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8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脑中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我们试图将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我们的行为是多种动机复杂交互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隐藏动机往往才是我们行为的 “真实目的”。但是人类自我本能会导致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 “隐藏动机”,无论我们是否知道这些原因的存在。


    1)有些事情看起来是为了别人好,实际上是为了自己。比如经常听到的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2)陈述者说的话既包含了表面含义也包含了真实含义。
    比如 1962 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我们决定登月》这篇演讲中为美国参与太空军事竞争的野心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亲社会动机,他当众说道:“我们开启新的航程,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为了赢得新的权利。我们一定要赢得这些权利,并使之服务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真实意图是,在场的每个人对他的言下之意都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我们必须打败苏联人!”
    3)人类之所以会自欺欺人,是因为自欺是有用的。就是说之所以忽视自己脑中的大象,因为这是一种策略。它可以让我们享受自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他人面前保持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
    比如,我们难以启齿的话语可以通过肢体语言 “说” 出来,而肢体语言恰好有助于将真实的自我隐匿起来,从而保护自我。比如 “我迷上你了” 太过于直接,对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这种话不好直接说出口,但完全可以用一个微笑、不舍的一瞥,或者轻轻地碰一下手腕传递出同样的信息,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万一被拒绝了,也不至于激怒对方。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我们大脑中的那头大象

      我们人类 “脑中的大象” 指的是:我们的大脑不仅为狩猎、采集而设计,它还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上取得进步,而这种进步有时候是通过欺骗和自我欺骗实现的。虽然我们可能是自私自利的阴谋家,却又往往能通过伪装而获益。因此,我们会隐藏自己最真实的动机,甚至对此了解得越少越好,比如我们不喜欢谈论,甚至不想谈及我们自私的程度。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搜寻人类内心深处未经检视的角落,并用强光灯将其照亮,它将颠覆我们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规范、机制、辩论、艺术品的认知,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不要被大脑中的这个大象欺骗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脑中的大象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做人要虚怀若谷,要谦逊处世。人人皆是自欺欺人者,你我他概莫能外,因此与人相处,贵在慎重,小小心思当断则断。只要我们抛下自负便会发现,其实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不同的说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意思是说有这么一个明摆着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正视,大家都假装它好像不存在一样。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些隐藏的动机,我们不愿意说出来,不愿意正视,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这些动机,对社会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冠冕堂皇、正能量的竞争之外,我们还在参加另外一种竞争,一种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的竞争。而那种竞争,恰恰是最重要的竞争 —— 那才是 “竞争” 的常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脑海里都有一头大象🐘,至关重要却熟视无睹。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376 本 #《脑中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人们心知肚明却视而不见或撒手不管的重要问题;社会禁忌。脑中的大象,明明至关重要但人们却熟视无睹的大脑运作特征;内省禁忌。📕 我们认为人类的关键行为通常是由多重动机驱动的。一心一意寻医问药或治病救人也概莫能外。这一点并无任何新奇之处,毕竟人类是一种复杂的生灵。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认为其中有些动机是藏在潜意识中的。我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动机的存在。📕 意识是可以为我所用的,因此意识也会逐步提高。所以,对于最深层的生物动机,我们具有超强意识。这难道不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解释吗?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似乎存心置之不理。📕 我们被迫扭曲或否认任何一种可能揭示我们隐性动机的解释。越是关键的事实,越会成为禁忌。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永远都让我们困惑不已。只有鼓起勇气,直面脑中的大象,我们才能揭开事实的真相。📕 社交整饰不仅仅是一种卫生行为,也是一种政治活动。通过相互整饰,灵长类动物可以借机结为同盟,以备不时之需。整饰行为传达出了许多相关信息。整饰者说:“我愿意用我的闲暇时间为你提供帮助。” 而被整饰者则会说:“太舒服了,我愿意让你从背后接近我,抚摸我的脸。” 与此同时,亲密无间地共度一段惬意时光之后,双方便增强了同盟关系。📕 显而易见的动机之下往往埋藏着更深、更复杂的动机。即便是比我们人类简单许多的生物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不能期盼诸如投票和艺术创作之类的人类行为的真正动机是一目了然的。📕 对于作为 “社会人” 的我们而言,肢体语言十分重要。肢体传达了我们情绪中的重要信息 —— 宁静与不安,兴奋与无趣,自豪与羞愧。同时,肢体也传达了我们对社会的态度 —— 信任与怀疑,自信与自我怀疑,亲密无间与相敬如宾,忠诚与反抗。📕 一个人若能就人类共同的动机坦诚发言,那么也可以说他独具魅力。这类人勇于承认那些会令人感到不安的事实,并且能够冷静地对其进行讨论。在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诚实、智慧以及勇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动机” 这个术语指的是我们行为的潜在原因,无论我们是否知道这些原因的存在。“理由” 则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口头解释。理由真真假假,有时则真假难辨,或半真半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世界始于自识自己

