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朝圣之旅、蜕变之旅、重生之旅、救赎之旅

    每日一书:《走出荒野》。独自一人,一个背包,94 天,完成太平洋屋脊步道 1100 英里的穿越 —— 太平洋屋脊女王:谢丽尔・斯特雷德。这一次徒步跋涉,是她的朝圣之旅、蜕变之旅、重生之旅,更是她心灵的救赎之旅。少年家庭不幸,6 岁时,嗜酒暴烈的父亲从她的生命中消失;成年后境况更是不堪,22 岁那年,年轻的母亲因病突然离世,自己的婚姻也出现问题。接踵而至的打击,让她自暴自弃。乱性、吸毒等等匪夷所思的行为,不仅没有减轻其痛苦,相反,让她更加颓废、沉沦。 一次,她偶然看到的一张太平洋屋脊步道 (PCT) 的图片,激发了她踏上旅程的念头,并随之付诸行动。 毫无经验的她,靠着惊人的毅力,历尽艰险,用 94 天时间,行程 1100 多英里,独自一个人完成徒步旅程。一路上,她跋涉荒漠雪山,高山密林,遇见了一个个有故事的人,也一刀刀地剥开自己的痛处,毫无保留。 等旅程结束,她惊喜地发现,一路的艰险和那些痛苦的记忆都成为过去,她获得了新生。 至此,她走出了大自然的荒漠,更走出了内心的荒漠。这里的树木高耸入云。此时,我正站在北加利福尼亚州一处陡峭的山坡上,一览脚下这些树木的高大身姿。我刚刚脱掉徒步旅行靴,左脚的靴子已经沉入树海。我硕大的背包倒在了这只靴子上,将靴子弹到了空中,它掠过铺满沙砾的碎石径,飞过山路的边缘,在下面一块突出来的岩石上反弹了一下,接着就飞入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丛之中,再也没了踪影。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我已经在野外生存了 38 个日夜,那时候已经明白万事皆有可能发生,也确实会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在突发情况下依然稳如泰山。这是一片我从未涉足过的世界,但它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再三踟蹰之后,我将伤痛与困惑、畏惧和希望一起揣在心中,踏上了这片土地。在我看来,这里既会将我磨炼成我梦想成为的那个女人,也会让我变回曾经的那个女孩。这里,有 2 英尺宽,2663 英里长。遥望北方,远方的那座大桥仿佛变成了一座灯塔,召唤着我;而回眺南方,望着我走过的路,望着那片教育了我也磨砺了我的荒野,我仔细考虑了自己的选择。心中早已明了,只有一个选择。从来都只有一个。继续走下去。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树木和山脊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离天空只有咫尺之遥。那是号称美国本土最高峰的惠特尼山(Mount Whitney),巍然屹立在步道的不远处,似乎触手可及。我现在终于明白当初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了:当时想要寻找的是一种抵达内心的通道,却歇斯底里地选择了追求逃避自我的通道。我现在已经找到了那条通道,或者说,已经快要找到了。这世界太复杂,人们永远无法知晓其中奥妙。事物的条件、因果、生灭、荣衰以及改变,都是无法参透的。我坐在白色长凳上的那天,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我不需要知道这一切。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要去理解事物的真谛,就像在路上的日日夜夜里在我脑海中反复播放的《共同语言之梦》里面的诗句一样,不必非要说出其精确含义。我相信我不需要再空手去抓这一切了,看到鱼儿在水下游来游去就已足够。这就是一切。这就是我的生命,像所有的生命一样,神秘莫测、神圣宝贵。这才是我的生命,离我这么近,这么真实,又这么专属于我。也许,一切顺其自然,才算最疯狂的事情吧。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关人生与救赎

