真实。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真实。虽然不妨碍会更好用。现在社会的所有成就存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但是依赖的用于指导达成结果的行为的科学规律是含有漏洞的。我们不一定能找到一个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尤其是假如第一性原理不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兼容各种随机性的能力。这样,即使没有唯一因也没关系,分段函数而已,分类讨论嘛。或许你会反驳那万一连 “函数” 也不成立呢?同一个函数却可能产生两种结果?叠加态呗,也不神奇呀。为什么少一颗星呢?如果只是在商业案例中讨论商业案例,可能最后能总结出来不少因果关系,但肯定是讨论不明白的。如果能结合人类如何发展,国家如何成立,不同发展阶段下对于发展上的主要矛盾,整个经济如何管控下,如何根据科技、金融、管理工具去组织生产,人们的需求的升级换代,然后才是实施环节上的商业案例本身,应该会更自然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新是有迹可循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是混沌大学的李善友老师,他分别从创新,战略,竞争,组织 4 个方面,交付给我们一共 12 个锦囊。1. 创新:(1)第一曲线:不论是对技术提升,产品创新,还是公司和产业的发展,最终都会是一条 “S 曲线”。当企业和产品属于竞争市场稳固,竞争态势比较明确的阶段时,在 S 型曲线中进行连续型创新,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 S 型曲线会有一个极值点。当到达这个极值点之后,企业发展就会缓慢,甚至死亡。而规模越大的公司,增长速度就越慢。这时候就来到了第二曲线创新,也就是非连续性创新。(2)第二曲线:第二曲线本身是一种颠覆式创新,把再多辆的马车相加,也无法得到一条铁路。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3)分形创新:第二曲线的创新,并不是让企业放弃主营业务,去布局新业务。恰恰相反,第二曲线的创新是需要企业更加沉浸于主营业务中,通过创新加强主营业务的发展,从更多的创新中分析出第二曲线。2. 战略:(1)组合创新:组合创新的能力归根到底就是拆解基本要素,然后重新组合。拆解基本要素的能力,是创业的基本功。(2)单一要素:当创业聚焦于某一个单一核心要素时,更容易力出一孔,快速打开市场。(3)战略杠杆: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做什么,没有取舍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需要战略。3. 竞争:(1)错位竞争: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所谓错位,是指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不同组合。与在位企业的组合不同,就可以打出不一样的打法。(2)颠覆创新:初创企业想要成功,一般符合两个条件:巨头不屑做,市场足够大。(3)边缘分化: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并没有发生过本质性的变化,从来都是这样,不是一个新玩家把以前的公司挤掉,而是新的战场在扩大,心动玩家占据了新的市场,创新永远在边缘。错位竞争不是自甘弱小,而是让棋盘变得更大。4. 组织:(1)价值网络:一个公司的价值网络,取决于之前公司业务最大的收益来源。这既是企业成功的源头,也是阻碍创新的原因。要想打破这样的阻碍,需要抽离出独立的小组织。(2)组织心智: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边界。自动化运行的组织心智,让微软在长达 30 年的时间里都无力挣脱。(3)破界创新:这需要我们研究第一性原理。这个原理的提出始见于亚里士多德: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换而言之,这条基本原理会演化出其他次级原理和命题,并构筑起一个理论系统。以上就是这本书中给我启发最大的一些核心观点和理念。未来的创业者,都应该是集优秀的科学家,哲学家,和企业家思想于一身的人。希望大家也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新不仅是为了增长,更是为了生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是跨越非连续性创新,自我变革,才取得成功的,这本书用大量的实例和理论证明了这一点,对创业者来说很有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从成功走向下一个成功?

