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4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将紊乱的中世纪掰扯清楚

    在《中世纪:权力、信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这本书中,李筠教授系统地揭开了中世纪神秘的面纱,为我们呈现了隐没在历史深处的中世纪的图像。本书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 “印象” 用七个 “条目” 为中世纪作了概括的画像。第二章到第六章则用 “帝国”“教会”“王国”“大学”“城市” 五个专题,展现了中世纪丰富而开阔的景象。中世纪是一个宗教色彩相当浓厚的时期,基督教会在此时建立了强大的教权体系,间接的统治着欧洲各国。书中探讨了基督教会对欧洲从管理层、贵族骑士、到最底层民众的影响,以及宗教信仰在中世纪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综观整个中世纪史,其实就可以看做是信仰与权力的沟通 (争夺) 史。而王权与教权,就是两个主要的权力体系。本书详细地讲述了中世纪各国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以及权力如何在不同阶层和地区之间流动。通过这种信仰的传播和权力的斗争流动,中世纪也因此展现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多样性,也令这一时期成为现代世界的孕育时期。李筠教授也在书中分析了中世纪对于现代西方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本书逻辑通顺,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兼具通俗性和专业性,非常值得一读。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世纪的博物管

      每一个展品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比国王也有他的意义,保护自己和下面的臣民。每一次新旧国王的更换都会动荡。第二件教会在当时那权力有点大过头了,连皇帝都怕,还有就是国王皇帝教会三者是死对头,但都不法搞死对方。第三件就是现代文明为什么会诞生于中世纪。及科学也是从中世纪诞生的。及怎么诞生。第四件就是神权从小到大,在到消失。中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及推社会响现代文明靠近。第五就是大学的诞生。为什么大学会最早岀现在西方,而非东方。带着这些问题去看本书。就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世纪史纲的整理资料

        比起中世纪史纲的排布更加合理。再次验证了在阅读母语书的那份亲近感。豆瓣里有人评价他文笔像高中生,又有人说他东拉西扯的一点重点都没有。我在这几个月陷在中世纪历史的泥沼里,看不到方向。被这本书拉了一把,其中滋味大概只有我这种处境的人才能体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现代西方是从中世纪孕育出来的。它很多重要的基因直接来自中世纪,它成长壮大的内在动力是解决中世纪产生的各种难题,它解决难题所凭借的各种资源首先来自中世纪,它对中世纪的冲击和反叛其实是孩子诞生之时挣脱脐带的努力。从西方文明的演化进程来看,很明显,中世纪是现代西方必不可少的前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就是那些,但让李筠老师一讲就活了

            文笔太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五条线索,引人入胜,开始更多的好奇心,李老师和他的玩伴儿们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思考者,我等幸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复杂的中世纪,本书理清了线索