      这是一个有关人生与救赎的故事作者 Cheryl 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6 岁时母亲与酗酒家暴的父亲离异。自此,她和姐弟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艰难,她们仍拥有许多爱和温馨时光。然而,在她成年不久还未大学毕业时,与她亲密无间的母亲就突然发病去世,继父与姐弟也自此同她渐行渐远。她感到深深的痛苦,数年后依然无法接受。于是她逃避,迷失,沉沦。在母亲去世了四年多以后依然无法释怀。与丈夫签字离婚后,她终于决定改变现状,开始了一场自我救赎之旅,这是一段独自负重 94 天,在荒野徒步 1100 多英里的艰险旅程,当她成功到达终点时,她终于感到自己完整了,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了太平洋屋脊徒步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旅程。正如作者所说,"一本旅行手册又怎么能描绘出旅行者必须面对的心理上的挑战呢…… 绝望、孤寂、焦虑,尤其是身体和心理上的煎熬,全都深深地撼动着旅行者意志力的根基"。一路上,Cheryl 遇到无数挑战。荒野中的冰雪与酷热,致命的熊与响尾蛇,沉重的背包,伤痕累累趾甲脱落的双脚,动摇着她也磨砺着她。紧张的预算,让 Cheryl 一度陷入一杯咖啡都无法负担的窘迫;不合脚的徒步靴和用胶带缠住的拖鞋,也让缺乏经验的她举步维艰。人迹罕至的步道,常常连续数日只有自己独行。意外的缺水,一度让她的生命陷入险境。。。幸运的是,一路上,Cheryl 遇到了很多善意的援手,虽然也遇到了在她无力承担营地费用将她赶出营地的老夫妇,和不怀好意的男人。但最后,她终于克服了这一切,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众神之桥" 当年的徒步与现在不同。现在有互联网,有搜索引擎,有社交软件,无论是信息提供与获取,经验分享,同伴互约,突发事件的应对,都相对容易太多。那时,没有地图 app 导航,没有手机可以随时查询信息,常规信息只有书店里的旅行手册可以借鉴,天气剧变等突发情况也只有口耳相传。没有社交软件互联,只有每个中继点的留言簿,才记录着徒步者的足迹然而,古早年代又有古早年代特别的温情。仅仅依靠中继点留言簿上的留言来联系的徒步者们,初相遇即如故人归。欢聚说笑,诚恳互助。原始质朴而又温暖丰盛的情感,让每一次邂逅都成为美好的体验和回忆。壮丽的景色和闪耀的星光,也成为永恒的记忆 Cheryl 让我想起阿甘正传里的 Jenny,沉重的童年残缺的灵魂让 Jenny 不停地流浪与逃离,半生漂泊后,她在有了小阿甘后治愈了自己童年的不幸给 Cheryl 的成年生活埋下了隐患。然而,不幸有时也有正面作用。出身贫苦,让习惯清贫的 Cheryl 敢于在囊中羞涩时就毅然上路,最终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的旅程。相形之下,幸福富足的人也许会顾虑太多,在艰辛面前踌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一个人可以有多迷茫?作者的痛苦强烈到让她以出轨,滥交,吸毒来逃避,这我们未必都能理解。但是我们很少有人从不有过迷茫与痛苦的时刻。逆境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那样坚忍,永不放弃希望。那么,堕落后如何走出深渊?作者给出了一份参考此书一出版就获得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并横扫了多项图书大奖。虽然文中有些许片段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不适(至少,引起了我的不适),但这确实是一个很打动人的故事。翻译也很流畅优美 PS:读的时候就感觉此书很适合拍成电影,查了一下,果然。影片在 2014 年上映,获得了奥斯卡、金球的数项提名,其中文译名依然是《走出荒野》,视频网站里有影评和解说。中文版的书也是以电影里的剧照为封面的另,这本书还让我想起了 Aerosmith 乐队的经典歌曲 Amazing,"在我的生命中曾有一段日子,当我失去理智,试着逃离那些痛苦"。"最后,你看到了光明"" 你知道,你会安然无恙 "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荒野

        1、在城市呆的越久,荒野的计划就越清晰。荒野的原始野蛮仿佛具有神秘的号召力,不论你在人类文明里如何如鱼得水,如果没有荒野经历,人生也必然不够完整,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必像徐霞客,也不必学王石,石田裕浦,可以学学谢丽尔,润总,古典,工作五年来一个间隔季,十年来一个间隔年,可以不?2、三个多月,1100 多英里(约 1800 公里),从一无所知到步道女王,在一次次的重压下,在一天天的较量对决中,在一步一步的前行中,在一次次的颓败中,谢丽尔获得了一些改变,荒野摩擦了她身体,磨练了她的意志,最终,坚韧获得了胜利。3、原文摘录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独自徒步救赎

          看着她穿着不合适的靴子,背着那么重的背包,独自走在步道上,各种回忆与挣扎,很心疼各种童年阴影带给她的伤害,在一场那么痛的徒步中,慢慢得到救赎,走向一段美满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坐在白色长凳上的那天,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我不需要知道这一切。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要去理解事物的真谛,就像在路上的日日夜夜里在我脑海中反复播放的《共同语言之梦》里面的诗句一样,不必非要说出其精确含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在行走的人,走的多远,就有多恨脚下的路

