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远处看,德国近现代历史被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柏林墙倒塌这一条国家主义的叙述线索。走进它内部,则有一条不太为人所知的线索,如一条暗河流淌在它历史的深处。新德国人如何在废墟上重新开始?他们如何处理记忆,理解存在,寻找故乡,盛放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穿越亚欧的旅行随笔:边旅行,边思考

      1. 读书起因:上一部《死屋手记》,搜索🔍西伯利亚寻到旅行游记 2. 写作风格:旅行笔记除了见闻,有如下特点:①穿插了对一些人物的采访,书中形式主要为对方叙述自身故事,通过人物自述,反应了该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②作者自身感想,对于自然,历史和文学描述等。因为是随笔,所以有些章节感觉有点散,逻辑性不够。比如,石油国伊朗的政治历史部分。3. 读书心得虽然涉及城市众多,但整体可从三个大方向出发,概括其亚欧城市特点。①俄罗斯的野性与文明。从自然角度,西伯利亚的荒野冲击感;从文明角度,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在第三方视角,讲述三代人在苏联解体事件中受到的影响。这方面    ② 中亚城市的传统与矛盾。因占据历史上丝绸之路绝对的地理位置,中亚城市曾无限辉煌,但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最终逐渐走向落寞。工业化的发展,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 如今手工业复兴,商人巴扎和政治家之间的博弈.......    ③ 东西德的融合,摩洛哥的传说。近现代因政治风云引起的一系列大事件,除了前文谈到的苏联解体,另一件便是柏林墙的倒塌。同理,通过住在本地的他人视角,陈述这一段故事带来的影响。上一代人也许彼此间仍有差异,比如东德更为保守西德更开放,但如今这一代人几乎融合成为了一体,相比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确实要小很多。    当我们追寻异域风情时,怎能少的了美丽的传说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呢?以前撒哈拉有三毛和荷西,今天有俞和穆罕默德,美好而感动。    总的来说,看完本书后,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到了亚欧这些城市今天的样子,通过历史和他人视角叙述,而不仅停留在旅游景点身上。人和城市,才是旅行本该关注的模样。4. 分享本书文字 “旅行者最终都回到原点;但若没有足够远的艰难跋涉和旅途中不期然的相遇,又怎能找到回去的路?”5. 拓展接下来可能会继续关注相关旅行城市的书籍和信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语言欧化太严重了。仿佛在读一本翻译过的作品。美则美矣,但却显得过于刻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的游记。里面的照片真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是一本很有趣的旅行散文

            看这本书,跟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午夜降临前》很像,都是细腻的文字描写,惬意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异国他乡的社会百态。配图也很棒,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