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5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32、太爱小四爷的一顿饭了

    洛宾的《说的全是梗》堪称中国脱口秀的职业化启蒙。书中强调的生活化创作,从个人特质切入与真诚表达,在今夏爆款综艺脱友 2 喜单 2 中光芒四射:消防员、农学生等多元职业选手登上舞台,步惊云、房主任等女性演员以幽默撕破社会偏见。验证了书中预判的人格魅力决胜(如小四爷的一顿饭)和现实主义力量。更可贵的是,书中规划的职业路径商演、跨界正驱动行业生态繁荣 —— 线上热度引爆社会议题讨论,线下巡演将笑声播撒全国。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是点燃中国脱口秀燎原之势的珍贵火种。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建议所有想要在社交中更受欢迎、说话更有趣的朋友都要看一下这本书 ——《说的全是梗》。这本书介绍了一个快速掌握玩梗技巧的方法,从梗的来源分类、不同场景的用梗尺度,到如何自己创造简单又好笑的梗,步骤清晰,很容易上手。如果你需要在聊天、聚会时打破尴尬,让自己的表达更有吸引力,这本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台上一分钟,台下百倍功

        作者洛宾(Robin)老师揭秘了真实的脱口秀行业,且非常真诚地全盘托出脱口秀演出的一切,从怎么找俱乐部,如何报名开放麦,到有演出后如何纳税退税,要怎么建立俱乐部,如何去文旅局报批的细节全都有。“如何去外地演出” 一章我甚至以为有代订火车票😂。其实脱口秀这个行业虽然说是有笑有泪,但更多的还是要靠坚持,如何从零开始成为脱口秀的明日之星,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段子,如何从业余到职业,以及脱口秀的商业化,让我们能够看见脱口秀的真实样子,不仅仅是台前的光鲜,也有人后的心酸。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说的全是梗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89 本(362)#《说的全是梗》🚢讲脱口秀的人都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性格:愿意逗别人开心。你如果天生高冷,那讲脱口秀的难度就有点儿高。有些人天生就愿意逗别人开心,而且他们发现把别人逗开心之后自己会更开心,这种人就特别适合当喜剧演员。回想一下,你的同学、同事或朋友中,是不是都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就很适合讲脱口秀。🚢全世界练习脱口秀的人都会去一个地方:开放麦(英文名为 open mic)。开放麦是脱口秀俱乐部或爱好者组织的练习活动,它是在俱乐部或者酒吧、咖啡厅这类便于练习者聚集的地方定期举办的一项活动。开放麦一般有一名主持人和 10 名左右的演员。演员们按照主持人安排的顺序,轮流上台讲 5—8 分钟的段子。观众大部分都是脱口秀爱好者,他们来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听演员们的新段子。🚢脱口秀不是即兴演讲,一定需要稿子。这是这门艺术的特征,就像弹钢琴必须要有琴谱一样。没有上过台的人经常有种错觉,以为脱口秀不需要稿子;还有一些更离谱的认知,有些人(通常口条很好,本职工作可能是主持人)甚至以为去讲开放麦,组织者会准备好稿子给你。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讲脱口秀需要自己写稿,而且必须是原创,不能是从网上或别的地方抄来的。🚢前两分钟,要从你的身体特征开始。因为这是你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毫无疑问一定要从这方面说起,如果你是一个有着明显身体特征的人,观众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但你就是不说,反而会引起观众多想:哎,他为什么不调侃一下自己的外貌特征呢?观众一思考就会减少笑的精力,让观众在观演的过程中思考,这是大忌。🚢所有老演员都知道,一个演员的真正进步是靠不停地创作、不停地登台表演获得的,而不是靠不停地向别人请教,不停地征询他人意见 —— 这样做会导致两个非常不好的结果:第一,你得不到真正好的意见;第二,你会被老演员们嫌弃。🚢晚上,一定要晚上!开放麦的活动基本不可能在白天获得什么好效果,这是铁律。演员和观众也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不要尝试去挑战这个规律。最好的时间段当然是周末,但周末都是留给商演的,所以开放麦一般都在周中,除非你的城市周末也没有演出,你才能选择周末来做不售票的开放麦。开放麦具体开始的时间要结合当地的夜生活节奏,通常是晚上 7 点半左右开始,活动时长最好不超过 1 个半小时。🚢永远不要等稿子写好了再去练习。达到最低要求,写够字数就可以去了 —— 连海明威都说 “任何初稿都烂得像屎”,你就勇敢地去吧!甚至,有时候没有稿子也可以去,只要别人允许,你就要抓住任何机会上台。没有稿子,上台去讲什么呢?讲故事。讲你经历过的真实故事,尽可能讲得有趣一点儿,目的是让组织者觉得你虽然没做准备,但还算是一个有趣的人,不至于下次不让你来。当然,下次就一定要准备好稿子再来了。🚢对于热爱脱口秀的你来说,不管有无潜力,都必须真正热爱舞台。如果对你来说,站在舞台上把观众逗笑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那么你就是有潜力的。你自己热爱舞台,又为他人提供了舞台,而且能持续提供,那些和你趣味相投的人迟早会向你靠近。有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开放麦就能持续办下去了。喜剧事业是长跑,舞台就是跑道,有了一直存续的跑道,你才有可能跑下去。🚢段子里的笑点和我们日常说的 “笑点” 不一样,后者是指 “笑的阈值”。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笑点很高,能把我逗笑很不容易。” 喜欢说这句话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喜剧审美很有自信,甚至觉得笑的阈值高是一种优越性。脱口秀演员一般不说这样的话。越喜欢说这句话,越说明这个人看的笑话还不够多 —— 笑话看得越多,这种 “笑点高优越感” 就会越少。🚢铺垫是指笑话从开始到笑点出现前的内容,用于介绍笑话的信息,并对观众的思路进行误导。段子里的笑点也称为 “梗”,是笑话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用于打破观众在铺垫阶段形成的假设想法,目的是让观众因意想不到而笑出来。笑点或梗一般放在整个笑话最后,如果放在中间或前面,很容易导致整个笑话不成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来上海得到高研院嗨 5 脱口秀俱乐部抢麦的小伙伴,一定要好好看这本书哦!一定要写逐字稿!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的语言体系非常特殊,10 年前相声一直很有代表性,随着脱口秀的脱颖而出,脱口秀已经成为语言表演类的很重要的分支,也与当下的快节奏,自我表达非常合拍有关。这本书却以一种行业使用说明书的方式介绍了如何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如何说一场脱口秀,如何承办一场脱口秀等一系列问题,去了解一个行业,再次对对脱口秀行业的从业人员肃然起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说的全是梗

