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虽然前半本说的是教育,后半本说的戏剧,看起来像两个话题。但是,这背后其实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这是约翰斯通的原话,他说,千万不要以智力来评价人,这太疯狂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都想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更聪明。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这就导致,我们总想去做点什么,符合别人的期待。而且特别害怕被否定。久而久之,我们其实是活在了别人的标准里,封闭了自己的可能性。而约翰斯通的整套理念,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训练体系,都只有一个目标。释放你的天性,开启你的天赋。就像开篇说的,只要你没死,你就绝不像想象中那般无能。你比你想象中更厉害。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即兴表达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时需要营销自己的年代,不掌握好一门即兴表达的内功心法怎么闯关?书中讲了 22 个情景案例所用的套路(模型),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套用。总结下来,即兴一般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方面,体态和话语。之前有本书叫做《刻意练习》,里面讲述了一个公式:刻意练习 = 大量的套路 + 有意为之 + 及时反馈。对于即兴表达来说也是如此,比如一对一时表达自己善意可以是小幅度模仿他的动作(全部会太刻意)这就是固定套路,无论别人表达什么,你上来不要否定,一定要有绿灯思维,哪怕先重复一遍,再来个 “同时”(不要用但是)。🌻在一对多场合 —— 演讲也有常用套路:钩子 — 要点 — 论证结构 — 呼吁行动。🌲逆向运用黄金思维圈,what,why,how,跟着乔布斯一起反过来用。🌴在批评表演方面,多鼓励少评价。用 “行动 + 感受 + 评价” 模型。🌹简言之,即兴表达要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四个要点:1.确定目标,不断改进;2.训练必须专注;3.有及时的反馈;4.必须跳出舒适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以前的表达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现在却要按照套路去进行表达,而且还可能运用得不太熟练,自己都会感觉别扭。但这种别扭、麻烦的感觉,正是跳出舒适区的感觉,是成长必经的一步。要想成为真正的即兴表达高手,只有 “有目的的学习” 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去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 是迄今为止最强大、最高效的训练方式,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心理表征来思考问题。心理表征在认知心理学上说的是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新手和专家看待问题的深度和高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心理表征的不同。比如,前文提到的象棋大师和新手记忆棋盘的例子,就呈现出了双方心理表征的差异。实质上,所谓心理表征,就是在即兴表达中贯穿始终的那个词 —— 套路或模型。持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进而让心理表征成为表达者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在未来遇到同类场景时,大脑就会自动地调用这个结构,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起及时且高质量的反馈。《刻意练习》这本书提到:“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在这本书中,针对即兴表达总结出的模型,都是经过大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型。作为即兴表达的初学者,可以先模仿,当做得足够熟练了,就可以在某一次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去改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