                🍀真实世界中的大象,我们是很难视而不见的;但是对于头脑中的大象,人们可能会假装它不存在。作者用大象来比喻的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言行背后的隐性动机;它确实存在,而人们却往往并不自知。🍀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与了解他人相比较而言,自我认知的精神可能更加可贵。🍀J. P. 摩根说过,“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不外乎两个理由:一个好的理由,一个真正的理由。” 如果一直对头脑中的大象视而不见,那么我们自己就相信了那些说给别人听的好理由,而无法正视那些真正的理由。🍀五星推荐,《脑中的大象》让我更好的认知自己并理解世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欺欺人的大象

                  我们之所以忽视自己脑中的大象,纯粹因为这是一种策略。人类总爱自欺欺人,因此,哪怕我们的行为明明出于自私的理由,我们在人前人后却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一旦承认自己有隐性动机,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坏人,并因此失去别人的信任。即便我们只是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承认大象的存在,但还是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很沉重的负担 —— 我们会因此而感到难堪,会认为自己是伪善的。这才是真正的负面因素,而且是并非轻而易举就能抛诸脑后的负面因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供了一副透视镜,帮读者看到冰山底下的潜意识世界。这本书和《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可以参照着阅读,二者都揭示了人的隐性动机,前者从社交角度,后者从演化角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脑中大象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人类的动机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利用这些动机实现了什么目标。人类可能是一种竞争性的社会动物,自私自利,还喜欢自我欺骗。然而,为了登上那该死的月球,我们还是会选择相互合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处不在的隐形动机

                        人类的有些习俗有些看起来非常荒诞,实际上是为了协调群体。而人类群体并不需要知道习俗的真正用意,只需要知道遵守即可。真正重要的是群体的行为,至于表面的原因,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群体不需要知道真正的原因,因为真实原因往往并不是最能凝聚人心的。社会习俗是行为在前,解释性的故事在后。对个人同样如此,对生存至关重要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动机。所以真实动机被隐藏,而表面的动机浮现出来,就像群体里怪异的习俗一样。个体也同样是行为在前,解释性的故事在后。关于人类的隐形动机各类心理书籍多有涉及,提的很多,但最全面最系统地深入解剖出人的隐形动机还是这本书,两位作者在诸多领域里精妙的剖析还是让人叹为观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自己的秘密,并且它可能很难诉说!其实,相对于秘密,可能每个人都会存有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隐性动机!这种隐性动机,可能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笑?为什么人类会这么重视教育?此书就是在帮助我们去寻找被我们的那些动机,这些动机可能存在于我们某个被忽略的角落,可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影响着我们的判断………… 此书可以帮我们去揭开我们所隐藏的动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行为科学的优秀研究

                            也可以作为《影响力》的底层逻辑注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凡事皆有动机

                              我们的美德常常是被掩饰的恶行。我们无法直视死亡或是阳光。—— 弗朗索瓦・德・拉罗什福科,1678 虽然人类总是大言不惭地公开宣称:我们的所作所为皆出于高尚之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行为背后仍然隐藏着不少让我们难以直视且不甚高尚的目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教育和医疗两部分是我认为最值得看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隐性动机