              重装徒步下来后,第一时间打开了这本书,也意犹未尽的看完了改编的同名电影,期许了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耗时 90 多天一人重装走完 PCT(毕竟我走了 2 天就要了命了… 行走一词,在疫情和各种户外品牌的推波助澜之下,越发的被追捧起来。但我始终觉得,只是穿着户外品牌「时尚款」而不是「功能款」的山系衣着,在川藏南疆的碧蓝天空下留下 fancy 的照片,这种田园牧歌式的行走,和真正徒步者感受到的并不是同一种自然。真正在行走的人,走的多远,就有多恨脚下的路,也会多爱这漫长的旅程。大自然永远是阴晴不定难以预料的,就像作者所经历的那样:你真的会怕失足跌落山崖,会吃简陋路餐脱水到绝望,会遇到野兽或者居心叵测的人,但更多的时候,你需要面对自己,抵抗无穷无尽的孤独,在漫长的行走中即使指甲都走掉,也要鼓足勇气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正是这种逃无可逃的困境,教人学会接受,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自己的不完美。这也正是作者旅途中最大的收获,让她铆足了劲,在那么多人陆续放弃后坚持走到了终点。行走不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儿,也称不上神圣或者救赎,但他确实能让你聚焦视线在自己身上,在身体的苦痛中,真实的感到「存在感」。How wild it was...to let it be.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刚刚脱掉徒步旅行靴,左脚的靴子已经沉入树海。我硕大的背包倒在了这只靴子上,将靴子弹到了空中,它掠过铺满沙砾的碎石径,飞过山路的边缘,在下面一块突出来的岩石上反弹了一下,接着就飞入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丛之中,再也没了踪影。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我已经在野外生存了 38 个日夜,那时候已经明白万事皆有可能发生,也确实会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在突发情况下依然稳如泰山。我的一只靴子就这么没了。真的没了。我把另一只靴子像抱婴儿一样紧紧贴在胸口,虽然实际上也没什么用了。少了一只靴子,另一只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它什么都不是,已沦为永远的孤儿,我不能心存怜悯。这只靴子可真不是个小物件,沉甸甸的,是一只带有红色鞋带和银色金属扣襻儿的 Raichle 牌棕色皮革徒步靴。我把靴子高高举起,用尽全力抛了出去,眼睁睁地看着它飞入葱郁的密林,离开了我的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阅读来体验她的人生就好,千万不要以身犯险。

                  记得应该是 2009 年时,我开始读李欣频老师的书,而她影响我的第一个认知就是,把阅读或者观影当成体验不同人生的途径。一个人不可能在一生中亲身体验那么多不同类型的生活,但是阅读可以,看电影也可以。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阅读带来的体验。而今天我想分享给大家的这本书就是带你体验不同人生的一本书 ——《走出荒野》一个 26 岁的美女背包客,徒步走完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全程记录。和单纯的徒步攻略书完全不一样的是,这更像是一个心灵的洗涤之旅。开启征途之前的女主非常的丧。四年前母亲因为癌症去世,彻底击垮了她的内心。弟弟还是个大男孩,逃避责任。继父虽然是个好人,但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当她的母亲去世后,他为了逃避对她们的责任,也为了过上自己的生活,谈了新女友,也渐渐的淡出了她的生活。而那个她曾经深爱的丈夫,因为她对自己家庭的自卑,而莫名其妙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而且她因为情绪的低落,毫无节制的和多个男人有了鱼水之欢,而这更加剧了他和她之间的情感裂缝。在她徒步前的一年,她和他办理了离婚手续。虽然她还爱着他,但却不想再维系这段婚姻。她去闺蜜处小住,却和一个瘾君子厮混在一起,他带着她开始吸食海洛因,从鼻息到注射,她已经开始逐渐的不可救药。就在这最危险的一刻,她的闺蜜打醒了她,并叫来了她的前夫,将他带离了这个环境。就是在她百无聊赖,毫无生活的斗志的时候,偶然间,她在一家户外用品商店看到了《太平洋屋脊步道:加利福尼亚州》这本书,她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了。但在我看来她其实只是想逃离原有的生活。阅读完全书后,我更加相信,是这趟徒步探险之旅,让她摆脱了毒品的魔窟,走出了母亲去世的阴霾,改变了自己认知世界的方式,从而走上了幸福的人生。全书读下来,我读到了满满的诚意。以为在书里她毫不避讳自己滥交、吸毒的往事,也没有隐层自己渴望艳遇的人性本色。她徒步行走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的时间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1995 年),那个时候的美国也许还算安全,全程除了遇到一对不近情理的老夫妇和一只流里流气的色狼外,无论是同道中人的徒步者,还是一路上遇到的搭车司机,都是善良温馨之人。如果是换到现在的社会,一个颜值很高的美女,是不是能走出那条步道则很难讲。所以,我虽然推荐群里的每一个女性朋友阅读这本书,却不建议任何一个人去尝试和体验这样的人生。阅读是成本最低,伤害最小的新生活体验方式。单单只是阅读这本书,就足以震撼到你了。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全书的叙述技巧结构也是非常的灵动。开篇的引子已经是她在山脊上徒步的一个片段了,而且写的非常丧和惊险,让你产生好奇,欲罢不能。然后就闪回到每一个影响她走出这一步的人。母亲的离世,与丈夫的分开,继父的渐行渐远,弟弟的少不更事,一一都出现在她遇到坎坷之时。而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女,是如何扛起比自己身体一般重量还重的背包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完这两千多英里的步道的,在整个行程中她遇到了哪些事哪些人,都非常连贯巧妙的融入在这本书里了。六百多页,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跟着她哭,跟着她笑,跟着她小心翼翼,跟着她疯癫放纵,这种阅读体验真的是太妙了。所以,我决定把这本书安利给群里的每一位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依然觉得作者对内心的描写用词都很到位 :童年 妈妈在病床 独自在太平洋山脊步道与 “怪兽” 相处 很多场景都很有画面感。作者书末最后一句话写出了作者旅行的真谛:我相信我不需要再空手去抓这一切了,看到鱼儿在水下游来游去就已足够。这就是一切。这就是我的生命,像所有的生命一样,神秘莫测、神圣宝贵。这才是我的生命,离我这么近,这么真实,又这么专属于我。也许,一切顺其自然,才算最疯狂的事情吧。~ 但这最疯狂的事情~又有几个人甘于去做 这是需要修炼的佛家的境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和挣扎

