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趣的化学

    一本化学的科普书。得益于作者的大学化学背景,对化学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在我看来,科普工作者具备一项特别强的能力,就是把专业知识 “变浅”,变得通俗易懂。这项能力特别了不起。在此也要感谢科普工作者,激发读者探索的兴趣,很厉害。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极简化学史有感

      从追求长生的炼丹师、"点石成金" 的炼金术士手中慢慢发展到作为现代科学的中心学科之一的化学,不同于 "只需一根笔" 的数学,一直以其 "动手派" 的特征闻名。在 17-18 世纪,现在看起来谬误的燃素学说曾统治化学长达一个世纪。此时的科学家们认为可燃物因含燃素而可燃、重量是重素产生的、光有光素、电有电素…1785 年俄国化学家托。叶. 罗维兹多次试验也未能提纯酒石酸。由于酒石酸可燃,根据燃素学说以及其对木炭的观察,他认为木炭对燃素非常贪婪,因而能够吸收酒石酸中的燃素杂质。显然由于木炭优异的吸附性,这次他的实验很成功。此前,虽然他的观点并不正确,但是反复的实验、专注的观察以及认真的总结,木炭优异的吸附性在他之后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靠着一代代先贤摸黑前行,化学慢慢地发展起来。如今化学也不单需要动手,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极简化学史》以轻盈笔触串联起化学史上的关键节点。从古代炼金术的神秘,到拉瓦锡的元素革命;从门捷列夫排列周期表的灵光,到居里夫人提炼镭的执着…… 作者略去复杂公式,聚焦科学家的探索轨迹与时代背景。 每个发现都像解开自然谜题的钥匙,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偶然,凯库勒梦见苯环的奇妙,让严谨科学显露出浪漫底色。它让读者明白:化学史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人类对世界本质永不停歇的追问,简洁却充满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好的阅读体验

          在大多数人眼中,化学的知识又抽象又枯燥,通过这本书,把许多中学化学中涉及又不深入的问题给讲透了,非常值得中学生和中学化学教师阅读。更重要的,通过历史可以看到未来,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上学时能有这样一本趣味的科普读物,那我也许会彻底爱上学化学,读着挺有趣,而且很开眼界,知道了一个个化学大师们苦苦求索的故事,有的甚至是惊心动魄,知道了一个个化学元素被发现的故事,引人思考。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