                ​ 这本《中世纪:权力、信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我读的很慢,但我仍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只能说与我之前对中世纪的认知相比略微增进了一些。​ 作者没有采用编年体来写这本书,而是采用 “博物馆体” 来讲述的,分成六个展馆(章节),分别是印象、帝国、教会、王国、大学、城市。每个展馆里再分别介绍不同的展品(主题)。因此,对于我这个西方史小白来说,才开始看的时候,有种抓不住线索,对不上年代的迷糊感。但随着阅读的深入,线索、年代和主题慢慢变得明朗起来。​ 1. 现在我们常说的西方是在中世纪的西方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它和中世纪的西方不是完全重合的。​ 2. 中世纪的西方不是铁板一块,地理范围上比现在所说的西方要小,主要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荷兰等国疆域。它们之前也存在拉帮结派明争暗斗。        3. 中世纪前后长达千年,但没有绝对的年代划分,只能说为了叙述方便,人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事件来划定的。在这一千年中,前五百年没有后五百年起伏变化大,没有那么多可讲的事件。        4. 整个中世纪没有发展出一统天下的大帝国,能够勉强叫的上号的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其领土也主要是德意志疆域,也只是保留了皇帝的头衔。跟中国的皇帝没法比,因为其他各王国都有自己的国王,这些国王就是这些王国最大的领主,只是他们不敢称帝或者说即使想称帝也不具备那个实力。        5. 基督教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因为奉行的教义或者说对教义的解读不同也分成了几大派别,并且罗马教皇和拜占庭教皇谁都不服谁,谁也征服不了谁。同样在罗马教皇的领导下,也有彼此目标不同的教会。        6. 教皇和皇帝、国王之间也有各自的小算盘,谁也没能力把对方完全收编到自己麾下,相对来说,教皇统治的领域实际上比皇帝和国王都要大,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领导力,但是他没有军队,他也要依靠世俗的力量。​ 总体上感觉,中世纪长达千年,很难用 “愚昧” 这一个词去概括它。实质上,它是很复杂的。正因为关系复杂,权利复杂,领地复杂,身份复杂…… 所以,在长达千年的发展中,都没有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谁都不能一言九鼎,反而这样的局面为后来现代社会的诞生资产阶级民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 综上,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对中世纪的新认识,也许对别人来说这早已是常识,但我仍要感谢作者的分享,起码这一刻于我是有收获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世纪在我们过往印象里都是黑暗的,对于普通百姓甚至各个阶层都是血腥暴力,蒙昧盲目的,又是巫术又是宗教。现代人看起来,只觉得那里一片漆黑。但真实的中世纪不是这样的,他在暴力之间有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正在萌芽。像商人行会跟商业发展,正在用金钱换取和平发展的方式,把资本深入到生产、政治、宗教、教育等等的领域,你看,资本主义从这里初见雏形。边看边感慨,李筠老师找到用博物馆来写中世纪,一定花了很多精力,而找到之后他也一定非常喜悦。毕竟,这样写不仅精彩畅快,读者也更容易理解,像我一个从不了解中世纪历史的人,看完本书都觉得那些中世纪的城市、宗教在我脑海里有了形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俗明快的中世纪历史入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混沌的,但是也为以后的秩序奠定了基础,历史是线性的,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正好是到 59,竟然还不到 60,有点遗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并非纵向地按时间线,而是横向地介绍了中世纪的多个面向,内容丰富,角度多元。每一个面向都是理解欧洲中世纪很好的切入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在哪里生活,都会把自己不在的地方想象得特别唯美,城里苦命的打工人想象农村是田园牧歌和岁月静好,而村里难熬的穷孩子想象城市是冲上云霄和功成名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教会、帝国、王国、大学、城市,互相影响,把契约精神,商业贸易,科学思想所蕴含的力量得到释放,共同铸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造就了现代世界的地基。一言以蔽之,中世纪是在混乱中诞生秩序的时代,是混乱表面下的新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世纪是现代社会的一面窗户

                                历史是现在的基石。它更像是我们很多年前玩的那个诺基亚手机里搭房子的游戏。一点一点垒上去,也许哪一块没有立稳,再往上垒的文明就就要晃起来了,直至塌落,再从某一块重新开始。中世纪也是如此,那些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宗教、法律、商业,也正是十字军东征、汉萨同盟、以及皇权和教权对抗的产物。这些脉络和动线,都是最有趣的 “I get it”!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

                                  不是流水账的叙述,而是带有作者思维的展开,对于了解中世纪历史和历史背后的意义,很有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觉书末最后的总结很有趣。中世纪的事件没有详细展开,对于初次接触的小白来说,觉得还不够过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帝国 教会 国王 大学 城市 五条线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000年的黑暗孕育了人类的现代

                                        读完整本书后,看到了最后的中世纪大事记表。有一种豁然开朗:对比中华同样的 1000 年,中世纪缺少了一种我们习惯了的历史逻辑。这 1000 年,中华在惯性的历史逻辑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乱之后是大治。而欧洲在西罗马灰飞烟灭之后,却更像是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要向这黑暗和摸索致敬,因为就是在这乱糟糟的时间里,不仅是欧洲,而是为整个世界迎来了现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欧洲历史,中世纪史太重要了,李筠老师的书必须二刷

                                          终于搞清楚了基督教里面的各种概念: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本笃会、方济各会、多名我会、教廷、教宗、裁判所,乌里马其一大堆…… 分成模块化的史书容易让人忘记横向的关联,所以有点儿晕,也主要是因为底子薄,所以要二刷这本好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