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5.0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中不可错过的精神之旅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阅读《史记》的冲动,这其中部分来自于其作为经典不断被提及,更源于其中的内容早已成为我们共同记忆里不可缺失的一块。有寻根溯源的冲动自然是意料之中,但通读全书就会发现更像是经历了一场奥德赛之旅。

    作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至今日,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可能会疑惑,自己还需要翻来看吗?甚至还要从头到尾读完?虽然其文学和史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但也会无形之中形成一道门槛,挡住了普通读者。幸好有本书的帮助,启程和享受旅途上的快乐,不再成为问题。

    在徜徉其中的同时,固然有阅读的乐趣,但我更想提醒像我一样普通读者注意一点。这本书最值得欣赏和学习的是,如何独立思考,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思考者,不再人云亦云。

    我们通常生活在熟悉的小世界,过着平淡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的生活,很大概率是无法经历书中那些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但是我们可以暂时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跟随作者的脚步,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去观察和思考,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品味过各色人物的不同经历后自然也能学习到做人做事的智慧,也会因此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读《史记》,走近司马迁的内心,走向他笔下的人物,体会他的爱憎喜怒,以他的视角将《史记》分为八个模块:君子、英雄、野心家、才智之士、强梁者、明主与贤臣、暴君与鹰犬、外戚和佞幸。      儒家是司马迁思想的底色,对君子的推崇寄托了司马迁的理想人格。《史记》中君子形象大体有两类:一是儒家人物,如孔子及其弟子、孟子、荀子等;二是儒家推崇的人物,如上古先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重义礼让的吴太伯、季札、伯夷,矢志不渝的屈原。      英雄豪杰人物,是司马迁着力刻画,也是他最为赞赏的一群人。他们最鲜明的特征是不畏强权,敢于抗争。英雄豪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人,有晋文公、伍子胥、季布;二是面对暴秦而挺身相抗的人,有合纵抗秦的苏秦、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义不帝秦的鲁仲连、揭竿而起的陈胜以及最终覆灭秦国的项羽;三是热血刚毅之士,如田横、李广以及刺客和游侠,取义成仁,视死如归。      野心家,是与君子、英雄相悖的一群人。他们没有君子铁肩担道义的道德自觉,也没有英雄热血豪迈的抗争精神,而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司马迁笔下,这一形象集中体现在刘邦及其部分党羽身上,如萧何、陈平、樊哙、灌婴、黥布、张耳等。像越王勾践、吕不韦,也属于这一范畴。      才智之士,是司马迁认可的一群人。他们才识过人,认清时势,抓住机遇,在争霸的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像纵横捭阖的辩士,如张仪、蔺相如、郦食其;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孙膑、甘茂、乐毅、李牧、田单;运筹帷幄的谋略家,如孟尝君、范蠡、张良。      强梁者,与才智之士相比,他们同样怀抱利器,但他们不识时务,自矜自伐,最终不得好死。像夫差、智瑶、刘濞,身死国灭;商鞅、吴起、韩信、彭越,作法自毙。还有一类人名不副实,如平原君、春申君。      明主与贤臣,是司马迁 “德治”“王政” 理想的映射。对于君主,司马迁推崇广施仁德的汉文帝、不计前嫌的齐桓公、举贤任能的魏文侯、虚怀纳谏的齐威王;作为臣子,司马迁希望他们奉职循理,辅佐君王,保境安民,他认可的贤臣有管仲、晏婴、田穰苴、子产、西门豹、刘敬、叔孙通、韩安国、汲黯、郑庄等。      暴君与鹰犬。与理想中的明主贤臣不同,司马迁在现实遭遇的却是暴君与酷吏。身为当时人,司马迁切身感受到汉武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翻阅历史,只有秦始皇与之相匹。在他们的权欲下催生一批鹰犬,这些人不仅不能直言劝谏匡正君主,反而逢迎主上,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比如秦国的白起、李斯、王翦、蒙恬,武帝时的张骞、张汤、桑弘羊、公孙弘、主父偃。这些人是司马迁主要的批判对象。      外戚和佞幸,在司马迁看来,这些人只因一时侥幸,以男色、旁道、方术,或者和君主的私人关系而受到重用,依附皇权而生,在政治秩序上属于不正当的存在,甚至隐然有祸乱朝纲的迹象。外戚有穰侯、窦婴、田蚡、卫青、霍去病、李广利;佞幸有赵高、易牙、费无忌、司马相如、邓通、韩嫣、李延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司马迁 史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通读《史记》,只能算是看故事书了

          用了一年的零星时间,通读了一遍《史记》,不能说有多深刻的认识,就像读了一本故事书。倒是很多地方还不能理解,希望以后能遇到比较好的解读书目。能够解疑释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