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古代中国一直没孕育出 “逻辑学”,以至于我上警校学的《形式逻辑》基本还是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套。这导致中国古人的辩论水平比较低,即便是名师硕儒也难免出现致命的逻辑硬伤,孟子也不例外。熊逸早年的著作《孟子他说》就分析了很多孟老三的逻辑漏洞和诡辩术。
但我仍要推荐热爱辩论的同学看一下《孟子》,因为孟子虽然在细节处多有偏颇,却堪称雄辩,整部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身上都充斥着浩然之气了,气贯长虹。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先秦诸子里,语言水平最高的就是庄子,那种流畅、缥缈的文风,生动有趣的寓言,令其他 “子” 难以望其项背,如果非要再找出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孟子了。巧的是他俩生活的年代很可能有交叉,可惜的是他俩没在一起辩论过。
不过我想他俩应该聊不到一起,孟子曾曰过:“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他一生都在和杨朱、墨翟学派抬杠。读《孟子》使我想到的画面是亚圣躬身入局,激动地说:“你们都闪开!真理在我手里!” 读《庄子》使我想到的画面是庄周躺在河边睨视着一对辩论的人,指着天空笑笑说:“真理在那呢~”
不黑亚圣了,我喜欢庄子,也喜欢孟子。有人说庄子保持本性,是 “真人”,我倒觉得孟子更 “真”,相比于孟老三的执着、斗争,庄子反倒显得有点假,像根老油条。孟子用一生追求自己深信不疑的主义,不惜和别人撕破脸,不惜辞掉高薪工作,我相信他真是那种 “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知识分子,以至于我长时间把 “士不可以不弘毅” 当做孟子的名言。
如果你读《孟子》,会看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果你没读过《孟子》,会有很大概率理解不了中国史书极力赞誉的舍生取义之人。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