                      看这本书的第一感受,我从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女儿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爱,让我震撼。然后我看到了挣扎,在我看来,她的徒步是一种垂死挣扎。她不知道如何挣脱那种处境,所以只能尝试,而这种尝试是没有精力做充足准备的,这种尝试必须斩断退路,要不然明天的自己就会变成最大的敌人。我也这样挣扎过。她幸运地走出了荒野。而我还要继续走。虽然这本书没有能力治愈我,毕竟是别人的故事,但是它让我深受感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经历过才能明白长距离徒步对自己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出荒原

                          磨练之旅、治愈之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生也是场徒步旅行,要往前往前咬牙往前,最后尽量不留遗憾的渡过那条长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走出人生的荒野

                              我的一个朋友,花了五个月徒步走完了美国最难走的一条步行道 PCT,书中的仅仅是朋友走过的其中的一段,而且作者绕过了最危险的雪山等。跟朋友畅谈了几个小时之后,快速的看了一遍这本传记性小说。       作为一个人,大概总会有很多烦恼。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不管是出生在战争与饥荒交织的非洲,还是美丽富饶的美国。每个人都要经历和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痛苦,这也是每个人的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没有别人的烦恼和痛苦,但我们总有自己的烦恼与痛苦。别人没有我们的幸福与欢乐,我们也没有别人的幸福和欢乐。每个人都不得不品尝自己命运的各种滋味,无人可以替代。当年轻人抱怨没有金钱的时候,或许一个富有的老人正在喟叹衰老的来临。       本书的作者出生在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但是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情。小时候父亲酗酒家暴,父母离异,好不容易有了好生活了,但母亲却 45 岁因为肺癌而离开人世。由于母亲去世的打击,作者开始放纵自己,滥交并吸食毒品,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婚姻。这个时候,作者的确走入了不可思议的悲惨境地,走入了人生的荒野。       走入荒野,走入孤独,面对自我,拥抱自我,可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走入荒野,也是作者的自我救赎之路。大自然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和医生,不但可以教给我们知识,还可以治愈我们的身心。孤独的徒步旅程,一个人只能面对自己,再也没有借口,再也没有任何的逃避,只有面对自己。首先是背着沉重的行囊徒步带来的身体的痛苦,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真实,那疼痛是真实的真切的,表明了自己还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不是一个醉生梦死的行尸走肉。对于旅途中的美景,我们可能经常视而不见,在非常痛苦的一段行程之后,就是一种馈赠或奖赏。在徒步的痛苦与短暂的休息带来的快乐,这两种感受的极端对比下,活着总能找到快乐。       作者走入荒野,真正是为了走出人生的荒野,在荒野中思考,在荒野中重生。出离一团糟的生活,经过了身体上的痛苦的洗礼,而内心与精神都得到了提高与升华。       我们总以为生在一个美丽富饶的美国,似乎就可以生活得很好,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即使有幸得了 “子宫彩票”,但是不努力,人生或者生活一样会很悲惨。这大概是一个人性问题,又可能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衣食丰足,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与舒适。如果我们现在还抱怨这个时代,那真可能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充满荒芜,我们也需要走出精神的荒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错

                                今天读完了《走出荒野》,因为是先看的电影再读的书,许多场景历历在目,感觉还是蛮好看的,推荐👍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