                正在准备 10 月 11 日去上海的 “金点子” 大赛答辩,早上一起床惯例性读书 15 分钟,完成今天读书打卡,结果收不住了,准备读到 9 点出门跑一圈,结果看看阳光不错适合阅读,坐在阳台上准备再看半小时,9:30 的时候觉得读到这本书一半吧,然后 10 点时候读到一半了,突然想起来还有《第一性原理》也挺好看,就搜了一下,发现《第二曲线创新》还有第二版,又在微信读书买了会员翻翻第二版,准备买一本送老板同步一下认知,犹豫买哪一版。就开始看第二版,准备看到一半的进度,结果到了 12 点,还没有出去跑步。这倒好,翻开第一版往后再看点,发现第二版把顺序打乱了,好多内容已经看过了,阳光正好,写本书有望读完,结果读完就到了 14:06。读本书的收获有:1. 系统性的梳理了《第二曲线创新》理论的框架,构筑了认知基本盘。2. 读书中又见识了几个经典案例,印象深刻的是硬盘行业发展案例,一个个公司如何成功与错过下一次成功,希捷如何破局。3. 企业内部产生第二曲线创新如何成功?需要企业领导者全程支持,并且与现有价值网络隔离。4. 认识了价值网络如何锁死企业心智,导致企业无法跨越第二曲线。5. 如何破界?找到企业发展的隐含假设,然后击碎,重构假设。6.《创新者窘境》这本书的价值常看常新。2021 年 10 月 7 日 14:06 读完此书于家中。【2021 年第 25 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二曲线创新——寻找新的突破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6 本)🎓🎓《第二曲线创新》 李善友🎓📚 混沌大学有一句话:“‭‮有没‬‬好的思维模型,再多的‭‮识知‬‬积累也是低水平的重复。”‭‮人成‬‬学习的目的‭‮是不‬‬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是‭‮习学‬‬更好的‭‮维思‬‬模型。📚 ‭‮业企‬‬为什么要创新?归根结底,企业创新的‭‮接直‬‬目的是增长,增长是‭‮有所‬‬企业的首要战略目标。上市公司的市值和创业‭‮司公‬‬的估值是由‭‮来未‬‬的增长率决定的,而不是由现在的‭‮入收‬‬绝对值决定的。📚 创新不是在同‭‮条一‬‬曲线里‭‮性进渐‬‬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为变‬‬另一条曲线的新组合。‭‮着沿‬‬第一条曲线的‭‮长增‬‬称为连续性创新,‭‮种这‬‬创新是沿着既有通道的创新。从‭‮个一‬‬经济‭‮构结‬‬向另外一个经济结构的转换‭‮为称‬‬非连续性创新,也叫第二‭‮线曲‬‬创新,这种创新往往‭‮够能‬‬带来指数级增长。📚 创造性破坏主要不是‭‮过通‬‬价格的‭‮争竞‬‬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每一次‭‮模规大‬‬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企业‭‮果如‬‬想基业长青,只有一个办法:通过创造性破坏,‭‮越跨‬‬到第二曲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创始人的边界,才是企业真正的边界

                    读善友老师的书是一次全方位的认知提升。每一个概念都解释的很清楚,概念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清晰。赞同老师的核心价值观 - 成长。“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你要创下多么辉煌的事业,或者拥有多么精深的学问,而是把不重要的隐含假设打碎,让你的生命力流淌出来。用破界创新的原理,当你将人生的奇点下移,边界向外延展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拥有一个不受限的人生。“最后,善友老师还坦言 “我说的可能是错的 “,让读者保持自己独立的哲学思考和逻辑判断。感谢明明姐推荐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创造未来。

                      现象层面的总结是经验,哲学和科学层面的提炼是第一性原理,其力量不可同日而语。在不确定性时代,面对加速变化的环境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创新。不创新等死,乱创新找死,如何面对两难选择?用可习得的创新方法破局。在红利日趋耗尽,管理已近极致的今天,唯一有力的增长引擎就是创新。时至今日,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创新,就像在工业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管理一样。我们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但怎么做却不得而知。本书以哲科思维为基础,提供了 12 个关于创新的思维模型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与个人穿过纷繁复杂的迷局,跨越事业与人生的第二曲线,打造持续增长引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任何一个企业都擅长走在自己熟悉的道路上,而非应对第二曲线的重大变革,一不留神就被滚滚而来的创新技术给阉割了。我们干企业不能只关注财务数据,哪怕在自己春风得意时也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在企业到达极限点前找到破局点迭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就如阿那亚的马寅所讲,一定要抱着 “以客户为中心,客户至上” 的理念(亚马逊,华为)增强用户体验满意度;企业在成长期和连续性周期内坚持深耕自己的核心专业领域,等达到行业龙头时,切不可抱着手里的金钵钵不放手,找到企业不变的那个 “一” 作为基点,看长远些,短期的利益都是浮云;而当企业想和巨头竞争,要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和突破口,开拓自己的边缘市场,最后达到颠覆性创新。书中的理论确实可以参考,当面对现实时,我猜想很多企业并不会如此实操,所以说,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边界,只有不停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认知,根据客户需求不停地迭代和创新,才好夯实企业的护城河,以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美好世界。最后,书中强调了好几遍《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是时候刷一遍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给创新者的哲学书