                一部脱口秀行业的方法论读物。"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适合所有对单口喜剧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每一部分所面向的读者大致如下:第一部分:适合知道脱口秀是什么,但完全没登过台的人。这一部分能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部分:适合已经讲了一段时间脱口秀,希望写出更高质量段子的脱口秀演员。第三部分:适合已经有丰富的商演经验,准备或刚刚成为全职脱口秀演员的人。这一部分可以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豁然开朗。第四部分:适合以脱口秀为终身事业,并进行商业化运营的人。”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常常容易混淆脱口秀、相声和演讲这三者,其实它们的区别非常大。脱口秀与相声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喜剧,都必须有稿子,而且是逐字稿。虽然它们在表演过程中都有脱稿即兴发挥的部分(相声叫" 现挂 ",脱口秀也沿用此说法),但主要表演必须按稿子进行。脱口秀与相声最大的不同有两点:1. 除了单口相声,相声的表演者有两人或两人以上。而脱口秀除了极个别特例(比如双胞胎脱口秀),都是一个人表演。2. 相声演员在舞台上一般不展现自己的真实身份与真实人格,而脱口秀演员一般都是以自己的真实身份讲述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就算故事是虚构的,演员也要让观众相信其与表演者有关。脱口秀与演讲往往也很容易让人混淆,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人在台上进行语言表演。另外,由于脱口秀比较流行,现在很多演讲都冠以" 脱口秀 "的名号。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自己是喜剧:脱口秀一定是喜剧;但演讲绝不会承认自己是喜剧,即便有所谓" 幽默演讲 ",它们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喜剧。” 讲脱口秀的人都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性格:愿意逗别人开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共 21 章(比视频课程多 6 章),分为四个部分,适合所有对单口喜剧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每一部分所面向的读者大致如下:第一部分:适合知道脱口秀是什么,但完全没登过台的人。这一部分能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部分:适合已经讲了一段时间脱口秀,希望写出更高质量段子的脱口秀演员。第三部分:适合已经有丰富的商演经验,准备或刚刚成为全职脱口秀演员的人。这一部分可以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豁然开朗。第四部分:适合以脱口秀为终身事业,并进行商业化运营的人。可以看出,这本书对读者有一个最低要求:在开始阅读之前,至少要知道什么是脱口秀。不过不用担心,读完下面的介绍,你就知道得差不多了。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常常容易混淆脱口秀、相声和演讲这三者,其实它们的区别非常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谢来自一线的分享 适合想干这行的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脱口秀

