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选择共情》

    共情,其古老的形式是建立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关心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携带着我们的基因;我们关心自己的部落,因为它能提供食物、性和安全感。对未来的担忧,会与我们的达尔文式本能冲动背道而驰。但我们仍有办法来培养这种担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共情能力怎么来?如何提升?这本书有亮点。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605 本《选择共情》共情最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善良:虽然经常要为此付出代价,但人们依然倾向于互相帮助 3。人们常常将善良看作一种奢侈品,是艰难世界中的一种终极软技能。达尔文对此曾感到困惑。根据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生物应该将自我保护置于其他一切之上。帮助他者并不符合这一理论,尤其是不顾自身安危去帮助他者。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共情经历了突飞猛进的演变。这对人类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从生理上看,人类并不出众。在人类发展初期,人们以家庭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人类既没有锋利的牙齿,也没有翅膀,更没有类人猿表亲那样的力量。人类只有竞争对手:几万年前,至少还有 5 个高智能的人种 7 与智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数千年来,智人持续改变,使得彼此更容易建立联结 8。共情实践者相较于群体或远距离的人,人们更容易对单个人或经常出现在身边的人产生共情。所以,更个人化的、近距离的呈现与联结,是激发人们产生共情的重要方法。因为通过练习,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变得更加善良。这一想法听起来可能令人惊讶,但事实上,它已经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的支持。众多实验研究表明,共情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特质,它更像一种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以增强这种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选择共情,对这些人来说并不容易,实际上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本书不会提供如何在当今社会变得更友善的行为指南,也不会承诺人性本善,即使看上去确实如此。人性中天生的善良部分可能占 39%,或占 71%,或介于二者之间。对人类而言,重要的不是从何处开始,而是去往何处。承受巨大痛苦的人往往更容易与他人共情,经历过重大创伤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过帮助的幸存者更容易恢复,他们也更有可能转而帮助他人,并且在这种帮助中拥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更牢固的人际关系和全新的使命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明白,给处于困境中的人以援手意义重大,从而将更多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拉入这种正向循环中。情绪不仅会反映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也会反映人们如何理解这些事情。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爱比克泰德很了解这一点,莎士比亚也了解。正如哈姆雷特所说的那样:“世上之事物本无善恶之分,思想使然。” 事实上,去人性化会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抑制共情。想象一下,“受害者” 在 “观察者” 面前受到痛苦的电击,你可以看到这个 “观察者” 的大脑的实时反应。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你就能分辨出 “受害者” 和 “观察者” 是否属于同一群体:如果属于同一群体,“观察者” 的大脑会产生镜像反应;否则,这种镜像反应会非常微弱或根本不会出现 6。多想象未来,让人们为了自己未来的福祉做出更理智的决策,让 “坏人” 看到自己变成 “好人” 时的情景,让彼此仇恨的人们更多地想象双方友善、和谐与融合的场景,以促进更大的和平。叙事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一种用来放松思维束缚、提高表现效果的精神药物 7。人类祖先通过故事想象他人的生活,规划可能的未来,并就文化规范达成一致。在现代社会,它们则以一种新的方式发挥作用:人们通过故事变得更容易与人共情,远隔两地的人变得不那么疏远,对他人的关怀也不再那么困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选择共情

        共情和善良与社会化程度呈正相关。・人类进化史表明,共情更有利于生存。・共情能力强的人在专业上往往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共情能力通常与幸福感呈正相关。・人们更容易与一个人共情,而非与许多人或一个群体共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握住此生辽阔,赠你满天星火

          中华儿女心连心,遇到困难共打拼,和谐社会同携手,祖国母亲少烦忧🇨🇳苦海无边,🎊仍欢迎你光临人间没事儿就是最好的事儿生活点滴温柔可爱,都值得我前进希望你遇见的人能让你重新做回小朋友希望你遇见的人能让你重新做回小朋友希望你遇见的人能让你重新做回小朋友希望你遇见的人能让你重新做回小朋友没事儿就是最好的事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共情能力的深度理解

            共情不知是我能看到你的情绪,理解你的状态,更是能在行动上迈出一步。这本书让自己对共情的理解更全面和系统,也是第一次科学的知道了深度共情能力可能给自身带来的伤害。共情是把双刃剑,不光要帮助他人,还要调整好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UX设计师爱挂在嘴边的共感(empathy)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切的起因在于我发现这个业界非常爱把 "与用户共感" 啦之类的挂在嘴边,但是实际上问大家什么是共感,大家大多也只会说 "用他人的视角来观察",也就是说 put yourself in othersshoes,但却不会告诉我们怎么去穿这支鞋子。而我为了更了解共情这个鞋把(?)而开始读这本书。本书提到的几个我觉得有趣的观点:没有任何一种情绪体验是绝对有益或绝对有害的。焦虑让人难受,但它也可以激励我们面对挑战。快乐让人感觉良好,但它也可能转变为躁狂。有时,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共情,但过多的共情也可能会削弱我们的能力普遍存在于医护人员身上的 "共情疲劳",一直在对他们造成伤害。👉我总觉得我们去说 "我们要共情" 的时候常常是 "只想要其效果,而不愿付出其代价",原因可能就来自于上述两段:真正的共情是会累的,会消耗能量的。只是做做用户访谈或问卷调查等等然后出报告其实也是一件很好的事(起码比你根本不愿意理解自己的用户好!),但是如果总要打着共感这个大旗去把自己的行为包装得像是是在为了他人着想就免了,因为通常在大多的公司 "与用户共感" 只是盈利的手段,而非目的。用叙事的方法来传达观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我们更容易与一个人共情,而非与许多人或一个群体共情👉这两点结合起来,不难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在向我们的 stakeholder 报告 "自己的设计或是用户研究哪里重要" 的时候,比起先展示 "这个设计能解决多少问题",应该先展示一个故事,一个具体的用户困境,然后再用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