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与不可辜负相比,做到无悔更切实。
成年人的生活不是建立在美食、祈祷和恋爱上,而是建立在人物、地点和事情上:我们和谁在一起,我们住在哪里,我们靠什么谋生,这些才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元素,也是我们生活的起点。相比 20 岁,更愿意成为现在 30 岁以后的自己,年轻除了年轻以外,似乎也没有更大的吸引力。即使像书名所说那样,《人生十年,不可辜负的 20 岁到 30 岁》,但真正能做到不辜负的又能有多少呢?更多的时候都是跌跌撞撞在成长,难免犯错,难免遗憾,难免有过灰心丧气,但是成年人总要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能做到无悔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重要的人生阶段,多积累,多成长。等到未来回头再看,即使岁月不再年轻,但经历能让人散发光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最好的十年最近在聊不确定性的事情,和朋友们讲到 20-30 岁这段混乱痛苦又精彩的十年里,人人都在迷茫彷徨中几乎决定了人生中百分之八十的重大决定。很多人都觉得 30 岁是第二个 20 岁,而年轻人的 20 岁而这本《人生十年,不可辜负的 20-30 岁》给予我看待这段时间不同的观感。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家梅格。伊杰,他用真诚信任的态度和 20-30 岁迷茫的年轻人沟通成年后的关键时期。他没有用 “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变好的” 这样积极的话语安慰年轻人,而是给予必要的工具,最大限度的帮助年轻人发挥出他们的 20-30 岁。看完反应过来,这本书是 10 年前出版的,而中国经历的又已经是不同的背景,但是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方说身份资本,不断积累相应的专业身份,获得社会认可。比如不要去比较,让树成为树,草成为草。但是我会觉得这方面《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会更加符合中国年轻人的现状。这本《人生十年》可以做一个索引,然后去看那一本补充骨架。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