                      作为外行,主要看了这本书前半部分,后面演出商业化的没有关注,虽然不打算从事这个行业,但是看了很多脱口秀,对这个行业也很感兴趣,通过阅读了解了很多不为己知的事,脱口秀需要什么样的人,段子如何形成,成为脱口秀演员的不易…… 以后再看脱口秀表演会更加明白其中的原理,也更加尊重演员的创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脱口秀

                        没看书之前觉得自己也有脱口秀的天分,但看完之后自定义没有讲脱口秀的天赋,但我很想以这本书为根基写一部爽文小说。自己如何由一个天选打工牛马,机缘巧合下开始了免费的脱口秀表演,慢慢的成长,最终成为脱口秀商业巨头。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左手生杀大权在握,右手掌中有细腰。达到人生巅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解锁脱口秀的奇妙世界

                          家人们!作为一个把脱口秀当 "电子榨菜" 的忠实爱好者,看到《说的全是梗》这本书的瞬间,我当场开启 "沉浸式阅读" 模式!虽然之前没听过作者的脱口秀,但就这书名,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心坎儿 —— 谁不想站在舞台上,像那些脱口秀大咖一样,用段子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啊!脑海里瞬间脑补出我自己在聚光灯下讲脱口秀的高光时刻,美得我都忍不住笑出声!说到看脱口秀,我目前就在线下掏腰包看过一场。你还别说,那体验感绝了!场子不大不小,大概坐了一百来号观众,每个座位离演员都超近,感觉伸手就能跟他们击个掌。那场演出阵容也挺有意思,一个主持人带着四五位风格迥异的脱口秀演员轮番上阵,主题五花八门,但个个都有 "爆梗"。现场的笑声就没断过,我笑得腮帮子都酸了,散场之后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些好玩的段子。我一听到超绝的段子,那简直跟发现宝藏似的,能循环播放好多遍,还忍不住偷师学艺,琢磨人家是怎么把生活琐事变成爆笑梗的。去年我就现学现卖,写了个考驾照的段子,心血来潮录了一遍就往视频号上一发,虽然没成 "爆款",但也算过了一把 "脱口秀演员" 的瘾!要说脱口秀,核心第一步肯定是写段子。就像我之前写的,别人都盼着走大运,我偏偏反向操作,天天许愿来点儿 "悲惨剧本",最好又矮又丑还穷得叮当响,越惨越合我意!结果现实狠狠打了我的脸,我越盼着倒霉,日子过得越顺,气得我直拍大腿!怪不得我段子总差点火候,原来问题出在这 "逆天" 的好运体质上!初中时我矮得可怜,做操只能站第二排,初三毕业班主任大手一挥,我直接从 "前排显眼包" 变成了 "队尾小透明"。上大学更绝,学物理专业,全班就俩女生,还一个比我高,结果毕业时我居然 "逆袭" 了!我这身高,从出生到现在就没停过生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读完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者的真诚劲儿。书里从怎么当脱口秀演员,到写出高质量段子;从业余表演进阶到职业道路,再到脱口秀商业化运作;从台前表演到幕后筹备,从兼职干到专职,从开放麦小舞台到商演大场子,甚至连怎么运营视频号、博客都讲得明明白白。简直就是为想冲进脱口秀行业的 "小白" 量身定制的 "武林秘籍"!书里有句话我特别认同:愿意逗人开心,坚持创作、刻意练习,就能成为脱口秀演员。但我觉得,要是真心热爱这行,哪用得着咬牙 "坚持" 啊?对我来说,以后只要有机会,多去线下看演出,给喜欢的演员捧捧场,就是我支持脱口秀行业最实在的方式!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带着自己写的超棒段子,站上梦寐以求的脱口秀舞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脱口秀做了很全面系统的讲解,很适合初学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可以当创业手册学的书

                              想学点幽默的,笑话之类的段子。《说的都是梗》几乎没给我这些,几度想停下来不看了,不听了。又想坚持听完一本书,这些年,把一本书从头听到尾的极少,感觉还是错过了一些好的东东。就这样的纠结中,前后花了四个半小时,终于把此书听完了。促使我持之以恒的,是洛宾那颗坦诚的心。他几乎是掏心掏肺的把怎么做一个脱口秀演员,怎么练习,怎么租场地,租什么样的场地好,怎么用灯光,录音机,耳机等等,事无巨细的说给我听。如何靠脱口秀活着,经营好脱口秀演员周围的事项,比如博客,短视频等等,他也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了。太详细了,之恨自己没有天赋,此生做不了脱口秀演员,不然的话,按图索骥,估计进步很快。明天吧此书介绍给孩子,小孙子表达挺天真的,捣蛋的成分还不少,看看他有没有成为脱口秀演员的可能。创业,极其艰难,有人给一本能照着做,就可能成的手册,不好好利用真可惜了。谢谢洛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脱口秀指南