                                  给有勇气面对真实自我以及社会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们在交谈中所说的内容和他们真实的想法往往并不一致,出于自利的动机,人们不会直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是给他们的诉求包装一个很 “正当” 的理由告知对方。比如爱上了一个更漂亮的异性,给前任的分手理由却是 “性格不合适”。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彼此的隐性动机的话,这个世界会非常无趣。当我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就知道性和社会地位永无是稀缺的,为了追逐这两样东西,我们要包装自己的动机、自吹自擂、扩大联盟、炫耀自己的实力、用言语抹黑潜在竞争对手、即使干了坏事也要逃避惩罚、研究如何在博弈中争取利益最大化、避免自己在斗争中受到严重伤害。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不外乎两个理由:一个好的理由,一个真正的理由。不管经济发展的势头有多迅猛,性和社会地位的供给永远是有限的。而赚钱和消费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争取性和社会地位。通过购买物品来炫富的这样一种行为被称作炫耀性消费。言下之意是指人们购买东西并不是为了满足自我,而是为了炫耀和攀比。人们不会直接表达内心真实的渴望,比如人们不会直截了当的说 “他挡了我的道”,而是会说 “他不够关爱客户”。每个人在独处的时候都是真诚的,可当第二个人出现时,虚伪也就随之出现了。“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所有隐性动机的话,那么一谈到最崇高的事业,我们一定会脸红”。世界上有许多人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动机的。但是大多数时候,针锋相对的利益集团则近不及待地想揪出对方这些问题。艺术界的宗旨并不在于 “欣赏美”,所谓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借口。有了这种借口,我们才有机会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接触,同时艺术也是性感的体现。当你想了解这个世界,却发现大脑也会欺骗自己的时候,一定会很不舒服。我们真实的想法,大多都是难以在公开场合大肆宣扬的。总的来说,不论作为个体、家庭、社区或是国家,我们都偏向选择那些让我们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说辞。而对于对手,我们则毫不吝惜甚至不亦乐乎的用那些不受待见的理论抹黑他们。最早的智人在 20-50 人组成的小部落中聚居。那些稀缺的资源,包括食物、交配权、领土以及社会地位,都需要我们去努力打败竞争对手。这里就产生了 “社会脑” 的假说,也称作马基雅维利假说。这种假说认为,我们的祖先变聪明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与政治舞台中相互竞争。假如你是个黑猩猩,光是成为强壮的雄性还不够,你还需要与其它强壮的黑猩猩拉帮结派。你需要具备辨别、吸引、保持优秀盟友的能力,而且你还得足够聪明,这样在联盟形成、瓦解、冲突时,你才能处乱不惊、游刃有余。灵长动物都是天生会搞政治的,比如鲸、海豚、狼、狮子、大象。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合作;为了资源,我们必须竞争。为了理解人性的竞争面,可以借用一句话:“随意论断他人,并且要以平常心接受他人论断”。潜在的惩罚必须时时刻刻都存在,否则 “规范” 一话无异于空话。“没有武力保障的契约只是一纸空文”。在大多数情况下,动物选择不寻衅滋事的原因是它们不想因此受伤,而不是怕违反那些抽象的 “反对暴力” 的规范。一旦有了武器,身体力量就不再是取得格斗胜利最关键的因素了。特别是如果你拥有政治技能(识别、加入甚至领导一个强大的联盟的能力),那么这就会成为你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尽管流言蜚语往往尖酸刻薄而且伤人,但它也是减少不良行为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有权有势的人而言。当今中国的社交媒体就发挥了类似的作用。对名誉的渴望也激励着人们遵守规范。与违规者,尤其是与有权有势的违规者对抗是有风险的。多管闲事、惩罚他人或许于自己不利。但是在混乱中趁机赢得名声就很值得。驱逐违规者的人会因其领导能力得到人们的赞美。对于重大规矩,比如抢劫、纵火、杀人这些行为,大部分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但一些轻微的社会规范,比如撒谎、闯红灯、报假税、奉承老板、吸食软性毒品等,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未能 100% 幸免。现实中存在许多托词,无须糊弄所有人,只要表面够合情合理,看起来有人会上当即可。比如某人 “自愿辞职”、酒店的毛巾重复利用是 “保护环境”。没错,我们会自吹自擂、偷懒怠工、在背后散布谣言、说人坏话。我们也会坑队友、奉承领导、暗送秋波、私下调情、玩弄权术、利用他人以达一己私欲。总之,我们是自私的,但还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是距最高行为规范还有一点距离。混合动机博弈中,一些好的策略:1、关闭或限制沟通渠道。比如关掉手机,或只通过电子邮件交流;2、接受未来受罚的可能性;3、忽略信息,比如选择不去看绑匪的脸;4、怀有执念,自我催眠。比如你的自信让对手也强烈的感觉到了。欺骗的最高境界是先让自己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深信不疑,这样就很难被抓包或遭起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与其说政客们是在 “撒谎”,不如说他们早就已经假戏真做,反复自我欺骗。我们的大脑会主动选择记住那些对自己未来有利的,忘掉那些阻碍前行的不堪往事。就像现实生活中新闻秘书为总统或者总理做的那样,不论多糟的政策,新闻秘书总能找到办法赞美或维护它。我们并没有获得自己大脑内部的信息和决策的特权。我们认为自己很擅长反思,但那只是一个幻觉。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优势地位的最好办法就是看说话时的目光接触与听话时的目光接触之比,心理学家称之为视觉优势之比。地位低的人在说话时往往会避免目光接触,而在倾听时则更倾向于目光接触。当我们坐在脱口秀剧场的座位上时,大概率我们已经做好大笑的准备了。事实是我们首先会产生一种笑的渴望,然后让幽默来实现这种渴望。在绝大多数社会里,要成为领导者,首先得拥有高超的语言技能。与其说学生上学是为了学习有用的工作技能,倒不如说他们是为了向未来的雇主炫耀工作潜能。换言之,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本身,还在于证明自己的资质。而且大学校园是个极佳的社交场所,可以广交朋友,结识自己将来的伴侣。同时学校也让我们习惯等级制度,因此我们可能会丧失探索未知领域的动力,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职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隐秘的动力