                          这本书不是来教我们怎么做的,而是来启发我们去打破自己认知的局限,不断成长的。如果你把这本书作为工具书来读,恐怕会失望。我读完后,想起李善友教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混沌是给创业者讲哲学的。如果从哲学书的角度,我愿意给它打四星。这不是从逻辑缜密的角度,而是从这本书对我们这代习惯于追逐 “有用”,拥抱 “快速变化” 的人的启迪。尤其读到破界创新篇和后记时,我有些感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办柏拉图学院,启发了亚里士多德。接着亚又开办了吕刻俄斯(Lyceum)学院,启发了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思考探索。联想到混沌和得到,就好像是我们今天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院。 愿这些思想的种子成为行动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新破解心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针对企业管理者、创业者的创新指南。

                              大家都知道 “创新” 很重要,但是 “创新” 具体要怎么做,尤其是企业级的产品创新怎么做?很少有人提出有实操性的指南。本书是李善友混沌商学院的第一本教材,深入浅出,不仅透析了创业、创新的原理,还列举了大量企业的案例,对于产品创新提出了非常读到的见解。



                              本书从创新、战略、竞争、组织等四个方面,一共总结了 12 套招式,招招实用。

                              混沌大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本书内均有涉及。包括第二曲线、组合创新、颠覆式创新、哲科思维、第一性原理、分形、非连续性鸿沟、失速点、刻意练习、多元思维模型等等。本书也算是为读者打开了混沌大学的一扇门。

                              我想跟大家指出两点:一、书中提及的这些理论,全都不是李善友原创;李善友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二、不要低估知识搬运工的价值,能够从人类浩如烟海的理论体系中摘取出点点精华,并且整理成体系、再输出为可操作性强且普通人可以理解的通俗读物,需要相当于强的功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跨越周期

                                一个好的企业,会经历一次完整的生命周期,类似于一条经过拉伸的 “S” 曲线,破局点、增长期、指数增长期、财务极限点、衰退期等。生命周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历朝历代如此,王族世家如此,行业企业亦如此。但生命周期有长短,如何打破生命周期的魔咒,在一定时间维度内保持增长和活力,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也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企业是个封闭系统,封闭来自于既得利益、资源网络、组织架构等。管理越好的企业越 “封闭”,封闭能快速实现周期内的指数增长,但封闭系统也是把双刃剑,一旦外界条件改变,封闭系统很难兼容,同时也会带来 “组织熵增”,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从秩序到混乱,从有效到无效,最终无法跨越周期。跨越周期,在理论层面,要在财务极限点之前,开创出第二条 “S” 曲线,也就是第二条曲线创新,这种创新是非连续性的。创新,就是拆分基本要素再组合的过程。跨越周期,需要良好的 “企业素质”,良好的战略支点,也就是企业不变的 “一”,企业的第一性原理,也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内功;跨越周期,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找到 10 倍速的 “一”,抓住市场级增长,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需要视野和格局;跨越周期,需要超强的组织能力,在破局点上集中优势兵力,突破阈值。第二曲线创新,直指大企业病,教会大企业如何跨越周期的困境。于初创企业,如何在大企业的高压下生存,错位竞争、颠覆创新、边缘竞争等策略,是不错也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科思维是无用之大用,也是每一位创新者必备的思维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读完查尔斯原版《第二曲线》,依然云里雾里; 那不如来看看李教授的《第二曲线创新》。