                                这是一本让人了解脱口秀行业的幽默之作。书中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网络流行语和热门梗,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现代文化的魅力。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笔触,将各种梗融入文字之中,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娱乐读物,更是对现代网络文化的一种精彩呈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才是我们期待读到的脱口秀圣经嘛。

                                  随着脱口秀大会的爆火,脱口秀开放麦在各个城市如火如荼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头来。从小喜欢看相声小品、喜剧电影的我,自然对这种喜剧艺术形式趋之若鹜。而且因为自己是做社招培训出身的,秉承着宁可把人讲笑了,不能把人讲睡了的教学理念,曾经认认真真的打磨过自己的授课技巧,讲笑话、讲故事、爆梗、抖包袱更是绕不开的专业能力。所以从脱口秀火爆开始的那一天,我就在尝试收集寻觅和脱口秀有关的书籍。为此李诞出的《候场》《笑场》《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甚至他的《宇宙超度指南》我都买了。而这些怎么说呢,除了让我对李诞了解的更深入了之外,对脱口秀的文本要如何写,要如何练习根本毫无营养。然后有一阵得到的脱不花娘娘心血来潮,要玩开放麦,得到顺势推了一波脱口秀书籍,有脱口秀教父之称的格雷格。迪安的两本书我也看了,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吧,看完之后并没有多少收获,大家的笑点都不一样,根本 get 不到精髓。所以一度我都放弃脱口秀书籍的阅读了。转而盯着每一场脱口秀大会演员们的演出,希望靠听来了解这门技术,可惜这是不可能的。脱口秀讲的是每个演员自己的经历过往和感同身受,你除了能听到笑话,对自己语言能力的提高微乎其微。今天也是本着阅读要参差多样的读,别把自己限制在固定的信息茧房内的原则,既然又看到一本讲脱口秀的书,虽然作者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名字,但聊胜于无,总比没的读强,所以就随便翻翻,读两页试试,可谁成想居然捡到宝了,这才是我印象里讲脱口秀的宝典啊。书里从一个新人如何开启最初的五分钟开始,到如何在当地寻找或者自己组建开放麦,如何打磨积攒段子,如何参加商演,甚至如何承接堂会,如何洽谈费用都应有尽有。而对脱口秀段子的撰写,结构如何构成,表演时如何叙述都进行了一一详尽的讲述,如果你真有心从事脱口秀这个行业,这本可以说是最好的入门提高教材。当然,也不是说这本书就是十全十美的,在字里行间你能品咂出作者本身的脱口秀应该不是太过火爆那种。因为有些理念或者说底线有些偏高,如果放到现场一定是比较温的或者泥的状态。举个例子,他的风格我猜,更接近于脱口秀大会前两季时程璐和海源的水准。甚至在有一季吐槽大会上,有个嘉宾甚至质疑海源选错了行业,一辈子出不来。这个还是挺打击人的。这也是我在对比脱口秀和相声的未来发展时更看好相声的原因。脱口秀太个人了,无论你经验多么老道,新段子出来时也不保证一定好笑。业内公认的 og 周奇墨,第三季时不一样滑铁卢吗?即使强如呼兰也不是场场精彩,因为这是一个要永远原地奔跑的行业。相声是人保活的行业,即使包袱皮厚点,甚至翻头,只要演员大家喜欢,没人在意活是不是老了不新,但脱口秀可以吗?太难了。而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行业老兵,但现在却未必有他抛头露面的那碗饭了。我喜欢看脱口秀技术的书,只是想学习爆梗的技巧,用在培训、课程录制和直播上,而不是要从事这个行业,所以也给每一个被这本书激活的有志青年们提个醒,这条路不好走,入行需谨慎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脱口秀实用工具

                                    专业实用的工具书,对初期演艺从业者也很适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进入脱口秀行业前看一下,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看完之后,我发现我是不能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首先我不搞笑,也不爱搞笑,写作水平有限,发觉不到身边好笑的东西。但我喜欢看脱口秀表演,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怎么做事的行动指南

                                        从什么样的人能够讲脱口秀开始,到怎么运营俱乐部举办喜剧节,讲的很全,都是行业内干货。读完最大的收获是,我不适合讲脱口秀,这条路堵死了,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其重要性不低于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书中介绍的脱口秀新人怎么获得更多机会,浓缩总结就是三点,第一,要长年累月打磨自己的段子,第二,要认真准备,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三,尊重同行和俱乐部,毕竟脱口秀的圈子很小。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