                                      知道了内心阴暗面所带来的隐秘动力有什么用呢?所有的伟大举动都有其不可告人的隐秘动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隐藏的动力

                                        英文中有个成语叫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意思是说有这么一个明摆着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正视,大家都假装它好像不存在一样。这本书的书名 “头脑中的大象”,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些隐藏的动机,我们不愿意说出来,不愿意正视,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这些动机,对社会生活有巨大的影响。《脑中的大象: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旨在帮助我们搜寻人类内心深处未经检视的角落,并用强光灯将其照亮,它将颠覆我们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规范、机制、辩论、艺术品的认知,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一个明显错误的思想,是认为我们隐藏的那些自私自利的动机都是不好的,应该把它们都去除,争取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 “纯粹” 的人。古代很多圣贤,大概就是这么想的。事实证明这谁也做不到,而且现代学者认为,你根本就不应该这么做。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绝对坏的特性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头脑中任何一种感情、任何一种动机都是有好处的。这本书的主题恰恰不是批判这些隐藏动机,而是说这些隐藏动机有好处。但这可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全盘接受所有这些动机和它们导致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对别人、对自己和对世人这三个角度来想想怎么使用这些知识。当你面对一个具体的人的时候,不要猜测、更不要指责他有什么隐藏的动机。有时候好心能办坏事,有时候自私自利却能办成好事,本来重要的是事情的结果,可是人们总觉得人的 “动机” 更重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不专门针对他的行为,反而以 “揭发” 他的 “动机” 为乐,这在中国文化叫 “诛心”,连古人都看不起这个做法。我们学了这么多有关大脑的知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大脑是个多元政体,每个模块各有各的主意,最后做出什么决定,我们常常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动机。可能对绝大多数事情,我们都是既有 “好的” 动机,也有自私自利的动机。那我们跟人合作,为什么不干脆假装大家都是为了好的动机呢?人类早就不是低等动物那种打打杀杀的局面了,作为文明人相互合作,我们最好的政策就是讲学习、讲正气。对于自己,在做重要决定的时候,应该深入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动机,这样有利于你做出理性的选择。博弈论对 “理性” 的定义特别好:所谓理性,就是对你想要的各种东西设定一个优先级,并且能够贯彻执行这个优先级。我们大脑中同时有各种动机,生命是一个动机,炫耀也是一个动机。在几种动机都有的情况下,你应该分析一下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如果你是理性的,而你又认为生命比炫耀重要,你就不会为了炫耀而冒着生命危险尝试各种虽然很贵但是不靠谱的医疗手段。如果你更厉害、更大胆的话,你还可以对不合理的系统进行改革。如果你认为现在的医疗系统实在是太荒唐了,也许你可以想想怎么推动一些实实在在的、真正的医疗服务。比如说,我们能不能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把每个医院、每个医生的治愈率、医疗事故纪录和价目表公布出来,让患者能轻易地货比三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了。书中的道理可圈可点,分析的十分透彻,有根有据,值得细细品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