                                    李善友老师 2019 年的年度大课,我是一秒钟都没有拉下,认认真真地听了,看了。然后就种下了这本书的草。


                                    “第二曲线”,在年前可能是因为建行董事长的工作报告,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什么,就这么在银行业战略制定者中掀起了波澜。那个时候,人手一本查尔斯・汉迪的《第二曲线》,但是,这本书真的写得非常 “写意”,读下来,可能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做,特别是不知道为什么第二曲线能够跨越周期,达到创新?
                                    然后就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李善友老师对第二曲线创新已经有了系统性论述,特别是,在 6 月份 2 天的年度大课之后,就深深地种草了,之后,当然是在预订期,也就是有点类似众筹的时候吧,就欣欣然付钱,等待来书。大概等了 2 个月的时间,8 月份的时候,书到了,亮闪闪的黄色,很喜欢。
                                    “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书面上的这句话,非常简单扼要地概括了此书的内容。
                                    当然,与我而言,此书最好的还在于 “好用”。
                                    正如我上文所说,虽然《第二曲线》人手一本,但是,领导要问起来:如何第二曲线?第二曲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第二曲线能够创新?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非李善友老师的《第二曲线创新》这本书不可了。
                                    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终极理由,是本书竟然能够把一个实践的问题(创新),挖到了非常深刻的理论 —— 哲科思维,你能够想象生物学、物理学、复杂性科学、哲学、认知心理学,甚至美学,都能够去解释第二曲线创新吗?不得不说,李教授一是脑洞大开,二是真的不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还给读着带来非常多的想象空间。
                                    本书一共分为四篇:创新篇、战略篇、竞争篇和组织篇。四篇内容又分为 12 个思维模型。思维模型这个词,我也十分喜欢,就好像罗胖曾经比喻过的那样,一个思维模型,就是一颗药丸,这颗药丸对症下药,但是实际上却是所有关于此病症的解决方案的综合。那么,思维模型也是这样,人类几千年,有那么多知识,但是要是综合成思维模型,那也是能够数的过来的。顺便提一下,逻辑思维在今天(双十一)给大家推送的 48 本书,正是构成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思维模型的主要来源吧。那么,李善友教授的这本书,里面提出了 12 个思维模型,而且这 12 个思维模型跨越了 “文科(软科学)” 和 “理科(硬科学)”,把这些科学知识都综合到了 “创新” 这个非常实用的概念下面,是不是非常有吸引力?
                                    譬如说,书中借鉴生物学概念,提出了 “分形创新”,而且非常好的吻合了 “第二曲线”,读来就非常解渴。而且,这里面还有我个人非常喜欢李教授的第二个原因 —— 公式!我们都知道,数学公式很美,因为它极其简洁,但是却道出了 “大道”,在李善友教授的这本书里面,也充满着 “公式”,但是,这些都不是数学公式,而是创新的公式。譬如说,大家都知道 “适者生存” 这个概念,但是,李教授就提出来了公式 ——“变异 + 选择 = 新物种”,同时,“创新 + 选择 = 第二曲线”,和进化公式刚好是一个 “同构” 的结构,很完美!
                                    本书自身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 “小创新”,章节后面安排了二维码,扫一扫可以看到李善友老师自己的案例解读。非常棒!
                                    正在纠结 “第二曲线” 的,领导揪着写文章的,都可以来好好阅读以下李善友老师的这本《第二曲线创新》。然后,欢迎和我一样,加入 “第二曲线不归路” 阵营。

                                      转发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案例丰富生动 思维观点新颖

                                      本书是在吸取众家所长,结合作者深入研究,力求理性分析,对创新和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洞见,是难得的读得懂、能读快、易吸收、但并不只是浅显的普及读物。阅读时,如能结合自己所在行业、企业有所对比和分析,将会受益匪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我们将生态位的思维应用到企业,会发现很多人的做法违背了这个规则。他们把正面竞争和击败竞争对手作为出发点,事实上完全没必要,你的目的是让自己活得更好,而不是战胜别人。我们能做的是努力观察强大对手的边界,在他的边界之外寻找破局点。普通创业者就问题解决问题,新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创新家则着手解决问题的逻辑奇点,打破原有边界,让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边界。你未来的工作就是干掉你现在的生意。向美好事物致敬的方式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意思的思想

                                          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细读细品,自有道理!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